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微博“渡劫”之前,已经留好了后手?

新浪微博竟然没有“视听许可证”?当6月22日广电总局发布整改通知的消息出来之后,一时间引发舆论高度关注。

根据广电总局网站发布的消息显示,包括“新浪微博”、“ACFUN”、“凤凰网”等网站因为不具备视《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并且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时政类视听节目和宣扬负面言论的社会评论性节目奖将被依法关停。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官网通知

然而,除了上述强调的节目视频业务之外,普通用户发布是否又会受到影响?就在当晚官方正式回应称“用户在没有取得许可证的情况下,不能上传节目类视频。用户上传非节目类视频不受影响。

此次事件中,相较于“ACFUN”、“凤凰网”等,外界的注意力明显聚焦在新浪微博,毕竟三者之间相差的量级太大。根据过往财报数据显示,目前新浪微博拥有3.4亿月活跃用户,市值超过170亿。其中,视频播放量业务在2016年同比增长超过700%。

视频业务对于新浪微博,尤其是在短视频爆发的风口当下,其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正是因为事关新浪微博未来业务的新增长点,所以视频业务被迫关停无异于当头棒喝,给微博未来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

这一利空消息,也迅速传导至资本市场。新浪微博股价开盘即跳水跌8.9%。

外界有一种声音认为,此次广电总局突然发布整改通知,给新浪微博打了一个措手不及。新浪微博要想以收购的方式间接获得视听许可证,也并非短时间能够顺利搞定。

不过,笔者认为新浪微博此前不可能没有得到任何整改的消息,而是在短期内拿不到视听许可证的情况下,已经在视频业务方面另作准备,那就是两个月前推出的“微博故事”。

到底是巧合,还是早已开始布局?

今年4月,微博面向部分用户人群推出了“微博故事”功能,用户可以发布15秒短视频,但不支持转发、下载和分享,24小时“阅后即焚”,同时还支持添加文字、贴图、滤镜等特效创意功能。

微博故事推出之后,被看做是“Instagram故事”的翻版。“Instagram故事”于2016年8月推出,无论是从产品细节,还是战略布局方面,微博故事可谓“Instagram故事”的完美复制。当然,“Instagram故事”也是抄袭了Snapchat。

Instagram在推出Stories短视频功能之后,仅用4个月时间,月活用户从6亿增长至7亿规模。从战略布局的角度来看,新浪微博当然也是希望能够借助“微博故事”,促进月活用户以及广告营收的新一轮增长。 倘若再结合此次的整改事件,也许新浪微博已经提前开始铺路。

那么,“微博故事”到底有哪些看点?

1、15秒时长,最大限度降低了用户发布短视频的成本;

2、丰富内容生态,与长视频形成一定的互补;

3、特效中支持加文字和贴画,增加UGC内容的创造力;

4、24小时之后实现“阅后即焚”,有助于提升博主与关注用户之间的社交粘性;

相信“微博故事”的推出,除了基于资本市场以及短视频风口的两大因素外,还和自身的社交属性密切相关。

微博作为一个开放式的社交平台,事实上,属于弱社交关系链。微信是基于熟人的社交关系链条,而微博与关注用户之间属于陌生人社交关系。在用户与用户之间的粘性方面,微博始终缺乏有效的手段帮助用户形成一个更为密闭的圈子属性。

所以,微博故事是希望为用户打造一个半私密空间,留存忠实粉丝,在开放式的媒体社交平台上,打造一个个圈子文化,让圈子文化组成微博的基本单位,远比用户个体更为牢固。

“微博故事”能够给微博的未来制造更多的想象力,只是这一舶来功能,恐怕也还需要克服一些现实问题。

  1、 信息传播封闭性

微博故事由于产品功能上的设计,不能分享转发,也没有点赞功能,关注的用户只能对博主发布的故事进行评论。也就是说,每一个博主发布的微博故事都是一次线性传播,而且具有一定封闭性。这就决定了不是关注用户,根本无法看到视频内容。

从监管层面来讲,显然微博故事也加大了监管难度。当前,正处于特殊时期,如何对微博故事进行有效尽管,对官方而言也将是不小的考验。

2、增粉门槛大幅提高

快手、火山视频、抖音、小咖秀以及直播平台,所有短视频与直播都可以进行分享,创作者即使没有粉丝用户基础,也能够借助优质的视频内容积累关注用户数量。

对比之下,微博故事由于不能在微博信息流,以及其他社交媒体上进行“分享”,无法形成二次传播,这就导致增粉的门槛增加。如果博主本身没有一定的用户基数,初期很难借助微博故事获得一定的粉丝数量。

3、15秒是否会限制创意发挥?

用户可以在微博故事里发一段15秒短视频,或者是一张照片。因为具备贴图、文字、滤镜等功能,这就给短视频制作增加了更多想象力。

从微博故事对标的“Instagram故事”来看,15秒视频备受品牌官方的青睐,通过发布最新产品或者款式,以及独家官方动态,让Instagram故事成为营销利器。

唯一的问题在于,微博还需要有足够的把握吸引普通用户,给普通用户一个在微信小视频与微博故事之间使用后者的充分理由。到底是要“给谁看”,熟人OR陌生人?还是最终让微博故事只是成为一个营销属性的功能?

总结:

随着短视频风口的爆发,各大平台纷纷投入重金扶持PGC内容与头部的UGC内容,而PGC内容与UGC内容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节目类视频”的定义也会更为复杂。未来,随着对网络视频节目监管力度的加大,短视频风口又将刮向何方?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