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互联网金融仅仅是金融发展的一个阶段?

  互联网金融时代以用户和流量为导向的发展模式,注定了其只是金融行业发展的一个阶段而已。

  

  随着“互联网+”的魔力不断减弱,很多行业在经历了前期的飞速发展后,开始陷入到新的瓶颈期。金融行业也不例外。尽管在“互联网+”时代,我们见证了众多互联网金融平台的诞生以及互联网巨头的加入,但是无论是创业者还是有一定积累的互联网平台,他们在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后同样陷入到新一轮的增长瓶颈期。

  流量优势的消耗殆尽、用户活跃度的不断下降、平台模式的创新度不高等问题不断困扰着互联网金融平台在新阶段的发展。与此同时,互联网金融上半场的盲目发展所带来的一些问题也开始出现,平台跑路、用户利益受损等问题的不断出现在让互联网金融的形象受到损害的同时,同样为未来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敲响了警钟。

  简单的用户转移,不能带来持久的发展

  以流量思维为主导的“互联网+”时代给人们带来的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就是流量至上的理念。但是,流量至上的理念并不能够给行业本身带来本质性的发展。如果流量至上的观念如果得不到有效利用的话,甚至还有可能对企业自身造成伤害。

  以P2P平台为例,很多平台会以高收益、短周期等方式将用户吸引到自己的平台上,但是如果平台对于项目缺少一个相对较为稳健的把控的话,投资者的收益可能就会得不到保障。等到这种问题项目越积越多,最终受伤的仍然将会是投资者或用户本身。所以,简单的用户转移并不能够带来平台持久的发展,只有真正将用户和项目绑定在一起,才能发展得更好。

  有人可能会问,既然项目和用户需要深度绑定才能获得更加长远的发展,那么为什么大平台上面那么多的用户和项目依然没有问题呢?首先,主要是因为大平台能够用自己的优势来弥补问题项目带来的负面影响,让投资者的利益不会受到伤害。其次,大平台能够加入不同的收益让投资者的风险能够在可控的范围内,通过将投资者的回报丰富化,能够让用户的收益降到最低。第三,大平台不同的用户属性能够让他们能够从不同的方向获得用户,从而让项目运营能够做到足够轻、足够安全。

  但是,这种发展模式对于一般的平台来讲就会遭遇到很大的挑战。因为承诺给用户的高收益、短周期需要兑付,只有这样才能继续发展下去。但是,流量至上时代的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用户量会不断增加,相对应的项目也需要不断增加,等到项目增加无法满足用户增加的需求,抑或是等到平台无法控制项目和用户之间的关系便会出现问题。

  因此,简单地依靠用户的转移和增长并不能够带来平台的持续发展,只有真正参与到项目运营过程当中,才能从根本上把控项目,借此来维护用户和平台的利益。比如,聚米众筹就不是仅仅靠流量思维,盲目地拓展项目,而是真正参与到每一个项目的运营过程当中,通过深度介入来确保对于项目的把控,这样做不仅能够深度了解项目,而且能够从根本上保障用户的利益。

  互联网金融绝不仅仅只是“互联网+金融”

  既然用户的盲目拓展将会给平台带来巨大的发展压力,甚至有可能会对平台自身的发展造成负面影响。那么,互联网金融是不是就是“互联网”与“金融”这两大元素之间的简单相加呢?很显然不是。当前,很多平台之所以会面临这样那样的问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在于,他们没有搞清楚“互联网”与“金融”这两大要素之间的关系,最终为自身的发展埋下了诸多隐患。

  互联网金融面临的问题很大一部分愿意是有定位不清造成的,很多平台仅仅只是将互联网看作是一个获取用户的手段,而不从金融这个原点来改变。经过一轮发展下来,我们发现,金融的底层逻辑并没有得到改变,互联网的一些不好的方面也对金融行业本身产生的影响。所以,我们说,互联网金融绝不仅仅只是“互联网”和“金融”这两种元素的简单相加,而是应当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

  而在“互联网+”阶段,将其看作是一种手段几乎是整个行业的共识。这种思路在行业发展早期可能是有用的,但是等到行业发展的中后期,如果我们再将互联网看作是一种手段,那么它的作用可能就不会再有之前那样有力和强大。如果互联网技术无法给它“+”的那个行业带来本质性的影响的话,那么,这个行业的发展将会受到很多限制和制约,甚至还有可能给自身带来消极影响。

  互联网金融目前面临的是同样的问题。尽管“互联网+”让传统金融行业获取用户的方式得到了改变,而且互联网元素的加入的确提升了金融行业的效率,但是从本质上来看,金融行业本身的运作方式并没有发生根本转变,甚至还有倒退的现象。所以,互联网金融绝对不能仅仅只是“互联网”和“金融”的简单相加,而是应该具有更加深刻的意义。其中,以“互联网+”为切入点的金融逻辑的创新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向。

  比如,传统意义上的金融逻辑就是指融资、投资等一些大家都非常常见的类型,而作为一个平台或金融机构所承担的一个主要功能就是帮助需求方完成融资、投资。对于融资、投资背后更加深度的部分,这些平台并没有更多的涉及。这种运营逻辑显然无法给金融更深层次的东西带来影响,如果平台同样作为金融的一份子介入其中,这种方式不仅能够给项目方和投资者两者都带来影响,而且能够最大限度地保障投资者和项目方的利益。

  因此,互联网金融绝对不仅仅只是“互联网”和“金融”这两种元素的简单相加,而是自己作为金融的一份子加入到金融行业的具体操作当中,并借助业已形成的金融相关的元素,促进这个行业更好多地发展。以当前众筹行业为例,以京东众筹、聚米众筹、苏宁众筹为代表的平台正在逐步转变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平台逻辑,通过将自身看作是互联网金融的一份子来深度参与进来,进而给互联网金融带来更多有益的影响。

  以互联网金融为出发点的新金融时代终将来临

  既然以用户为导向,以互联网为手段的互联网金融无法真正给金融行业带来本质性的改变,那么,互联网金融只能算金融发展的一个阶段而已,未来随着更多元素加入到金融领域当中,金融行业或许将会面临更多新的,触达本质的改变。

  互联网逐步演变成为一种“基础设施”,用户不再是必需品。在互联网金融开始阶段,用户是一种稀缺资源,因为在那个时候,所有的互联网金融平台都需要用户来充实自己的平台,来消化平台上的项目。在这个阶段,哪个平台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足够多的用户,哪个平台就有可能会多一些生存下去的机会。因此,在互联网金融早期,用户是稀缺品的阶段可能会成为一种驱动力。但是,等到用户积累到足够多,特别是等到用户习惯已经发生了本质改变的时候,互联网技术已经无法给它所相关联的行业产生太大影响。这个时候,如果我们依然按照以往的用户至上逻辑进行运作,势必会给这个行业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

  当用户不再是必需品,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就需要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在这样一个阶段,互联网金融更多地要做的是如何提升现有用户的活跃度、转化率,优化现有用户的体验。从这个角度来看,互联网金融仅仅只是从用户的层面对金融行业产生了影响,等到用户层面的效果不再明显的时候,互联网金融注定要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金融本身发生改变的“金融”或许并不是互联网金融的样子。尽管互联网金融带来了金融行业效率的提升,资源的整合,融资效率的加速,但是这些改变基本上都是基于表层的,真正深入到金融行业本身的改变却很少。所以,等到金融行业本身发生改变之后,我们看到的金融的另外一面或许与当下的互联网金融并不相同。按照这样一种逻辑,互联网金融绝不仅仅只是当前我们看到的这个样子。

  金融本身改变主要包括哪些呢?首先,金融的流程与环节可能将会发生改变。我们看到尽管互联网技术与金融行业发生了联系,但是金融相关的流程和环节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金融相关的审计、背景调查、风险控制等环节依然是按照传统的逻辑进行的。如果这些环节不发生改变的话,互联网金融改变的仅仅只是表层的元素,对于金融行业本身来讲并不会发生太大的影响。

  其次,金融最为基本的表达方式并没有改变。尽管人们的操作和行为方式已经变成了由网络衍生而来的二维码、指纹甚至人脸识别,但是金融行业底层的表达方式依然是传统的货币。然而,传统货币在交易上依然会面临时间、空间等方面的限制。等到金融行业这些底层的概念发生改变之后,金融行业得到的改变或许更大。

  因此,等到金融行业的表达方式发生改变之后,金融行业所发生的改变或许更大,更加能够深入到金融行业的领域之中,这种金融所带给人们的改变或许更加能够激发人们的使用热情,能够带动这个行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互联网金融时代以用户和流量为导向的发展模式,注定了其只是金融行业发展的一个阶段而已。未来随着更多的改变从金融行业本身发生,金融行业能够扯动的发展动力或许要比现在来得更加猛烈。我们能够从它身上获得的便利或许要比现在的互联网金融时代获得的要多很多,一个新金融的时代终将来临。

  #专栏作家#

  孟永辉,微信公众号:menglaoshi007,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资深撰稿人,媒体人,专栏作者。从事互联网多年,长期关注行业研究。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