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中的“那一本热书”

  发行半年即脱销,孔夫子、淘宝等网络销售平台上的私家书店纷纷加价出售,号之“那一本热书”、“畅销考古书籍”、“新角度、新方法、新内容,宗教学、考古学、历史学的跨界扛鼎之作”;有的价格超出定价四倍,孔夫子旧书网出现了要价两千元的卖家,并出现了网上拍卖争购现象。

  和小编一样心急的朋友,一定也想急切地知道,这到底是怎样的一本书?

  姜生教授积二十几年心血之作《汉帝国的遗产:汉鬼考》于2015年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2016年4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甫一问世即受海内外学术界、各界读者之青睐,并引发讨论和思考。鉴于半年售罄的热销情况,科学出版社于2017年3月进行了第二次印刷。

  《汉鬼考》更新了中国古代史研究的视角和方法。作者以汉墓为切入点,通过传世文献(特别是早期道教经典)与大量考古材料的相互论证,探讨了汉墓中的时空隐喻要素以及见诸汉画的神祇与仙谱,揭示了战国秦汉时期的尸解成仙信仰,梳理了两汉时期的社会信仰变迁。有学者指出,《汉鬼考》开辟了从宗教角度来解读汉墓的新视角,探索汉墓空间结构及墓葬陈设的宗教意义,重申了今人所遗忘的神道,揭示了汉画所蕴含的精神和思想及其所映射的汉帝国的信仰内核,解决了许多悬而未决或者说以前完全靠猜测的问题,绝对是里程碑式的作品。同时,该书运用跨学科、多视角的综合研究方法,打通了学科壁垒,重新解读了“孔子见老子”图、武梁祠画像石、徐州元和三年画像石、潘家疃汉墓画像石、济南无影山彩绘陶器以及长沙马王堆墓帛画与四重彩棺等大量墓葬考古材料,论证了汉晋时期一个占支配地位的原始道教修仙思想——“太阴炼形”,并通过原始道教的神学逻辑建立起了一套死者太阴炼形成仙过程的理想模型,取得了大量原创性成果,填补了学术空白。

  如在汉画研究方面,有学者感叹考古学固守“事死如事生”的传统观念,其研究止步于“实”不能“通”;艺术史耽溺“西方美学”的桎梏,其研究浮于“美”而不能“真”。《汉鬼考》一书从信仰与仪式角度切入,视汉墓为汉人、汉帝国理想精神之载体,切实合乎历史与逻辑,探赜索隐汉画之“真”,可谓实现了汉画研究的新转向。学者对此高度评价:“这本书可以说真正改变了汉代知识、信仰世界的研究面貌,是对宗教史和艺术史两个方面的全面提升,打破了艺术史盲目运用西方理论而忽视(实乃不谙)宗教学文献造成的似是而非;又弥补了宗教学在面对图像上的无力和二次提取的若干缺点。毫不夸张地说,本书是具有学术史意义的拓荒之作。”此外,本书所使用的汉画资料非常丰富,不少画石、图像颇难寻见,甚至运用了一些“丑陋”的和残缺的画像,这也是对汉画研究的一种突破。有学者指出,通过该书对汉墓图像的认知,让我们在一种近乎荒诞的历史图景中看出了汉儒为世间凡人指出的在人生中谋求不朽的最高可能性。他们把过去数千年华夏历史拣选刻画于地下,上古“历史”以神化的方式被“重演”;与此同时,在墓葬这一仪式境域的历史叙事中,人脱离了现实世界秩序的约束,于是汉儒超越时空限制的道德观在这里得以驰骋。当年的臣子、家奴在冥界仙鬼中位超生前帝王,某些帝王则受到了明显的抑黜;人生之累,为之解脱,而得衣食自然、永其无忧,死后所得亦以生前之德力而非名位为其依据。尤其当我们发现,这些表面看来似乎时空错乱的历史人物济济一堂,且以某种内在逻辑或秩序被规约排列于神祇之下,便会感受到“历史”以神圣化的手法,被彼时宗教家所重组。排列于地下的,不再是世俗所见的历史人物,而是身置仙界时空的列仙——尽管是以“当年”的形象出现。譬如在山东沂南北寨汉墓壁画中,“管叔”与“苏武”、“蔺相如”与“孟贲”及“三力士”并肩而立;在武梁祠的壁画上,历代帝王、圣贤、英雄、力士、孝子、列女,更是济济一堂。这些绝非“乱刻”的图像符号组合形式,实质上隐含着汉代社会伦理的价值与规范要求。

  国内学术界有一种观点认为,如今历史研究最难的不是材料的完备、方法的系统或视角的独特,而是如何通过这些方面的学术积累和进展,抵达历史现场的核心:当时人们理解和塑造生活的观念、态度和方式。优秀的历史学者不只是依托偶然现存来考察历史,而是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丰富和深化我们对历史对象的认知。有学者认为《汉鬼考》是关于汉代思想及信仰目前所见最为深刻而又新颖的论述。《汉鬼考》一书从仪式构造、空间象征、符号逻辑、图像内容入手,揭示了看似光怪陆离的信仰、祭祀现象背后的基础和逻辑,是一部可以让读者充分领略历史、探究乐趣的厚重之著;而且,该书让我们改变了过去对汉代谶纬的鄙视,而上升为重要的宗教与思想史文献。一位澳大利亚学者读后说,“很清楚,《汉鬼考》将成为本领域的一项重大贡献”;更有文博领域读者预言“《汉鬼考》将成为真正传世的古籍”。

  问世以来,专业图书团体还注意到该书的社会价值,并多次作出专栏推荐。他们认为该书使许多令人费解的墓葬文化现象得到了合理解释,对中国古代思想史研究、宗教史研究及宗教考古学研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堪谓汉画与汉代宗教方面的拓荒入骨之作。

  《汉鬼考》作为一本学术专著面向的主要是学界的专业人士,然而该书一经出版就引发了众多普通读者的兴趣和关注。大量原创性知识在严肃的学术氛围下不失趣味性,拓展了大众对科学的接触面:六博图隐喻墓穴为仙人之所;“鸟喙神仙”在汉代作为‘道’的化身被称为“灵鸧”,是老子神化时期的早期形态;“死者”进入墓室经历新的铸炼:在蓬莱服下海神所管神药,于昆仑拜老君、受道书、寻西王母饮玉浆,最终上九天变形成仙的仪轨……微博、豆瓣等社交网络平台上,数百人将其列入想读书单,且在不断增长,出现了许多热烈的讨论。有读者惊叹书中考古材料的详实和难得,有读者钦佩作者对中外文献的把握,有读者称《汉鬼考》“如青玉案上盛馔琳琅”,更有读者作诗来分享自己的感受:“蓬莱隐在海中烟,王母仙丹寿万年。光动灵台倾玉浆,精还魄府聚穹泉。传经已拜识鸧首,解蜕方升入凤筵。俯瞰十洲迷道路,云开九日上玄天”。通过阅读该书,读者还进一步认识到了汉画像石背后所蕴含的意义,认识到汉画像石并非简单的图形和绘画,而是反映着汉人内心的精神追求,对画像石的研究关系着对汉人内心深处的探索,更有读者读后把汉画像石誉为“被汉代人用墓室封存的密码”。

  作为一本严谨的学术著作,《汉鬼考》非但没有因其内容深奥消解读者探求汉帝国精神遗产的热情,反而因文风激昂引发读者普遍的情感共鸣,其市场热度也恰恰说明本书准确回应了大众重温优秀传统文化的热切期待,及时响应了社会对建立新时期文化自信的强烈诉求,也激起了国外学界同行对汉帝国思想世界的热忱;据悉,其日文版和英文版两语种的外译已在日、美形成共计十余人的两个团队。

  在中国重新崛起的过程中,如何构建大国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一直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某种意义上,本书对于汉帝国信仰结构、精神气质的分析和呈现为解答该问题提供了重要线索。《汉鬼考》从宗教研究的视角解释了汉代社会信仰实际是一套由儒生主导、儒道仙融合的信仰体系。汉儒构建的这套信仰体系,奠定了后世道教信仰结构的最重要基础,成为汉文明的宗教根柢和汉民族世代所依的精神家园。从战国到两汉,虽然帝国的主导思想和文化形态历经变迁,而神仙信仰的内核稳定,完成了汉民族传统信仰结构的基本架设。礼制向宗教的回归或曰再宗教化,以及由此而来的礼制下移,是汉代文化形成与发展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结构特征。由此,自上古以来的“绝地通天”的神权垄断在这里终结,作为“尧后”的汉家每个子民都被承诺以升仙的机会,古儒憧憬的“人皆可以为尧舜”的时代终于来临了。儒生把通天通神的权利还给了每个恪守儒家伦理的人,给了每个人以无限的希望——尽管它的承诺发生在死后的世界,为汉帝国造就了高尚子民和强劲国力。

  最近作者姜生教授在接受《中国社会科学报》采访中说,“要认识一个民族,要把握其民族性,唯一合理的方法就是研究他的历史,或者说,历史就是一个民族的规定性”,而历史研究“必须带着时代的使命意识,体现应有的现实关怀,在揭示历史之真实的基础上,探寻中华文化与未来人类科学发展的可能生长关系”。本书践行其言,追寻汉传统之生命所在——一种以“道”统摄、整合、纲领一切的文明机制,为我们的文化寻根,挖掘驱动中华民族未来发展的内在精神动力。而正是基于读者与作者在文化基因上的通心效应(即“心相通”),读者得以受其感召和激励,从而意识到他们所应肩负起的对于文化传承的责任,形成“传统就是我们,我们就是传统”的文化观念。

(本期编辑:安 静)

一起阅读科学!

科学出版社│微信ID:sciencepress-cspm

专业品质 学术价值

原创好读 科学品味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