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高德集团总裁俞永福在未来交通峰会上宣布
同时,俞永福向记者表示,高德明确自己不会做汽车,也不会和汽车竞争,在商业化方面,高德拒绝去做任何餐饮商家等信息的排行,不会在这上面去做广告经营。这一大段话同时让笔者想到去年4月份俞永福的一句话:互联网汽车创业不要搞成PR公司。
在乐视资本残局和百度危机不断的大背景下,老俞的这段话颇有深意,究竟是想“跳高”,还是“做厚”,高德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同时也让百度的公关们捏了一把汗。
而说到百度,从魏则西、百度贴吧事件开始到百度地图莆田系医院导航来看,无论是在行业还是对用户,百度的大品牌已经受到了严重的创伤。而百度想扳回一城就只能靠“人工智能”。
地图产品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地图产品对于阿里和百度来说,其实面向用户服务的重要平台之一,其一是技术场景的重要体现,再者是通过平台服务化接入更多资源,这是一个从薄到厚的积累过程。而两家地图产品长期以来难分仲伯的原因也正是做了相同的事情。
纵观近年来的互联网发展史,打车市场、外卖市场、共享单车市场,其本质都是通过产品体验、平台服务、资源接入等方式在稳扎稳打,几乎相同的战略步伐稍一出错都决定着产品的生死存亡。
而这两年,两款地图产品却开始走不同的路子。百度想“跳高”,高德想“做厚”。
首先从百度全面宣布进军人工智能行业后,百度地图的使命也不得已做出改变——科技让出行更简单。
但百度地图是否适合套用人工智能的帽子,百度地图的掌门人李东旻是最为清楚的。从目前来看,语音交互,AR实景导航等技术虽然用使用频次不高但的确做的不错,但从最近大肆宣扬的无人驾驶来看,百度地图可能正在做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同时也暴露出百度地图的致命短板——缺乏战略布局自主权。
自主权背后是对商业体系的纠结
从资本角度来看,百度第一财季研发支出为28.35亿元(约合4.118亿美元),同比增长34.9%,比去年同期差不多翻了整整一倍。除了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入外,在公布Q1财报数据时,百度在其官方微信号中,首次披露了移动端和内容生态的数据:手机百度资讯流日活用户已达到8300万。同时内容平台成绩显著,百家号平台上的内容创作者数量已超过45万,比上季翻了一番。要知道,百家号曾声称拿出100亿元用于作者分成。
这些钱从哪里来?要知道,百度公司整体营收主要是靠竞价排名,百度地图作为平台级产品一直以来都是重要的资金来源。这是百度公司战略塑造的局面,任谁也无法改变的现状。
而俞永福却有资格说:“高德拒绝去做任何餐饮商家等信息的排行,不会在这上面去做广告经营”。其实这句话很耳熟,早在去年魏则西事件中也曾出现过,当百度医疗推广出现致命诟病时,周鸿祎站出来表示,360推广将拒绝一切医疗推广。这种火上浇油的打压策略屡试不爽,同时也让百度公关们束手无策。
而继百度推广竞价危机之后,百度地图错误的将用户导航至莆田系医院,无论是商业价值层面还是智能导航层面,百度都是百口莫辩。或者说,百度单一的商业体系正在摧毁产品本身。
人工智能是否能自救?
其实在互联网时代,从没有一门生意的好日子能持续20年。百度今天的四面楚歌,阿里和腾讯都遇到过。
阿里是做电商起家的,但现在的阿里更像一家金融公司而且未来会越来越像金融公司,电商只是其覆盖业务中的一大块而已。京东也在很早就成立了京东金融事业部,发展比当年的淘宝更加迅猛。
腾讯是做即时通信起家的,在信息传递这一点上可以说与百度有着共同的初心,但马化腾却早早意识到了仅仅靠垄断信息的传递并不能真的“赚大钱”,而中途将自己改造成了一家游戏公司,靠给“小学生”卖皮肤一年收入1500亿。
当“搜索引擎”这种产品从底层瓦解的时候,依附于搜索引擎上的“生意”也就不再是一门好生意了。搜索引擎的商业故事,并非是一次精准的搜索能帮用户找到他想要的答案,而在于一次搜索行为能够将搜索引擎认为正确的答案灌输给用户。而很多业内人士也表示,百度竞价推广的诟病在于,推广内容和用户内容混为一体。
而陆奇上任之后的一系列业务调整和人事变动,18岁的百度成为了BAT里第一个修改公司使命——从“平等的获得信息”到“用科技让复杂的世界更简单”,连百度自己也终于承认,这个讲了近20年的故事实在跟不上时代了。
而百度选择的新故事——人工智能,可能是目前中国所有互联网公司里距离搜索引擎最远、最激进的。而人工智能和搜索其实是一个并列关系。如果要实现真正的人工智能,百度可能就已经不是一家搜索公司,它的商业体系也会进行重塑,而要完成这一过程,百度必定会经历互联网后十年的洗牌。
尊敬的畅言客户,您好。您所使用的网站评论功能已广告作弊被限制使用,如有疑问,请咨询客服电话400-780-9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