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我一年内读过的好书

  题图:世界最美书店,爱情海上的奇迹

  今天是4月23日,爱读书的读者都知道,一年一度的世界读书日来了。每年读书日我都会写点什么,今年也不例外。

  读书日

  世界读书日的全称是「世界图书与版权日」,1995年11月15日,国际出版商协会正式确定每年4月23日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设立目的是让人们发现阅读之美,并推动更多的人去阅读和写作,希望所有人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保护知识产权。

  为什么会选择4月23日呢?因为这一天是莎士比亚、塞万提斯和维加三位文学大师的辞世的日子,也是美国作家纳博科夫、法国作家莫里斯·德鲁昂、冰岛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拉克斯内斯等多位文学家的生日,于是这一天在世界文学领域变得格外有意义,这些大师为各国人民带来了伟大的作品,无论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是患病还是健康,我们都能享受这些耀世之作带来的乐趣。

  读书之美

  在人类漫长的文明史中,音乐与书是上天对人类最美好的馈赠。听音乐和阅读,差不多是我们现在最常见的行为。音乐传承了人类基因中最触动人心的东西,上天选择了极少数精英来创造精妙的音乐,然后给了全世界所有人欣赏音乐的能力。书则是历史和文明的记录和传承,阅读几乎是现代人都在做的事情,只不过有的人书越读越多,从薄到厚,从厚到薄,融汇贯通,知行天下。有些人则越读越少,慢慢的不读书了。

  书的作用也不一样,好书可以影响一代人,坏书却能给一个民族带来灾难,我个人更偏爱那些记录了时代情感的书和文字。历朝历代会产生很多思想,有些思想可以光照千古,有些只是短暂留存。但人类的情感却通过音乐、书承载下来,源远流长,这些东西才是我们存在的本质。

  读书是人类行为中最美好的事情之一。

  你一年读几本书?

  现代人一年会读多少本书呢?不同年龄的人的阅读偏好是什么?他们用什么读书呢?有人说现代人已经不读书了,我不这么想,我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安静的时候读一本自己心爱的小说或者画册,身边爱书的人也比比皆是,比如读书如拾草芥的二爷,他的座右铭是读书如山倒,作评如抽丝。读库小六飞哥则略有不同,她的风格是无论看得懂看不懂都装作看懂了,比如那本《丈量宇宙》,全是汉字,大部分都看不懂,我问她,你能看懂吗?她说,哦,这是给孩子看的……

  前几天亚马逊发布了一份「亚马逊中国2017全民阅读报告」,其中详细的描述了中国目前的阅读现状。有56%的受访者在过去一年阅读总量在10本以上,对比去年的48%,可见全民阅读氛围一点点在提升。从阅读时间上看,绝大多数读者都保持着每天至少半小时的阅读量。收入越高的人群有计划安排阅读时间的人数比例越高。毫无疑问,在这个知识就是金钱的年代,人们开始愿意为知识付费,深信并擅长运用知识创造财富的人如风起云涌。

  读书介质的变化

  年轻人并不是不读书,而是成为了电子阅读的主力,在过去一年阅读电子书内容占比方面,半数以上的80后、90后和00后受访者分别是65%、64%和56%。大部分青年受访者有六七成都是用 Kindle 电子书阅读器。我是70后,电子阅读和纸书的阅读比例差不多一半一半,说明我还不老:)

  电子阅读我分别使用 Kindle、iPad、Macbook 和手机,Kindle 相对于其他阅读器最大的优势就是专注,使用最多。它让设备在你手里消失,没有微博,没有微信,不需要网络,你可以完全享受阅读的乐趣。你会重拾纸书阅读的感受,进入深度阅读:外面的世界消失了,只留下作者的故事,文字和他们的真知灼见。你可以在出差时阅读、旅行中阅读、等飞机的时候阅读、在地铁阅读、在公交车上阅读、在海边阅读、想摆拍的时候阅读……想阅读的时候,就阅读。

  纸书的阅读体验依然让人无法割舍,尤其是那种排版精美的双色或彩色图书,读起来更是爱不释手,如果你喜爱画册,那更是非纸书莫属。我的一部分纸书是朋友送的,一部分来自亚马逊,因为我是亚马逊 Prime 年度会员,海外和国内订单都可以免邮,能买到的,就都在这里买了。

  我过去一年读了什么书?

  我一年之内读了多少本书呢?没算过,想看就看,小几十本应该是有的。全部盘点太啰嗦,列一些让我记忆深刻的书吧。这些书都是我喜欢的,但不一定适合你,因为我读的大部分是「没什么用」的书。找到最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找到自己的阅读兴趣,才是最重要的。

  传记随笔类:《我的职业是小说家》(村上春树)、《成为乔布斯》、《十年一觉电影梦》(李安)。

  第一本是村上最新的自传类随笔,内容涵盖了小说家本身,原创性,写作,长篇小说,人物塑造,为何而写等等,笔锋细腻流畅,又不失力度,文字直抵人心,是我一年内看到最好的随笔。比如村上对原创性上的阐述:「新鲜,充满活力,并且深深的打上了创作者的烙印。在人们的心灵之窗上开辟一扇新的窗户,让新鲜的空气吹进来」。从某种角度而言,这本书对我的启发非常大,尤其是写作方面。

  第二本毫无疑问是最好的乔布斯传记,我曾见撰文「生命总是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算是一篇书评。

  第三本书记录了李安电影生涯前十年的第一个大高潮。他在序言中写道:「每做一部片子,无论翻江倒海,我也就拍了。但是片子拍完,我仍有许多地方不明所以。这本书得以将那些隐藏在旮旮角角的困惑再翻出来,理清楚,连成线,重回旧日时光」。书中描写了他从青年到中年,从低谷到巅峰,从一马平川到峰峦叠嶂,人生起伏,让人感慨。

  最近在读一本小册子叫《创作者的日常生活》,记录了艺术大师创造作品的日常。非常有意思的一点是,大部分创作者都是清晨工作。比如海明威:「当我写故事的时候,总是一见黎明就立刻奋笔疾书。那时候没有任何人来打扰你,天气或凉或冷,你开始工作,身体就变得暖和起来」。

  经济类:《解释的工具》和《小岛经济学》

  以前经济类图书读的少,其实相关领域的优秀图书很多,经济学并不是枯燥的学术问题,对我们的日常生活都有涉及。《解释的工具》告诉我们人们为什么喜欢贴标签,财富真正的意义是什么,蝴蝶效应囚笼困境是怎么回事,经济学与政治学、法学有什么关系等等。《小岛经济学》则从一座小岛开始,用一个个有趣的故事言简意赅的阐述了各种经济学原理。语言精炼准确,却又保持了故事性和足够的吸引力,读来让人惬意。

  小说杂七杂八读了不少,刘震云的,阿城的,林语堂的,国外作家有村上春树、毛姆、菲茨杰拉德、钱德勒的作品。好的作家往往可以连续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即使是不那么知名的小说,水准也会在普通之上。找到优秀的作家,然后阅读他们的作品。

  

  画册:最近一年看了不少画册,比如肖全的《我们这一代》,用影像的方式记录了那个时代的语境和肖像。读库的《读》,多次推荐过。《文艺复兴三杰》,几乎是文艺复兴时代的个人艺术博物馆。《世界最美的书店》用清冽的文字和浓墨重彩的质感摄影呈现了20家世界上最美的书店。这个时代,纵然没有书店也能购买图书,但是仍有众多人群对书店葆有热情和兴趣,那里始终有些什么东西一直在吸引着我们。看了这本画册,你可能会找到下一次旅行的终点。

  信息类和技术类图书 读的就比较多了,不再一一罗列,其中吴军老师的《智能时代》描述了科技与人在未来的命运,波澜壮阔,值得细读。《联盟》和《未来简史》也是让人读来眼前一亮和引发思考的图书。

  2017年一起读

  别人怎么看待阅读这件事呢?我们看看这些创作者是什么说的:

  

  想知道他们在读什么书吗?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