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人驾驶车到无人便利店,无人化行为理念如今成为被资本追逐的风口。
“无人服务在中国就像一块蛮荒之地,如果这片市场被打开将会形成很多全新的领域,发展空间巨大”。三年前,杨洋告别自己工作了16年的公司,投入创业大军,吸引他的,正是这片“蛮荒”之地背后的巨大商机。
2014年创立微租车,杨洋带着自己对数据挖掘领域十几年的成熟技术积累转投到风口领域:共享出行。
一直以来,出行领域都是创业大军的必争之地。
从早年滴滴快的在打车领域从竞争到合并,到如今共享单车领域中ofo和摩拜之争,出行领域市场潜在规模的巨大让投资人和创业者不断挖掘,近年来,汽车分时租赁概念也被越来越多人关注。
不同于传统租车,分时租赁提供的更多是用户生活方式的服务。“当需要骑共享单车的时候,你可能不会考虑楼下单车是什么品牌,能骑走就行。”杨洋解释,这就是传统租车与分时租赁的区别。在传统的租车概念里,人们会考虑租用的汽车的品牌,车队的质量等等外在因素,但是分时租赁,更倾向于一种平民化的租赁方式,满足只是一种最基本的用车需求。
杨洋认为,在分时租赁概念下,租车出行会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在美国,人们对分时租赁汽车的使用就像我们每天在骑共享单车一样简单。
作为数据挖掘服务商,杨洋坦言,自己服务的不仅仅是C端的普通消费者用户,更多的是为B端企业提供技术支持。
任何领域都没有一家独大,有市场就有竞争,有竞争才有进步。
传统的租赁市场往往会诞生几家独角兽企业,市场瓜分殆尽的时候,小企业生存之地被挤压,大企业用户量上升消费者难免会被“割肉”。
在分时租赁领域,微租车为租赁企业提供免费的技术服务,未来还将建立统一平台为中小型租赁企业提供资源聚合和信息分发平台。“就像一个租车领域的’携程’,在这个平台上,即便只有三五十辆车的小型租赁企业也能够在自己能力范围内为用户提供服务”杨洋说。
对于汽车租赁市场,杨洋坦言,当前我国的租赁市场存在门槛高和效率低的瓶颈亟待突破。
大企业不缺钱不缺人,在技术投资和租赁运营方面有实力支撑。但是对于一些长尾的中小企业以及早期的初创企业而言,想要做好分时租赁工作,在技术上没有那么多的成本支持投入。传统意义上,一套完善的租赁商用系统的建设需要大量的时间人力和财力投入,对于中小企业而言,这显然是难以实现的。
杨洋做的恰恰是为这些企业提供了免费的技术系统支持。
“我们有一百多人的技术研发队伍花费两年的时间研究这样一套系统,烧钱烧了近一个亿,这样的系统做出来无论是大型租赁企业还是只有三五十辆车的小型企业,都能够应用。”谈到自家系统,杨洋表示“系统的优势在于通用性强,目前已系统能够适配超过240款以上的车,覆盖了燃油车的85%,新能源车已知车型百分之百适配。”有了这样的分时系统租赁服务免费的系统,无论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在租赁领域能够降低不少成本,租赁行业的效率也提升上去。
2016年,微租车获得美国通用公司投资,这家大型外资企业选中中国创业公司投资,看中的恰恰是中国分时租赁的市场前景。谈及未来,杨洋表示,分时租赁在中国的发展之路还很长,微租车在技术研发和投入方面的脚步会一直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