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的暑期档好不“热闹”,当然这热闹并没有体现在该有的票房上,而是都落到了各大影片为提高票房而耍的花招上,不是频频提档、换挡,就是以出位的营销来博人眼球。
正如,前不久上映的一部国产青春片《闪光少女》,宣发团队选择以集体下跪道歉的方式来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当然,这一跪,关注度是有了,但却引来了更多的争议,这对于一部口碑较好的影片而言,实在是不太公平。
所以,国产青春片已经沦落至此了么?不是充斥着狗血情节、满屏尴尬的烂片,就是有点品质的好片没人看?那么,青春片该如何才能打造出一部叫好又叫座的爆款呢?
《闪光少女》排片仅剩0.8% 宣发没找对人群
到目前为止,《闪光少女》豆瓣评分已经达到了7.4,但是票房只接近5000万,排片更是可怜到只剩下0.8%。
若按该片监制江志强所说过的:“每部电影都有自己的命。”那么,《闪光少女》的命,确实不太好,就像是一个怀才不遇的少女,始终没能如愿发光发亮。
而其实,《闪光少女》会有如此境遇,宣发团队确实要负一部分责任。《闪光少女》是青春片,但又是一部不同以往的青春片。它的好,就在于它的新。影片中所呈现的民乐与西洋乐的对立,二次元属性、古风等时下最青春的元素,就是它最大的特色。
因而,在营销上,也该针对二次元人群做精准的推广,以及对热爱古风和民乐的人群做有效的宣传。
然而,该片并没有采取这样的营销策略,而只是按常规模式做点映,虽然能积攒一些口碑,但并不会形成强大的自来水力量。而更糟的是,该片前期的海报等宣传物料给人一种“巴啦啦小魔仙”的既视感,无疑会削减观众的观影欲望。
因而,在后期采取“下跪”这样极端的方式来为影片争取更多的生存空间,恐怕也是无奈之举。正如出品方所说:“采取下跪的方式是觉得这样相对真诚、正式,同时,也想弥补影片在宣发上的失误和不足,让更多的人关注到它。”
这样的方式,在普通大众看来,是有失尊严之举,所以引起了人们很大程度上的反感。
但据相关工作人员解释,下跪会有这样的效果,也是他们始料不及的。因为海报中的“下跪道歉”放在二次元文化里是很正常的行为,正如片中油渣跪拜千指大人一样。
想来,这就引出了影片票房不理想的另一大主要原因,其实在于影片本身,正是由于其所带有的二次元属性,决定了该片相对的“小众定位”。
其受众群更多集中于90后、95后,甚至是00后。所以,若是在前期没有精准的口碑营销,很难在更大范围内得到迅速的传播,从而让观众可能会错失一部好片。
青春片乱象丛生 良莠不齐
想来,这么多人都觊觎青春片,大概是觉得青春片的钱好挣。一方面,青春片的投资成本不会太高,基本千万级别就够用;另一方面,青春片相对而言没有太多技术壁垒,也不需要太复杂的剧情,门槛低,所以也成了很多导演处女作的首选类型。
也正因此,导致了青春片质量良莠不齐,各种乱象丛生。最明显的就是盲目追逐IP,滥用怀旧元素,堆砌青春符号,期望以“小鲜肉+IP”的模式,去赢得观众和市场。
殊不知,在没有细心打磨剧本之下,没有基本的讲故事的逻辑,反而会弄巧成拙。以至于到如今,提起国产青春片,大多数人都会心生鄙夷之态。
找准受众群 从内容和类型击破
往往越简单的,你容易入门,却越难拍出彩。那么,青春片到底应该怎么拍才好呢?
那就得先问一个问题,青春,到底是什么样的?
“我的青春是看着古惑仔长大的,兄弟和朋友的情义最重要,爱情处于比较闭塞的状态。”
“我的青春就是上上学补补课,还有暗恋女生,挺没意思的。”
“我的青春什么样啊,你让我说,我现在只能回忆童年,因为我正青春啊。青春,反正就迷茫呗,但也很疯狂,什么都敢做,不计后果。”
以上分别是小编身边的80后、90后、95后朋友的代表性回答。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疑问,是因为现在大多数青春片出来之后,都会有人吐槽:这明明是别人家的青春,不是我的青春。
这也从一方面说明了青春题材的特殊性,当我们在谈论青春的时候,我们往往都已不再青春,而我们之所以会觉得青春很美好,是因为它已经逝去。回忆免不了带有矫饰作用,会筛掉那些的不快过往,只将最美好的部分凝结成最好的时光。
因而,区别于其它类型片,青春片是最需要“情怀”来调剂的。在这个基础上,青春片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受众群的定位问题。
对于七八十年代的人来说,能让他们去看青春片,“情怀”是最大的驱动力,必然得能引起他们情感上的共鸣;对于95后、00后来说,青春就是他们的当下,所以得紧跟时下热点;而90后则处于两者之间。
正如《闪光少女》,它最大的特色就是以二次元来彰显了它属于当下的青春性。不过,明确受众群的定位,是让青春片有它自身的年代符号,但如果仅仅拘泥于某一年龄层,就会脱离大众市场。
所以,如何在此基础上,能够让青春片具有更广泛意义上的认同,也就是具有普世情感,那就得从电影本身来看。
从内容上来说,或许应该放过爱情。
现在的青春片似乎少了爱情不能活,非得劈腿、堕胎才能行。当然,不可否认,有些人的确实会发生类似的事情,但大多数人青春中的爱情都不会如此明目张胆的轰轰烈烈,即使恋爱也是最轻松的,因为不用考虑太多的世俗因素。所以,即使要拍,也应该转换思路,可以将爱情与成长等其他主题相结合。
同时,在青春中,友情应该是最不可或缺的存在。《七月与安生》之所以会有许多女生有共鸣,是因为它拍出了女生之间那些微妙细腻的情感,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它也有撕逼狗血的桥段,但放在两个女生之间,已经退居其次了。
而且,不可忽略的是,学习应该是我们青春中最主要的事,甚至有人调侃说最符合我们青春主旋律的片子叫做《高考》。
诚然,单拍学习是件无聊的事儿,可是如何通过学习来自我成长,这样的题材却是可以考虑的。远的如《风雨哈佛路》,近的如《垫底辣妹》,这些带有励志色彩的影片,得到多少观众的好评。当确定某一内容主题时,关键是丰富戏剧冲突,让剧情更精彩,才能更吸引人。
从类型上来说,可以尝试与其它类型相融合。
青春+犯罪题材,应该是会比较吸引人的。杨德昌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岩井俊二的《关于莉莉周的一切》,所呈现的严肃、残酷的青春,至今都是经典;青春+奇幻题材,比如《不能说的秘密》,也不失为一种尝试。总而言之,多元类型的融合,才能够扩大青春片的受众群。
而从整体上来看,青春片若想更上一层楼,还得摆脱类型片的桎梏,如《恋恋风尘》、《阳光灿烂的日子》这样的青春片,所讲述的也是别人的青春,为何也能引发众人推崇?因为,在这背后所折射的还是一个时代的风貌。
事实上,电影是一种艺术创作,它为我们呈现的是一个梦境,没有绝对的真实。关键是我们在这个梦里能如临其境,看到电影中的像自己,像身边的人,像是我们青春该有的样子,这才算是一部好的青春片。
END
作者:嘉栖
责编:谭如谦
主编:邱庄
转载、投稿、商务合作可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