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然度夏必看——如何防范夏季两大危险| 中科院专家给我们的专业指导

作者:魏 科 副研究员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季风系统研究中心(CMSR)

  夏天里,大小朋友们比其他季节多了很多乐趣,更多的户外活动、更加的high,然而夏天有两大危险,不得不提防:超强紫外线与高温酷暑

  第一大危害:超强紫外线辐射

  1

  太阳辐射的致命伤害

  适量晒太阳,有助于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和钙质吸收,对佝偻病和软骨病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对预防老年人骨质疏松症也有积极作用。适当照射紫外线还有助于增强皮肤的耐晒能力,提高对紫外线的抵抗,对白癜风的治疗也有好处。然而晒太阳并非多多益善,过度辐射会带来致命伤害,这绝非危言耸听。

  

  适量晒太阳有助于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和钙质的吸收,然而夏天最大的危险是超强的紫外线辐射,会带来致命伤害。

  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每年大概有1200-1500万人因为白内障致盲,其中约有20%是由于强太阳光辐射导致或者加剧的。每年有约200-300万人患非黑素瘤细胞性皮肤肿瘤,有约13.2万人患皮肤恶性黑色素肿瘤,每年大概有6.6万人死于皮肤恶性黑色素肿瘤和各种皮肤癌,导致这些肿瘤和皮肤癌的原因主要是过多的太阳辐射,即紫外线辐射。对于白色人种而言,紫外辐射是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主要原因,这是皮肤癌里最致命的一种。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卫生及公共服务部都把紫外辐射作为致癌物来看待。

  

  正常的皮肤细胞和肿瘤细胞

  那如何把握照射不足和照射过度之间的界限呢?一般而言,身体需要的用来合成维生素D的太阳辐射量远小于皮肤被晒红晒伤的辐射量,实际操作中,每天15~20分钟的太阳照射就足够了,再多的辐射并不会有助于产生的维生素D,晒太阳也要避开太阳辐射最强的中午时间。

  紫外辐射过度暴露的主要健康风险有:

  1. 太阳灼伤和皮肤的其他变化:太阳灼伤的引起皮肤变红、蜕皮、严重和疼痛的水泡;

  2. 眼晶状体白内障:眼晶状体浑浊导致视力下降及最终失明;

  3. 皮肤癌:紫外辐射造成集中非黑色素型的恶性皮肤肿瘤;

  4. 皮肤恶性黑素瘤:一种非常严重的癌症,可在过度暴露于太阳之后的许多年里发生。

  所以,不要再认为防晒只是防止变黑,它更是保护人们免受紫外辐射的重要手段。

  2

  阴天也需要防晒

  太阳光包含了极为宽广的连续光谱,是多种不同波长的电磁光的混合,其中99.9%的能量集中在可见光、红外和紫外的波段区域。顾名思义,可见光是我们肉眼可以看见的光线,而紫外和红外都是肉眼不可见部分。

  

  UVB主要作用于皮肤表层,引起表层皮肤晒伤,诱发验证,是一起皮肤癌的关键因子,UVA的穿透能力比UVB强,可以到达皮肤真皮层,以前认为UVA只引起皮肤晒黑和老化,现在研究认为UVA也对皮肤癌有促进作用,有助于扩大UVB的影响,甚至是出发皮肤癌的因子

  到达地表的太阳紫外线辐射主要包含两波段:紫外线A(UVA,波长320~400nm)和紫外B(UVB,280nm~320nm)。UVB作用于皮肤表层,照射时间过长,就会引起皮肤发红、晒伤、掉皮,诱发炎症,造成皮肤细胞的伤害。UVB容易损伤皮肤表皮层,是引起皮肤癌的关键因子。UVA穿透表皮的能力比UVB强,可以穿过表皮,到达皮肤真皮层,甚至皮下组织层,是引起皮肤晒黑、老化和起皱纹的主要辐射。最近科学家才认识到,UVA可能会在皮肤基底层引起角质细胞(keratinocytes)的损伤,对皮肤癌的发展也有促进作用,助于扩大UVB的影响,也是触发皮肤癌的因子。

  紫外线的辐射影响具有累计效应,即皮肤的损伤和老化并不会随着症状的消失而恢复,会在皮肤基底留下影响,小朋友皮肤细嫩,皮肤损伤和老化有时并不明显,然而随着年龄长大,成年之后的皮肤会呈现出来,如果您发现自己皮肤老化比较快,容易出现各种皮肤问题,那很有可能小时候在“野孩子”时期晒得比较厉害

  

  中国地区紫外线辐射的分布(等值线),阴影表示紫外线辐射的年际变化变率

  紫外线辐照强度也会因为时间和地理位置发生变化:

  1. 一天之中紫外线辐射最大的时间是上午10和下午4点之间,尤其是4月到10月份;

  2. 紫外线辐射在夏季特别强,我国大部分地区夏季最强月份的紫外辐射量可以达到冬季的3倍;

  3. 紫外线随着海拔升高强度增大,海拔高度每上升300米,紫外线辐射强度增加4%;

  4. 紫外线不仅仅存在于直射的日光中,还存在于下垫面的反射光中,积雪和沙滩的的反照率比绿地更强,在雪面和冰面上80%被反射,因此人体收到日光和下垫面反射光的同时照射,相当于与皮肤照射两次。在积雪覆盖的高山、雪原上如果不加保护,容易引起结膜炎、角膜炎、雪盲症等;

  5. 我国夏季紫外线辐射自南向北减少,在我国东部地区,南方的海南、两广和台湾是夏季紫外线辐射最强的区域,夏季海南的紫外线辐射量比长江下游的上海、南京高30%左右,比华北地区的北京高40%左右,比东北的哈尔滨高出80%;

  6. 我国紫外线辐射自东向西增加,同纬度相比,东北没有西北紫外辐射高,东南没有西南辐射高,青藏高原区域是我国紫外线辐射最强的区域,在青藏高原南部区域,紫外线辐射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高85%以上。在太阳辐射最强的7月份,太阳直射北半球,青藏高原南部的辐射继续飙升,其辐射量会达到长江中下游的2倍以上。

  7. 虽然云层对紫外线有一定的阻挡作用,但是阴天依然有约60%~80%的紫外线能穿透云层,到达地面,即使在雨天,还有20%~40%的紫外线可以到达地表。也就是说,即便是阴雨天,我们也应该注意防晒。

  3

  给父母和学校的建议

  综合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皮肤癌基金会的各种防晒建议,我们总结了以下10条防晒小tips:

  1. 中午时分不要在太阳下暴露太久,尤其是中午10点到下午4点之间;

  2. 户外穿戴长袖衬衣、戴遮阳帽和防紫外线的太阳镜;

  3. 使用宽波谱段保护(防UVA和UVB)的防晒产品,日常活动选用SPF指数至少为15的防晒品(小孩子至少需要SPF30以上),如果是户外活动比较多,则选择防水的宽波谱段保护的防晒产品,SPF指数在30或者以上;

  4. 多涂抹一些防晒霜,研究表明大多数人只涂抹了需要量的约一半,有些甚至只涂抹了所需要量的四分之一,成人涂抹全身起码需要两汤勺的防晒霜,小朋友也要达到一定涂抹层。

  5. 涂抹防晒产品时,不要漏掉皮肤,两鬓、耳朵和脖子后面是最容易漏掉的部分。

  6. 在户外活动前半个小时,给全身涂抹防晒产品,每隔两个小时再涂抹一次;

  7. 在从事游泳或者其他大汗淋漓的活动之后,擦干皮肤后需要补抹防晒产品;

  8. 儿童对紫外线辐射特别脆弱,新生儿不要直晒太阳,12个月以下的婴儿户外活动期间应一直呆在阴凉处;

  9. 夏天要经常(每周)要给小朋友从头到脚检查下皮肤,看有没有晒伤或者异常

  10. 切记不要让小朋友照射到紫外灯,有些学校在用紫外灯给教室做消毒之后,因疏忽忘记关闭,照射学生,引起过不少悲剧事件。

  第二大危害:高温

  1

  高温酷暑的指标

  

  高温难耐,四川某地的游泳池人满为患,成为每年新闻头条

  夏季的另外一个威胁就是高温,按照中国国家气象局的标准,日最高气温达到或超过35℃时称为高温,如果连续数天(3天以上)的高温天气过程称之为高温热浪(或称之为高温酷暑),按照要求应该发布高温黄色预警,如果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要升至37℃以上,则需要发布高温橙色预警,进一步,如果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至40℃以上则需要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世界气象组织建议高温热浪的标准为:日最高气温高于32℃,且持续3天以上,这个标准所要求的温度就比中国气象局的温度低,发达国家的标准会更低,而发展中国家则更高,比如荷兰皇家气象研究所日最高气温高于25,且持续5天以上,其中中至少有3天最高气温高于30℃以上就算是高温酷暑了,而印度则规定最高温度40度以上才算是高温热浪。

  

  美国、加拿大等国家气象部门则综合考虑了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影响,用热指数(也称显热)来发布高温预警,这种标准有一定的合理性,例如,同样是35度,相对湿度达到90%以上的闷热(桑拿天)和相对湿度40%以下的干热对人的影响完全不同,前者空气几乎饱和身体受热通过排汗来降温难度比较大,对人的健康有很大威胁,人体感觉温度远远超过35度。因此在考虑湿度的情况下,当相对湿度达到快要饱和的95%时,34℃的温度感觉起来和相对湿度50%时的37℃差不多。而此时如果还是暴晒太阳底下,那按照美国标准,直接再加8度,和45度差不多了。因此在美国首先要根据温度和相对湿度计算热指数,当白天白天热指数连续两天有3小时超过40.5℃或者预计热指数在任一时间超过46.5℃,发布高温警报。

  

  中国地区每年平均高温超过35℃的天数,我国南方的浙江南部、江西、广东、广西和福建等地是高温酷暑日数最多的地方,浙江丽水酷暑日数达到38天,福建南平达到33天,而传统的三大“火炉”城市重庆、武汉和南京酷暑日数达到27、19和13天,中国最热的地方在新疆吐鲁番,一年有80天最高温度超过35℃。

  2

  高温对人体的威胁

  高温热浪对人体健康最直接的影响是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升高。在美国、加拿大、新西兰、希腊等地的城市, 热浪袭击时总死亡率呈上升趋势。有研究分析了上海1998年夏季4次热浪天气,发现热浪期间死亡人数可以达到非热浪期间死亡人数的2-3倍。对北京市2009-2011年3所大型综合三家医院的分析表明,高温热浪天循环系统疾病急诊人数增幅明显,尤其对65岁以上老人影响比较大。2003年8月初欧洲热浪,法国死亡人数达到惊人的14082人,其中绝对多数是老人,包括许多独居的老人。

  婴幼儿因热浪而引起的危险性同样很大, 婴幼儿患有某些疾病如腹泻、呼吸道感染和精神性缺陷在热浪期间最易受高温危害。高温热浪已成为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和神经系统等多系统疾病发生及死亡的重要诱发因素,其中尤以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为主。研究发现,美国夏季高温天气导致心脏病、急性心肌梗塞以及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病明显增加,导致病人病情恶化而提前死亡。

  

  3

  与高温有关的疾病

  中暑(热射病)

  人体对抗高温的方式主要有身体向外散热和汗液流失两种方式,但是随着环境温度升高,这两种方式会先后失效,人体从环境获得热量的速度超过人体向外散热的速度,导致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热量在体内过度积蓄,从而导致人出现高热、神智障碍、脏器衰竭等,这就是中暑,也称作热射病。在高温酷暑天气里,一旦出现大汗淋漓、神志恍惚时,一定要及时降温,如果高温下发生昏迷现象,则应该立即将昏迷人员移至通风阴凉处,冷水反复擦拭皮肤,随后要持续监测体温变化,若高温持续应马上送至医院进行治疗,不可小视而耽误治疗时间。

  高温与心脑血管疾病

  高温容易使人体的代谢加快,心脑血管血容量增加,导致血压迅速升高,心跳加快,出现心脏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

  高温与肾脏

  高温对人体肾脏可以造成直接的损害,高温环境导致人体脱水、肾负荷增重、尿量少,体内水盐代谢失衡,影响正常的生理机能,造成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夏季情感障碍

  气温较高的天气容易影响人体下丘脑的情绪调节中枢,表现为心烦气躁、思维紊乱,爱发脾气等,这就是“心理中暑”,医学上称为夏季情感障碍。

  热伤风

  夏季高温环境下,人体代谢旺盛,能量消耗大,免疫力下降,如果不加节制地使用空调或电扇来解暑,人体长时间处于过低温度环境,机体适应能力减退,抵抗力下降,病菌、病毒很容易乘虚而入,最易引起的疾病就是热伤风。

  在酷暑高温天气里,严重脱水和中暑是死亡的主要原因, 65 岁以上老年人死亡率增加更为明显。

  4

  酷暑天防御指南

  中国气象局给出的酷暑天防御指南:

  1. 天气闷热,要注意防暑降温;

  2. 避免长时间户外或者高温条件下作业;

  3. 各部门要高度重视防暑降温,妥善安排高温期间的作息时间和休息场所,改善劳动生产条件,减轻劳动强度,严格控制加班加点,高温作业场所要采取有效的通风、隔热、降温措施;露天作业场所要采取有效防暑措施,防止发生人员中暑

  4. 各相关部门、单位做好用电、用水的准备工作;

  5. 媒体应加强防暑降温保健知识的宣传。

  考虑到幼儿承受能力较弱,并且活波好动喜欢蹦蹦跳跳,应该有额外的措施:

  1. 随时关注天气预报和实际的天气情况,在高温期间避免长时间户外活动;

  2. 建议当日预报最高温度超过28℃以上就应该提高警惕,同时采取降温措施(空调风扇等);

  3. 露天温度超过33度应该避免户外活动;

  4. 在高温酷暑天(日最高温度超过35度以上),杜绝正中午前后两三个小时之间任何户外比赛或者体育活动;

  5. 调整幼儿饮食,保证水分供应;

  6. 室内外温差大时候,预防空调病;

  7. 切记不要把小朋友放在密闭的车里。

  虽然快入秋了,但是“秋老虎”不可小觑!祝大家安然度过春夏秋冬!

  本文获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冷暖两心知”,版权由原作者所有。

  延伸阅读

作者:秦大河

  《中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和灾害风险管理与适应国家评估报告》分析了中国天气气候事件和灾害的特点,评估了其影响以及灾害风险管理和适应相关问题,反映了国内外在天气气候事件和灾害风险管理与适应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和成果,总结并提出了中国灾害风险管理的行动方向和策略选择。目的是增进社会各界应对气候变化与灾害风险管理的认识,以期为各级政府制定相关政策、企业采取行动提供科技支撑,为全社会提升灾害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提供基础信息。

(本期编辑:王芳)

原创好读 科学品味

  酷暑季节,大小朋友们还是要做好防晒和对酷热的抵御。随着全球变暖每年温度创新高,这两项工作越来越不可马虎。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