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这么多年电梯按的都是假按钮,安慰剂比你想的还强大

  在进入电梯后,我们往往会选择按下关门键,觉得这样能让电梯门关闭速度更快一点。然而,面子君认真地告诉你,这一做法可能更多的是心理作用罢了。

  《纽约客》曾做过一个关于电梯按键的调查,结果显示,美国大部分电梯的关门键并没有关闭电梯门的效果。关门键更多的是为电梯维修人员设置的,只有在维修或紧急情况时才有用,而且需要插入钥匙。

  The Straight Dope网站在询问了电梯公司和电梯维修人员之后,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

大部分电梯关门按钮,根本没有关门功能

  感觉自己这么多年都是按了个假按钮?

  事实上,我们按下关门键并不是真的想节约那几秒时间,更多的是为了缓解等待的焦虑。

  你按下关门键,过了会门关上了,焦虑得到缓解,于是你充满了成就感,心满意足。

  与此同时,你按键的这一行为也被强化,导致你以后每一次坐电梯都忍不住要按,根本停不下来!

  这就是心理学上典型的“安慰剂按钮(Placebo Buttons)”现象。

  “安慰剂按钮”一词来源于“安慰剂效应(Placebo Effect)”,又称“伪药效应”、“假药效应”、“代设剂效应”。安慰剂效应于1955年由毕阙博士首次提出,指的是病人虽然获得无效的治疗,但却“预料”或“相信”治疗有效,而让病患症状得到舒缓的现象。

  2006年,哈佛医学院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们将270位慢性上臂疼痛的患者分成两组,一组口服一种据说疗效很好的新药物,而另一组则实行针灸治疗。

  在实验开始前,研究人员告知被试者,药物会出现嗜睡、口干、失眠、头晕等副作用,而针灸组则会出现持续疼痛和局部红肿等副作用。

  实验开始两周后,有1/3的患者向医生报告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这些副作用都与此前医生告知的吻合。几乎所有的病人上臂疼痛的症状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有效缓解。

  看上去,药物和针灸除了有副作用外,都有很好的疗效?

  其实,所谓的口服新药其实是磨好的普通玉米粉,没有任何药物成分。而针灸治疗所用的针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与普通针一模一样,但只要接触到皮肤,针尖就会自动缩进去,根本不会扎进皮肤。

  经多名科学家和研究机构验证,安慰剂效应可以广泛应用于慢性疼痛、抑郁、胃溃疡、某些胃炎和心脏病等多种功能性疾病,50%-60%病人都可以通过安慰剂得到症状缓解。

  除了在医疗领域有神奇效果外,安慰剂效应在酒精、运动饮料上也能起到相同的作用。

  在密歇根大学的一项实验中,研究人员将154名年轻男士分为三组,A组饮用标有“伏特加鸡尾酒”的饮料、B组饮用标有“果汁鸡尾酒”的饮料,而C组则饮用标有“伏特加—红牛鸡尾酒”的饮料。在三组被试者喝完后,让他们在电脑上进行赌博和酒吧搭讪测试。

  结果显示,C组被试者醉酒情况最为严重,在赌博实验中表现得更冲动和冒险,而在酒吧与美女搭讪时,也更为自信。然而,三组实验者饮用的是其实一样浓度的伏特加、红牛和果汁混合鸡尾酒。

  虽然酒精和红牛等运动饮料的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精神兴奋度,但其实“喝过酒/运动饮料”的心理作用也在其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当我们对某样东西深信不疑时,即使它是假的,也有可能变成真的。

  当我们对某样东西疑神疑鬼时,即使它是真的,也有可能变成假的。

  安慰剂效应,作为一种心理暗示疗法,竟能直接影响我们的身体状况。不得不说,人的心理作用的确是十分强大。

  不过,心理暗示的效果终究有限,真正遇到疾病时,去医院进行有效治疗才是科学的选择;真正遇到困难时,找出问题症结迅速行动才是正确的决定。

  

  

  

  面子精选|搜罗最牛最好玩的

  科技新玩意儿,新鲜事儿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