揭秘 | 中国底蕴最深的学术家族之一,培养出三百年一见的大师,被称为少有的文化贵族(下)

原标题:揭秘 | 中国底蕴最深的学术家族之一,培养出三百年一见的大师,被称为少有的文化贵族(下)

全文共4749字 | 阅读需要9分钟

文转载自公众号壹学者

(ID:my1xuezhe)

01

陈封怀

我是有国籍的,我的根在中国

陈封怀

1936年,

陈封怀学成归国,

他放弃了留在大城市获得优厚待遇的机会,

毅然回到阔别两年的庐山森林植物园,

为植物园的建设和发展辛勤工作。

然而正当庐山森林植物园的建设蓬勃开展的时候,

日本侵略军逼近了江西九江,

植物园即将遭到毁灭性的冲击,

庐山周围炮声隆隆,

憾不动依然坚守在岗位上的陈封怀,

在工人几番劝说下,陈封怀方含泪离开。

1946年,传来抗战胜利的消息,

陈封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马上回到庐山,

一眼看去,

满目疮痍,断瓦残垣,

曾经辛辛苦苦培育的珍贵植物损失殆尽,

一切都要从零开始。

在这样艰苦条件下,

陈封怀毅然挑起了重建植物园的重担:

没有房屋,就和职工一起住在简陋的茅草棚里,

没有粮食,就将吃的大米一步一步背上山,

没有蔬菜,自己动手种马铃薯和萝卜,

条件虽苦,但陈封怀没有逃避艰苦和设法迁往大城市,

而是与职工一道,毫无怨言。

非但如此,他还四处筹集资金,恢复和发展植物园;

又将自己兼任中正大学教授的工资

贴补职工生活,维持植物园支出。

此时的陈封怀不仅要与艰难困苦的条件作斗争,

还要与破坏植物园的行为进行斗争。

陈封怀

1948年秋,

蒋介石想装饰自己和宋美龄的居所庐山别墅——美庐,

底下的官员为讨好蒋介石、宋美龄,

派了四个人到庐山植物园挖掘红枫。

陈封怀挺身而出,

义正言辞说:

“红枫不能挖,树木是植物园的,我有责任保护!”

那几个挖红枫的人见陈封怀坚定不屈,只好讪讪而退。

为这件事,

当时的江西省省长王陵基特意“宴请”陈封怀,

要他“割爱”,

当时的庐山管理局局长为此威逼陈封怀,

而他都丝毫不为所动。

还有一次,在解放庐山前夕,

国民党军队的散兵在庐山大肆抢劫,

并装作土匪绑架了陈封怀,要勒索钱财,

幸而第二天中国人民解放军登上庐山,

陈封怀才得以获救,

也使中国当时惟一的植物园保存下来。

陈封怀不但对植物园事事亲力亲为,

更积极钻研报春花科植物。

单发表的植物研究论文就不下20篇,

又主编了多本植物学书籍,

单单《庐山植物园栽培植物手册》一书就记载了1250余种栽培植物,

此外,他还参与设计杭州植物园;

主持建立南京中山植物园;

领导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华南植物园的建园工作......

爱国之心一片赤诚,

不为权贵摧眉折腰,

呕心沥血成就著述,

陈封怀一身坦荡,

将家族传统的爱国情怀展现得淋漓尽致。

三百年来,

唯一人 ,

德厚流光陈寅恪。

“陈门五杰”享誉中华,而其中最为出名的便是陈寅恪。

得祖父陈宝箴、父亲陈三立两代人的文学积淀,

得长兄陈师曾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陈寅恪厚积薄发,

成为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集历史学家、

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

诗人于一身的百年难见的人物。

他与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一起被列为“清华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

与吕思勉、陈垣、钱穆并称为“前辈史学四大家”。

我国历史上一位百科全书式人物——梁启超曾这样评价陈寅恪:

我梁某算是著作等身了,

但总共著作还不如陈先生寥寥数百字有价值。

我国著名古典研究专家傅斯年这样说:

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

02

陈寅恪

贯通中西,百年难得的人物

陈寅恪

1925年,清华大学新成立的国学研究院迎来了四位导师,

前三位学者无一不是文坛翘楚:

开创用甲骨文研究殷商史的王国维;

戊戌变法的核心人物、著述等身的梁启超;

才学过人、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

而最后一位让人大跌眼镜,

无学位,无著作、无文凭的陈寅恪。

众人不禁议论纷纷:“他教得了我们吗?”

梁启超笑笑,一语惊诧旁人:

“陈先生的学问胜过我。”

终于,陈寅恪的身影出现在清华园里,

没多久,他就成了轰动清华的人物。

据学生讲:

“陈先生在课堂上讲授的学问贯通中西。”

“陈先生讲课时七八种语言信手拈来。”

“陈先生讲历史,引诗举史,从《连昌宫词》到《琵琶行》《长恨歌》,

皆信口道出,就连文字出处都说得一字不差!”

没错,这就是博古通今,学问精深的陈寅恪,

他有一套著名的讲课规定:

“四不讲:

前人讲过的,我不讲;

近人讲过的,我不讲;

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

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

我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

若是陈寅恪胸无点墨,何来这般霸气冲天之说?

他是做老师的一座高峰,

“桃李满天下”对陈寅恪来说,当之无愧。

他的学生中多得是如季羡林、蒋天枢等大师。

陈寅恪

后来凡是陈寅恪的课,皆学生云集,

甚至许多名教授也来听他的课:

研究院主任吴宓教授风雨无阻、堂堂必到;

每当陈寅恪讲《中国哲学史》,

在教室的角落里总能看到哲学专家冯友兰的身影。

在清华校园里,不论是学生还是教授,

凡是文史方面有疑难问题,都可以向陈寅恪请教,

而且一定能得到满意的答复。

大家称他为“活字典”、“活辞书”,

在师生中享有“盖世奇才”的声誉,

吴宓曾不无感慨地说道:

“合中西新旧各种学问而统论之,

吾必以寅恪为全中国最博学之人,

寅恪虽系吾友而实吾师。”

又因陈寅恪身出名门而学识过人,

被称作“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

盛名之下,

陈寅恪始终朴素厚实,谦和自信,

真诚而不伪饰,人称学者本色,

他气度不凡,威望服众。

1932年,清华大学举行新生入学考试,

陈寅恪出了一篇国文试题——作文《梦游清华园记》,

另一题为“对对子”,上联为“孙行者”。

结果“对对子”这一题,

一半以上考生交了白卷,

对出“胡适之”而获满分的考生,

仅周祖谟(著名语言学家、北京大学教授)一人。

其余答“祖冲之”,“王引之”之类也尚可成对,

凡答“唐三藏”“猪八戒”“沙和尚”等都不及格。

当时正是白话文运动蓬勃发展之时,

因此有人在报上批评清华大学食古不化,

不应出怪题“对对子”考学生。

陈寅恪有理有据地提出四条理由:

一、测试考生能否区分虚字和实字及其应用;

二、测试考生能否区分平仄声;

三、测试考生读书之多少及语藏之贫富;

四、考察考生思想条理。

这番解释一经发表,“对对子风波”即告平息,

陈寅恪的威望可见一斑。

陈寅恪

在繁忙的教学中,

陈寅恪仍致力于史学研究工作,

掌握和精通日语、德语、英语、法语,

涉猎梵语,希腊语,巴利语,藏文、蒙文、突厥回鹘文、吐货罗文(土火罗文)

、西夏文、满文、朝鲜文、佉卢文、梵文、巴利文、印地文、俄文、伊朗文(应当是古波斯文)、希伯来文等20多种语言。

他先后出版了《隋唐制度渊源论稿》《唐代政治史论稿》两部著作,

主张在“在史中求识”,“诗史互证”,

研究涉及到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宗教史(特别是佛教史)、

西域各民族史、蒙古史、古代语言学、敦煌学等。

不幸的是,陈寅恪患上目疾,

医生最后下了一份双目失明已成定局的诊断书,

双目失明对于一个执笔之人而言,不亚于晴天霹雳,

而陈寅恪却在这样的情况下,

由助手帮助,写成了80余万言的《柳如是传》,

步步卓绝,字字啼血!

而这些文字在当时绝不可能出版,

明知道出版无期,他依然坚持完成,

一如他留学期只要学问,不要学位那般天高云淡的风范。

他的助手黄萱曾感慨说:

“寅师以失明的晚年,不惮辛苦、经之营之,

钧稽沉隐,以成此稿(即《柳如是别传》)。

其坚毅之精神,真有惊天地、泣鬼神的气概。”

陈寅恪

1929年6月3日,在王国维纪念碑铭中,

陈寅恪首先提出“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为追求的学术精神与价值取向,

这是一种极纯极高的境界,而先生恪守终生。

他的学问、他的独立、

他的气度、他的坚毅、他的认真,

他当之无愧是民国文坛上那颗最耀眼的星。

义宁陈氏家风流芳,

独立精神今日犹存。

义宁陈氏在短短几十年间,

衍生出“陈门五杰”这样举足轻重的人物,

究其缘由,其实是家族门风的百年积淀。

陈寅恪先生曾说:

“士族之特点既在其门风之优美。”

“家世信仰之至深且固。”

陈氏先祖陈腾远奉行“重信义、轻财贿”,

教育子孙要“立仁德之志,操君子之节”。

陈宝箴父亲陈伟琳,因率领民兵抵抗太平军操劳过度过世,

临终遗言:“成德起自困窘,败身多因得志”。

这些箴言,深刻影响了陈宝箴及其后世,

勉励陈氏子弟重德,爱国,好学的美好品行,成为他们言行举止的标杆。

义宁陈氏

陈氏家族宣扬传承的,

是清正廉洁、不求富贵利达之心的君子风范。

陈宝箴出任湖南巡抚,

这样的官职乃是一方封疆大吏,

若旁人必然锦衣玉食,

而陈宝箴却安于清贫,粗茶淡饭,

他还恪守祖训,拒绝别人的馈赠。

1895年初秋,

湖北巡抚谭继洵生了重病,而陈宝箴恰会医术,

就帮谭开继洵开了个方子,

不久谭继洵痊愈。

为了报答陈宝箴,

谭继洵特意派人送来鱼翅一盒,

银票五百两,

但陈宝箴都原封不动地退了回来。

在陈三立身上,

也可见其父的清明风骨,他多次推拒高官厚禄。

帝师陈宝琛对陈三立的才学十分赞赏,

欲推荐陈三立入宫给溥仪讲授古文,

陈三立婉言谢绝了。

1906年,湖南工商界追念陈宝箴父子推行新政的举措,

奏请为陈宝箴塑铜像,为陈三立授官职,

陈三立再次断然拒绝。

1907年,袁世凯向陈三立伸出了橄榄枝,委任陈三立为参政议员。

陈三立马上摆手:“恐难胜任。”

陈氏三兄弟:陈隆恪、陈寅恪、陈师曾

陈寅恪遍游欧美,

但在生活作风上十分节俭。

有一次,在美国,

一位洋人朋友知道陈寅恪即将返国,

特地相赠一份名贵的礼物,

陈寅恪以不便携带为由婉拒;

陈寅恪不爱接受外人馈赠,

甚至亲人之间也同样严以律己。

一年冬天特别寒冷,

侄儿陈封怀见他穿衣单薄,

便送了一件皮袄给他。

陈寅恪虽收下了却一直没穿,

不久后又将原物退还给侄儿。

陈师曾住在北京时,

曾有一位叫潘馨航的先生,

对陈衡恪的画十分钦慕。

一次,他登门请陈师曾作画16方,

定润金共计16元。

但潘先生拿到画后,认为定价太低,

给了20元。

陈师曾不愿多收,

他说:"我的画论价或许不止卖这些钱,但润例既定,说按规定收取,

我一文也不会多收你的"。

“家国旧情迷纸上,兴亡遗恨照灯前”,

陈氏家族宣扬传承的,

是一份舍生忘死、刚直不屈的家国情怀。

1895年,

陈宝箴得知《马关条约》签订,悲愤交加,长叹:“无以为国矣!”

后他不畏强权,屡为国事上疏,

又大力推行新法,为国鞠躬尽瘁。

1941年,

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人占领香港,

陈寅恪立即辞职闲居,日本当局为了维持统治,

特意派人持日金四十万元,

委任陈寅恪办东方文学院,

陈寅恪坚决拒绝。

第二年,日方仍不死心,

又派人前来请陈寅恪到已被日军侵占的上海授课,

面对金钱和威胁,陈寅恪始终不为所动。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陈氏家族宣扬传承的,

是一份坦荡直率、宁折不弯的铮铮风骨。

曾经陈宝箴因“王树汶案”蒙冤,

有人诬称他“日营营于承审各官之门”,企图“弥缝掩饰”,

陈宝箴抗疏力辩,

不是为了官位的去留,

他说:“一官进退轻如鸿毛,岂足道哉”,

他争的是一个真相,是一份正义,是自身的气节!

他绝不能缄默不言。

后经朝廷委派阎敬铭复查此案,

证明陈宝箴所辩真实不虚,

还了他一个清白。

如此胆识、气度、风义,为晚清官场所仅见。

陈宝箴抗辩自雄的整个过程,

让我们看到了义宁陈氏独立之精神。

陈寅恪

文革时期,

当陶铸成了党内走资派第三号人物时,

陈寅恪被数次要求揭发陶铸,

并暗示"揭发有功",

陈寅恪大义凛然说道:

“我绝对不会靠揭发别人这种无耻行径来而换取廉价的宽大!”

铮铮风骨,宁折不弯。

义宁陈氏留给后世的家训家风,

已成为陈氏后人立身处世的行为准则,

如今义宁陈氏后人仍活跃在中华舞台:

陈寅恪的三个女儿,陈流求、陈小彭和陈美延,

分别在医学、生物和化学领域有所建树;

陈云君,陈三立之孙,书画大家;

陈小从,陈隆恪之女,诗词家,著《吟雨轩诗文集》;

陈星照,陈登恪之子,北京市环境保护局任总工程师;

陈贻竹,陈封怀之子,中国科学院研究员

......

朱德裳在《三十年闻见录》中赞叹:

“吾阅世数十年,所不愧清风亮节者,义宁陈氏足以当之。”

是的,

陈门子弟用他们坚毅的一生书写的:

是刚直耿介的君子之风,

是舍我其谁的英雄气魄,

是保境为国的民族大义,

是俯仰无愧于天地,行止无愧于人心的赤诚精神!

义宁陈氏,山高水长!

作者简介:唯旧,资深自媒体编辑。 个人公众号:唯旧(ID:weijiu77)拙笔一支,只道世态悲喜;旧人旧事,尽付杯酒之中。你来,我煮酒等候。

揭秘 | 中国底蕴最深的学术家族之一,培养出三百年一见的大师,被称为少有的文化贵族(上)

文化 | 听说每个爱读书的人都可能遭遇这八个困惑

节气 | 雨水: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揭秘丨德国“清朝”小镇——金发碧眼自称“中国人”恭迎“皇帝”登基!

史话 | 请回答1988,那个龙年春晚结束后,岁月为我们埋下了这些彩蛋

灼见 | 孙德刚研究员就以总统访俄接受《解放日报》采访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