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方方主讲才斋讲堂第138讲:心理与认知科学框架下的脑科学

  

  方方主讲才斋讲堂第138讲:心理与认知科学框架下的脑科学

  人类大脑是自然界最复杂的系统之一,是心理与认知活动的关键载体。阐明人脑认知功能的神经基础是人类认识自然与自身的终极挑战。2017年4月20日晚,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院长、行为与心理健康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方方做客“才斋讲堂”,以“心理与认知科学框架下的脑科学”为题,向同学们介绍了如何利用行为学、脑成像和神经调控等技术方法测量、预测和控制人的心理和认知过程,进而在心理与认知科学理论框架下,为同学们勾画了以人脑为对象的研究路径。研究生院副院长姜国华主持并参加了该讲座。

  讲座的开始,方方以北京大学在脑科学领域的研究为切入点向同学们介绍了心理学的定义和目标。心理学是研究个体行为及精神过程的科学,其目标是描述、解释、预测、控制行为和精神过程。早期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主张心理动力学的观点,认为行为从继承而来的本能和生物驱力中产生,试图解决个人需要和社会要求之间的冲突,行为的目的是降低紧张度。而马斯洛主张人本主义的观点,强调现象而非实验,他认为人的本质是善良的,只要有适当的环境和教育,人们就会完善自己,发挥创造潜能。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科学心理学由此产生,而中国的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是蔡元培在1917年于北京大学创建成立的。随着科学心理学的发展,那些曾经不能被实验检验的问题或现象如“身体感知如何产生意识”等逐渐成为实验研究的对象。

  目前人类面临着四个待解决的难题,分别是宇宙的起源、人类的起源、意识的产生和智力的本质。认知神经科学旨在探讨认知过程和心理过程的神经机制,也就是大脑如何运作造就了心理或认知功能。四大难题中后两者的破解依赖于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在讲座的第一部分,方方具体而深入地向同学们介绍了行为学研究系统和运用眼动仪、磁共振脑成像、近红外脑成像、脑电仪、颅内电极、脑磁仪、穿颅磁刺激、穿颅电刺激等科学技术手段来揭示人的行为和认知过程的神经机制、并实施精准神经调节的原理。

  

  讲座现场

  在讲座的第二部分,方方分别阐释了在心理与认知科学框架下如何测量内隐心理过程,如何预测学习、认知和社会能力以及如何改变社会偏见三个问题。方方解释说,内隐心理活动是指不能被外界直接观察、测量和记录的隐蔽的心理活动。利用多种行为学范式、眼动仪和脑电,研究者可以在被测者无觉察状态下,测量他们的性取向、诚实度等内隐心理特质。接着,方方用多个最新脑成像研究说明,从个体的脑结构和脑功能,可以预测他们的多种学习能力,包括知觉学习、外语学习、数学学习、词汇学习和动作技能学习等,也可以预测个体的智力发育乃至情绪调控能力。最后,方方向同学们介绍了可以通过内隐联想测验了解一个人的内隐态度,并且通过慢波睡眠中的反偏见训练,纠正个体的社会偏见。

  

  提问环节

  讲座结束后,方方与同学们就性格是什么、意识是否等同于心理、努力是否本身是一种天赋,以及通过生理指标是否可以预测个体未来会出现问题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讲座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主讲人介绍

  方方教授,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院长,行为与心理健康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兼任Current Biology、Experimental Brain Research等多个国际期刊编委。1997年和2001年分别毕业于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和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获理学学士和工学硕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心理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并继续在该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到2007年入职北京大学心理学系。研究方向为利用脑成像技术、心理物理学和计算模型研究视知觉、意识、注意和它们的神经机制。方方教授所获主要奖励和学术称号包括: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11年)、政府特殊津贴(国务院,2014年)、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和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15年)、青年科学家奖(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2016年)、万人计划领军人才(中共中央组织部、科学技术部,2016年)。

  来源:北京大学

  编辑:格格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订阅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与小编格格联系(微信号:lgl010),我们将迅速采取适当的措施。本订阅号原创内容,转载需授权,并注明作者和出处。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