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家曾被比尔盖茨寄予厚望的“电池新贵”已破产, 但新能源依旧在挣扎中前行

  作者| 田煦阳

  编辑| 傅博

  比尔.盖茨对未来的洞察力以及投资眼光的精准一直享誉世界,不过这也不能保证他看上的项目就一定无懈可击。

  

  Aquion Energy曾经的官网已经无法正常访问

  早在今年3月8日,创立于2008年的清洁能源公司Aquion Energy宣布破产,没能迎来自己的十周岁生日。他们烧光了这些年来从比尔盖茨 、凯鹏华盈(Kleiner Perkins)和壳牌为首的超过十家风险投资机构手中融到的近2亿美元现金,而下一步融资失败又宣告失败,无以为继的情况下只好关门大吉。

  在采取申请破产保护,裁减80%的员工(仅保留了残存的技术人员),停止生产和销售等一系列措施后,创始人Whitacre在公司拍卖结束前发言表示,希望该公司或技术能够在之后以某种形式继续下去。

  这事其实真不赖比尔盖茨,初创企业若想在能源这个前期需要巨额投入但短时间内很难见到成效,竞争激烈的市场立足实在太难。

  从他的投资清单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位一手创造微软帝国的男人对于新能源领域的热衷(有多达11家的能源公司)。而走到山穷水尽的这一步之前,Aquion Energy的表现在外界看来也算是相当的争气。

  在《MIT科技评论》杂志每年评选出的“全球最聪明50家公司”中,其去年高居全榜单第五的位置作为参考,我们耳熟能详微软仅仅名列26,英特尔则处在49名的副班长位置。相当讽刺的是,就在破产的前夕,Aquion Energy还收到了清洁能源集团(Cleantech Group)颁发的北美年度公司大奖,可谓是实打实的“死亡之吻”。

  

  

  Aquion Energy的破产,将艰难挣扎前行的清洁能源行业现状完整地暴露在我们的眼前。

  这一项目最早的起源来自2007年硅谷顶级风投机构凯鹏华盈(Kleiner Perkins Caufield&Byers,下文简称为KPCB)发起的一场希望取缔锂离子电池的声势浩大的运动。他们抛出推出的问题看似简单却极其难回答(其实我们至今都不知道答案):究竟什么样的电池才是最理想的电池呢?

  而他们找到了当时刚刚从NASA离职,在卡内基梅隆大学(Carneige Mellon University)主攻材料工程的Jay Whitacre。‘

  ’Whitacre教授的履历可谓十分精彩,于90年代初期在美国文理学院Oberlin College主修心理辅修哲学的他,在大学期间发现工科其实才是自己的真爱,甫一毕业就投向了材料工程的怀抱,仅花四年便在知名的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攻读下了博士。

  一年出头的JPL(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美国国家喷气推进实验室,钱学森老先生即为JPL创始人之一)博士后生涯结束后,他便相当自然地进入NASA工作,曾从事火星探测用电池的开发。

  

  Jay Whitacre

  在电池领域的多年耕耘促使Jay Whitacre离职创办Aquion Energy,旨在为可再生能源项目和电网提供大型电池。

  他并没有选择跟风扎进已经十分拥挤的锂电池市场,试图为其开发出新的储能方式分一杯羹。相反地,对自己有着清晰定位的Aquion Energy选择另辟蹊径,专注于生产钠电池从而避开在市场上与强大的竞争对手发生正面冲突,优化生产流程,通过走平民化路线来降低成本,将目光瞄准细分市场,试图在这个市场找到立足点。

  当《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在 2012 年第一次报道 Aquion 时,Whitacre教授表示,他们的目标是希望以相对低廉的价格生产钠电池——该电池利用盐水为电解质,并配以氧化锰阴极和碳基阳极,产品定价介于低端的铅酸电池和昂贵的锂离子电池之间。短期目标是250美元每千瓦时,其希望达到的长期目标则是160美元每千瓦时。

  而按照设想,Aquion Energy所开发的电池,还将具有既非酸性亦非碱性,不易燃易爆,无腐蚀性,提高电池续航能力,使用场景宽广等一系列优点……

  但现实是冰冷无情的,这些美好的想法均已夭折。

  Aquion Energy失败的最主要原因,其实还是来自一直被人们所看衰,所轻视的锂电池的巨大威胁。

  虽然一直被鲜花和掌声包围的风能和太阳能,在去年年末至今年年初的时间段内迎来了成本大幅下降、储能技术提升等诸多利好,而且今年在《MIT科技评论》“全球50家最聪明公司”榜单中上榜的三家能源公司均分布在这两个领域(太阳能领域的First Solar和M-KOPA以及风能领域的Vestas Wind Systems),但他们其实也有着自己的苦恼。

  更重要的是,在发展成熟的锂电池面前,相较之下还属于蹒跚学步孩童的它们并不具备十足的核心竞争力。

  根据彭博新能源经济资讯(Bloomberg New Energy Finance)提供的资料,去年锂离子电池的价格迎来了大幅下跌,使一直处在“锂电池吃枣药丸”舆论漩涡中的锂电池的未来迎来了些许转机。

  这份报表与图片是如此出名,几乎数月来所有讨论锂电池未来的文章都会援引这份资料。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锂电池价格已经从2010年的每千瓦时1000美元的高位,跌破到每千瓦时300美元的临界点。特别值得注意的一点是,2年之内锂电池价格近乎腰斩,在2016年达到了273美元。这离不开科技进步所刺激的大量消费需求,全球产能不断增加以满足手机、电动汽车、太阳能备用系统对电池的依赖从而引发的价格骤降。

  虽然彭博为我们呈现的数据很重要,但他们接下来的预测,就未免显得有些荒腔走板了——锂电池电池的价格继续下降,2025年之前每千瓦时价格会降到109美元,2030年降到73美元。这个低得有些过分的价格引来了科学家们的质疑,比如MIT材料科学家、液态金属电池项目Ambri联合创始人Donald Sadoway就指出如果按照彭博的预测,在2030年锂离子电池的价格居然比原材料还要低。

  和Aquion Energy一样的是,Ambri也拿到了比尔盖茨的投资,却因发展不顺被迫裁员25%。与之命运相似的还有致力于研发空气压缩储能技术的公司 LightSail Energy,同样是烧光了比尔盖茨提供的资金,不得不将碳纤维存储罐出售给天然气供应商。

  目前锂离子电池和新型能源处境的鲜明对比,也依然没能改变观望者对于其未来的质疑,比如“锂电池会迅速衰退,在持久性的表现上是不是有欠缺?”“锂电池只是一个过渡产品,价格压缩空间已经十分有限,肯定会出现可为便宜的能源取代锂电池”等等。

  但是在现在我们身处的2017年,各方面综合表现相对领先的锂电池依然是大型项目中买方最为青睐的能源解决方案。

  让我们在文章的最后回顾一下去年《MIT科技评论》给Aquion Energy的颁奖词:“他们为服务于电网设计的极具创新性的电池,使得他们在这个无比艰难的行业收获了巨大成功。”

  现在看来,此份颁奖词仅仅言中了“无比艰难的行业”这半句话。

  在“能源”这个初创公司不敢请一触碰的行业中,无论创新的锂电池,亦或是太阳能和风能,乃至飞轮储能(FW,FlyWheels)、空气压缩、氢燃料电池等新开发出的黑科技,他们距离完全替代锂电池,收获真正的成功还有着很远的路要走。

  (部分信息参考了36氪对于Aquion Energy的过往报道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