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 移动网络提前到来 2018年即可试商用

手机移动网络的不断发展,使得我们能够以更快的速度接收这个世界的各种信息。智能手机的兴起也极大地促进了移动网络的普及,目前的 4G 网络已经能够满足绝大部分人的上网需求了。但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不应为此而止步,此时,国内外运营商都已经开始着手准备 5G 移动网络的设计标准和测试工作了。

  在 4G 网络时代,我国的移动网络设备开发和普及比较缓慢。2013 年末国家才发放牌照开始试运营,2014 年开始逐渐普及。所幸的是,这次 5G 移动网络的构建起步并不算慢。

  在 MWC2015 大会上,中国移动就曾经对外表示中国规模部署 5G 移动网络的时间节点应该要到 2024 年左右。但现在看来,整个时间节点将会提前不少。中国移动总裁李跃在日前宣布,将会在 2017 年开始大规模的 5G 移动网络外场实验。按照中国移动的推广计划,2018 年开始就会进行 5G 网络的试商用,有信心在 2020 年实现全国范围内的 5G 移动网络商用。

  

而国内另外两家电信运营商的 5G 网络建设情况,相对来说进度要比中国移动慢一些。

  中国联通计划在 2016 年底,完成 5G 端对端的网络架构关键技术布局和 5G Open Lab 建设。2017 年完成 5G 无线、网络和安全技术等关键研究和完成 5G 实验室环境建设。2019 年完成外场组网实验,有可能 2020 年就能正式推广商用。

  至于中国电信在 5G 建设方面则较为走得比较保险,从现在开始到 2018 年间继续研究 5G 网络关键技术和具体方案,也会进行相关的实验室测试和外场实验。然后在 2020 年开始试运营 5G 网络服务,到 2025 年继续探索 5G 商用和高频段的 5G 网络服务。

  说到 5G 网络频段,相信有不少锋友还记得早前华为主推的 PolarCode 短码方案获得国际认可成为 5G 控制信道的编码方案的事情。虽然这个是华为推荐的方案,但不代表就是华为自己的方案,这个方案最早是由土耳其毕尔肯大学 Erdal Arikan 教授于 2008 年提出的。而且 PolarCode 只是 5G 网络中的短码方案,中长码的方案则是高通推荐的 LDPC 方案,估计得等到 2019 年整个 5G 网络编码方案标准才能完全确定下来。

  

不过,这当然也是中国通信企业的一次胜利,侧面也证明了中国企业在全球拥有更多的话语权。而这些编码获得国际认可,也加速了全球 5G 网络标准统一化的进程。让全球通讯运营商都使用同一个 5G 网络标准,以此在全球范围内构建成一个强大的产业链,能够快速降低相关产业成本。

  而 5G 移动网络对于普通用户最大的改变,自然是在网速体验上了。在 5G 网络下,智能终端用户的上网峰值可以达到 10Gbps 甚至是 20Gbps。套用一下以往那句通俗易懂的话:2G 时代看苍井空.txt、3G 时代看苍井空.jpg、4G 时代看苍井空.avi,而到 5G 时代则是可以满足在线观看苍井空 4K 高清视频在线直播。

  

另外 5G 网络的基站服务将允许更多智能设备或者联网终端接入,可以达到 100 万台/平方公里,这样就不会再发生在人多的地方就容易信号不良的情况。

  最重要的是 5G 网络可以实现瞬时连接网络,响应时间仅为 1 毫秒,网络延迟的情况会得到极大改善。在以往的 3G 网络下响应时间需要 100 毫秒,就算是如今普及的 4G 网络响应时间也需要 30 毫秒。

  这样看起来 5G 移动网络的未来相当美好,网速极快、全球通用、信号稳定,但同时也得要好好考虑 5G 网络的资费问题。就算是现在 4G 网络已经全面普及,可是资费仍然不算便宜。有不少人感觉到现在的网络费用比起 2G、3G 时代要贵不少,其实这主要是因为 4G 网络下连接速度快,同等时间下使用 4G 网络要比 3G 网络时代浏览的内容多很多。而且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浏览的网页设计、图片、视频也越来越高清,容量也越来越丰富,自然流量就会耗得更快,资费也随之上涨。

  

而在 5G 网络下,即使网络资费相比起 4G 的资费更便宜,但同样会因为上面提及的原因而耗费更多的流量,流量费用方面自然也会继续水涨船高。早在 4G 网络普及时就有个著名的段子“移动 4G 开着一晚不关,第二天房子就属于移动的了”,以此吐槽 4G 网络资费昂贵。如果 5G 网络的资费能够得到一个合理的定价,相信也会更容易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普及使用。由于 5G 网络目前还是开发阶段,实际定价估计还得多等几年后才能知晓。

  总体而言,5G 网络的发展建设和推广,远不只 “网速更快” 这一个意义,5G 网络将会极大地改善我们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条件。2018 年中国移动就开始进行 5G 网络试商用,可以说 5G 时代已经近在眼前了。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