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电动车又融5000万 他圈定高校景区试投放1000辆 骑行故障自诊断

  

  ◆ 徐荣(中)和“电滴出行”运营团队

  文| 铅笔道 记者 邵毛毛

  “不鼓励发展互联网租赁电动自行车。”徐荣看着白纸黑字的文件,心里冰凉。

  今年5月,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从中可以看出,共享电动车的发展前景似乎并不明朗。

  行业里人心惶惶,徐荣也是如此。今年年初,他所创立的共享电动车服务商“电滴出行”已在无锡、上海等地人流量密集区试投放踏板式电动车“小Q”,用户使用App和微信小程序可完成借车、启动、停车、还车、结算等操作。

  创业未果便要夭折?徐荣并不甘心。深究文件出台背景,共享单车、电动车乱停放导致城市管理困难是诱因,为此,他调整“电滴出行”发展策略,将投放地区定为高校、景区、度假村和酒店等半封闭区域,并且划分指定停放范围。

  目前,“电滴出行”在无锡、上海、广州等城市15处区域试投放1000辆电动车,每辆车每日约有7人使用。

  注: 徐荣承诺文中数据无误,为其真实性负责,铅笔道已备份录音速记,为内容客观性背书。

  共享单车带来的冲击

  无锡夏日的白天温度往往可达36度以上。

  室外,烈日灼伤大地,行人忙寻阴凉处避暑;室内,在丝丝冷气中,徐荣正和冯纪让热火朝天地讨论发展共享电动车的可行性。

  这是去年8月中旬的一天,身为“台铃”(中国电动车品牌)市场总监,徐荣要和冯纪让讨论如何推广公司配置有GPS的新车型。冯是“台铃”的技术合作伙伴,专为高端电动车车型提供GPS定位模块、智能化操作系统(如手机解锁)等配套服务。

  期间,徐荣向冯纪让大吐苦水。近年来,受共享单车冲击,包括电动车、摩托车在内的出行工具实体门店销量正逐渐下滑。据徐荣了解到的数据,市场上电动车销量于两年间已减少20%~30%。

  在此情况下,如何增加电动车卖点以提高销量,成了徐荣每天要面临的难题。同时,他也在思考该行业可能转型或创业的方向。

  交谈之中,冯纪让向徐荣提出个疑问:共享单车如此火爆,那么电动车是否可以参照此类方式运营?

  原来,冯也早已关注共享领域,并认为现有共享单车模式存在瓶颈,如仅解决3公里内短距离出行问题,且用户体验不佳。“夏天在无锡街头骑半小时单车是非常考验人的。”

  相较而言,电动车可满足人们中短途出行需求,且更省时、省力。既然如此,“何不做个共享电动车呢”。

  冯纪让抛出的这个设想让徐荣颇为心动。此次谈话后,他们组建临时调研团队,对共享电动车市场和运营模式进行考察。

  高校、景区、酒店等人流量较大的地区成为了他们调研首选地。其中,在对无锡地区9所高校的100位学生访问中,有80%的学生表示愿意体验共享电动车服务。此外,部分景区和酒店负责人也有与共享电动车服务商合作的意愿。

  市场需求已明确,但出于造车成本、充电维修等方面的差异,借鉴已成熟共享单车运营模式的计划似乎并不可行。为减少投放成本并保证车辆安全,徐荣认为需控制投放区域,可在景点、高校、商业中心、生活小区等人流量大的半封闭区域运营。

  方向既定,加之此前认识的天使投资人投入的1000万元种子轮资金到位。去年8月24日,为方便人才招聘和后续品牌推广,徐荣和冯纪让在上海成立“电滴出行”。

  两人各司其职,职业经理人出身的徐任CEO,擅长GPS和通讯系统开发的冯为CTO。

  橙色的“小Q”

  通过徐荣的关系渠道,“电滴出行”电动车硬件的研发工作委托给了“台铃”研发中心,后续代加工也由其工厂负责。

  团队提出的基础开发要求为:车身轻便,重量在40公斤以内;基本符合各地上牌照规定,最高速度不超过20公里/小时;款式为纯电力脚踏骑行等。

  而核心的软件部分由团队自主研发,如GPS定位系统、SIM通讯系统、App及微信小程序等。其中,关于App的功能定位,团队希望在满足借车、启动、停车、还车、结算等流畅操作的基础上,尽量将使用简单化,不设置过多复杂的二级页面。

  冯纪让带领10位技术人员如火如荼忙开发时,徐荣正规划着“电滴出行”接下来的商业模式。

  除了将投放地点定为商业中心、高校、景点等5大人流量密集区,他还分出两类运营方式:一类是直营,团队在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地区直接投放车辆,并负责后续充电、维修;另一类是加盟,“城市合伙人”负责投放和运维工作,“电滴出行”提供品牌运营、系统升级等服务。

  

  ◆ “电滴出行”的“小Q”

  去年9月下旬,“电滴出行”第一款车型完成打样,团队叫它“小Q”。最初,“小Q”车身是绿色、采用锂电池,材质为ABS原生料,续航范围65公里,载重75公斤。此外,比照高端电动车性能,“小Q”为三档变速,并设有音乐播放等多媒体功能。

  第一批“小Q”在无锡出厂后,徐荣直接在此前调研时接触的当地和怡阳光酒店进行免费试投放。当时,共投放20余辆电动车,先后有50余人体验骑行。

  过程中,根据用户反馈,徐荣等人意识到此前以智能化为主、提供多种附加功能的做法并不正确,“大家一边骑车一边听歌显然不安全”。

  此外,一代“小Q”的高配置也导致生产成本过高,当时每辆车造价约为3800元。

  考虑到要保证用户行驶安全并降低生产成本,团队将电动车功能简化,如三档变速调为一档模式(最高20公里/小时);将以绿色为主的外观变为橙色,使其在马路骑行时更为醒目;加粗保险杠,以保证意外发生时有足够缓冲。

  值得一提的是,为防止电动车在骑行中发生故障,影响用户使用体验,团队在“小Q”中植入智能芯片,如电机、转刹把和控制器发生故障后,用户能根据App中“一键修复”功能的语音引导操作,在1~2分钟内完成故障检测和修复。

  瞄准高校投放

  今年春节过后,经内部测试的“小Q”二代车型在上海松江大学城、无锡梁鸿湿地公园等处试投放。如今,每辆“小Q”造价已降至3200元(含保险等全部零部件),分有桩和无桩两类。

  使用前,用户需支付299元押金(芝麻信用650分以上免押金),每15分钟收费1元,同时,“电滴出行”推出分时租赁套餐,如4小时15元等。还车时,用户需将电动车放置在指定区域,有桩电动车需连接充电桩接口后才算归还完成。

  现阶段,“电滴出行”共在上海、广州、无锡等地15处地点投放1000余辆“小Q”电动车,团队筛选投放地有维修能力者(如实体销售、维修门店)为运维合作商,由其负责推广、维修、充电等工作。

  

  ◆ 试投放中的“小Q”

  试运营期间,每辆车每日平均可收取30~40元费用。据徐荣估计,按此标准计算,120天后可回收开发成本。但由于现投放地较分散,目前20余位合作商的每日运维成本还是过高,徐荣表示,团队将通过后续大批投放降低边际成本,并减少“电滴出行”的运维人工费用。

  由于安装有报警装置,且投放地为大学城、景区,用户素质较高,“电滴出行”现试投放的1000辆电动车现无丢失情况,损坏车辆为2辆。

  今年4月,此前的种子轮投资人再次追加5000万元天使轮投资,徐荣和团队计划将资金用于正式投放和新车型——助力车“小C”研发。

  两月前,根据国家近期新出台的共享电动车方面政策,“电滴出行”将运营模式转变,如投放地区只选在大学城等封闭空间,增加电子围栏系统,使用户在指定场所停放车辆,此外,不在固定区域的车辆将由人工介入。

  徐荣透露,助力车“小C”现已研发完成并进入内测阶段,计划在今年9月投入使用。预计于今年年底,“电滴出行”将投放两款车型共10000辆,主要投放地为学生规模一万人以上的高校或大学城。

  /The End/

  编辑 赵芳馨 校对 冯超

  如需转载文章请联系铅笔道微信客服号:铅笔道大芯芯(微信id:qianbidao2017)获取授权资质,否则我们将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