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随时随地看VR+新闻?你至少还要再等10年

  文 | VR陀螺 Vivian

  陀螺家最纯洁的老阿姨

  纽约时报、BBC、美联社等知名传统媒纷纷试点“VR+ 新闻”,对新闻报道来说,VR这个媒介扮演着什么角色呢?

  2017年6月23日,在江苏首届AR、VR产业大会上,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史安斌分享了《VR/AR的兴起与浸媒/智媒时代》主题演讲,从传统新闻创新方面阐述了VR/AR对媒体传播的意义所在。

  

  VR、AR成为媒介需要到2030年

  由于现在媒体格局、舆论生态、受众对象、传播技术的变化,传统媒体通过技术引进来创新变得尤为重要。

  2016年,VR开始进入大众的视野,用户借助计算机生成的三维虚拟环境,从自己的视角出发浸入虚拟环境中,并进行实时的互动,达到复现现实世界的效果。

  20世纪著名传播学家麦克卢汉“媒介理论”曾说——“任何媒介都不外乎是人感觉能力的扩展或延伸”,而AR、VR技术正是填补了原本受众不能身临其境的感觉。

  史安斌认为“我们现在正身处在一个媒介的时代,如果一个技术真的成为一个媒介,才算是真正地普及。AR、VR成为媒介预计要等到2030年左右。”

  新闻+VR=讲故事 VR、AR新闻案例

  现在AR、VR正开始于新闻发生作用,2012年前《新闻周刊》记者诺尼·德拉佩纳就与学生拍摄了第一个VR叙事新闻《饥饿洛杉矶》。

  由此开始,不少媒体机构开始试水VR技术拍摄深度报道纪录片。

  

  史安斌总结:“现阶段,VR技术作为新闻传播的一种方式还未普及,目前主要还是用于讲故事。不管是《饥饿洛杉矶》、《无家可归》还是国内2015年拍摄的《山村幼儿园》,都是向受众讲一个故事,而且还是边缘、弱势群体的故事,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你极少有机会亲身经历,更多的是一种人文关怀。”

  

  两会期间VR开始被用来做新闻直播,之后也有不少VR新闻直播视频,VR慢慢从“讲故事”升级成了“摆事实”。

  VR/AR新闻VS传统新闻的三重转向

  对新闻传播学有多年观察、研究的史安斌在接触AR、VR+新闻后发现VR相较传统媒体有三个转向。内容转向、叙事转向和样式转向。

  

  内容转向主要体现在细节上的展示,通过AR、VR来延伸人的感觉,从而使不同文化、不同种族的人通过同理心来互相理解。

  最终目标是使用AR、VR技术让文字、图像、音视频等多种形式被唤起,让它们动起来、响起来,从而达到像《哈利波特》等文字作品描绘的“魔法报刊”一般的神奇效果。

  

  叙事转向则是让不同生活背景的人,通过VR技术成为新闻的“参与者”而不仅仅只是“围观的吃瓜群众”。

  这种叙事体现在:开放、平等、参与。

  

  最后史安斌介绍了样式转向的两个案例:Aurasma&Junaio和Layar,这两个案例是利用AR,让用户可以进行主动参与叙事与内容创新。

  AR、VR+新闻难题:成本高 难变现

  虽然现在AR、VR技术已经被应用在新闻界,且内容、叙事、样式的三个转向让新闻更具吸引力,但是目前AR、VR+新闻还是存在一些难题。

  

  在史安斌列举的这些问题中,VR陀螺认为主要的有两个。

  一个是技术瓶颈,目前硬件设备还是比较昂贵,质与量不能兼得。

  另一个是商业模式未定,据业内人士透露,一部5分钟的VR电影,制作成本在百万以上。前面提到的财新网VR纪录片《山村幼儿园》国际版费用达到上百万。完整的VR报道需要配备前期的取材,然后无人机、全景拍摄,再到后期的特效制作、剪辑成片。这些投入费用比文字、视频报道要高非常多。

  在用户基数小的现状下,广告介入、成本收回等问题依然横亘在面前。

  不过,纽约时报、ABC News已经进行了商业化尝试,它们推出自己的VR APP或VR视频客户端。

  史安斌称“纽约时报在社交媒体兴起之时就开始在数字化上进行布局,他们一家数字媒体的营收超过了其他四家同类纸媒的营收总和,这是技术带来的突破。”

  所以,在新闻上加入VR技术,是否会是下一个突破口呢?答案是未知的。

  在演讲的最后史安斌总结道,VR、AR引领了传媒业从内容侧、生产侧到营销侧的全链条再造。

  VR、AR引领了新闻业在内容、叙事和样式上的三重转向,推动了人类传播由全媒体、融媒体时代像浸媒体、智媒体的演进。

  我们的联系方式:

  商务合作 | 采访 | 投稿 :文静(微信 mutou_kiki)

  交流分享 | 爆料:案山子 (微信 shimotsuki_jun)

  投稿邮箱:tougao@youxituoluo.com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