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采访 | 读懂《看鉴》,跟传统媒体“老炮儿”学做短视频

前不久

看鉴接受短视频行业自媒体企鹅眼的采访

现在采访内容分享给大家~

内容来自公众号:

企鹅眼(penguin-insight)

▲点击观看《看鉴》专访

自2014年起,各路资深传统媒体人纷纷选择离开体制,投身到短视频创业的浪潮中。“一条”徐沪生、“即刻视频”王留全、“二更”丁丰……有文章曾将这些出身于传统媒体的短视频创业者戏称为“老男孩军团”。

在央视纪录片栏目工作近20年的李锋,是“老男孩军团”中的一员。在刚刚落幕的金秒奖第二季度颁奖典礼中,由他所带领的《看鉴》团队毫无争议地荣获了“最佳文化短视频”的奖项。于是,本鹅便马不停蹄地采访到了李锋,来给鹅们讲一讲传统媒体人如何做好短视频的那些事儿。

  

找准选题,在擅长的领域死磕到底

狭义上讲,传统媒体人主要是指电视、报刊、广播机构的工作人员;广义上讲,传统媒体人还包括在电影、广告甚至婚庆公司承担摄像、编导等职责的工作者,以及传媒专业的学生等。但不论出身何处,确定选题都是他们转型创作互联网短视频的第一道关卡。

从7月24日-30日的PGC视频新榜指数来看,搞笑类、美食类、游戏解说类的题材较为受到欢迎,但贸然选择一个流量集中的方向投入创作显然并非明智之举。相反,选择一个自己熟悉并喜爱,有经验与资源的领域将更加有助于创业者迈好第一步并发展得更加持久而长远。

7月24日-30日的PGC视频新榜指数

在央视做了十几年科教内容,李锋擅长做历史,同时也希望能够做出“中国人骄傲的历史”。因此,《看鉴》选择了从看似相对冷门的历史纪录片题材入手。

以Discovry为标杆,《看鉴》力图将正能量的、严肃的内容以娱乐化的形式传达给用户,利用互联网实现更好的传播效果与社会价值。

但从纪录片到短视频,从电视台到互联网,这一过程并不一路坦途。通过转变心态,并努力摸索创作与传播的规律,李锋带领团队在半年的时间内,尝试了三四十种模式,同时不断以数据反馈为指导,才终于有了现在的《看鉴》。

知识性内容与娱乐化表达巧妙结合

  

发挥专业优势,原创取胜,内容为王

经过长期行业浸染,传统媒体人往往对内容质量的把控更为严格,这无形之间就拉长了短视频的生产制作周期,增加了初期投入的成本,看似十分不利。但换一个角度来看,这同时也为精细耕作内容,打造原创短视频品牌提供了机遇。

午间的《看鉴》工作室

在内容泛滥、搬运成灾的短视频领域,平台对于优质原创内容的扶持力度不可谓不大。以企鹅媒体平台为例,原创内容所获得的保护度、曝光度以及流量主收益都更加优惠。坚持做优质原创,打造栏目特色,才能赋予短视频内容以“生命力”与“竞争力”。

《看鉴》每日选题讨论会

李锋将体制内规范化的制作流程带到《看鉴》,从纪录片素材采购、导演培训到短视频包装等各个方面,都投入了大量时间和资金成本不断进行打磨。因而能够在整个链条上精良制造,以耐心和经验逐步拉开与对手的差距。在创办两年后,《看鉴》已经在历史、人文、地理的垂直领域累积了大量数据,并以此为指导,在内容创作与传播运营上进一步进行自身的完善与优化,马太效应明显。

“我们是做内容出身的,所以对我们来说,把内容做好是我们的责任。我们对于节目是严格按照传统媒体来的,有策划、有选题申报,错别字我们还会扣100块钱。”

  

深耕垂直品类,打造知识性短视频

粗放式生产的红利期已经过去,深耕垂直品类正当时,而其中知识性短视频更是一股清流。据2017年8月发布的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已达7.5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4.3%,其中20-39岁群体占整体网民的52.7%,初中以上学历占比46.2%。可见,对知识有需求的用户规模十分庞大。

  

  

From: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看鉴》聚焦于中国文史地理,专注于在垂直领域打开切口,致力于做小而美、小而精的知识性自媒体。在粉丝运营方面,据看鉴app社区统计发现,越是有针对性和有深度的内容越受粉丝欢迎。因此,《看鉴》视频的内容、周边产品、粉丝活动也都会保证“具有文化内涵”这条基线。

以《看鉴》针对高考推出的一款互动游戏——文状元历史答题为例,乍看好像离普通用户太远,知识门槛太高,但在《看鉴》粉丝圈却制造了近期的一个小爆点。该内容在微信公众号首发以后,活动首页的PV不到24小时就突破了10w+。

  

看鉴APP社区答题页

泛娱乐内容在短期内更容易具有爆发性,但随着时间累积,知识类视频的长时效性优势开始显现,能更持续地吸引观众从而带来大流量。因此,从更长的时间段来考量,具有持久时效性的视频最终将脱颖而出。

  

为知识付费,你准备好了吗?

据2016年艾瑞发布的《中国网络新媒体用户研究报告》统计显示,2015年有33.8%的新媒体用户已经产生过对新媒体内容的付费行为,15.6%的用户有付费的意愿但是还没有付费行为;没有付费行为且也不打算有偿使用新媒体内容的用户占比50.6%,相较于2014年69.7%的比重而言,用户付费意愿显著增强。2016年,知乎、得到、分答……知识付费的战役正逐步打响。

From:《中国网络新媒体用户研究报告》

短视频领域的发展同样符合这一趋势。相较于消耗用户时间的纯娱乐内容,提供输出价值的作品越来越受到用户的青睐。不论是提供知识、观点、信息还是单纯的情感慰藉,内容付费的平台和产品都做得风生水起,为一众内容创作者商业变现提供了一条可借鉴的路径。

以史料详实的内容吸引用户下载APP

从内容出发,进行版权售卖正是《看鉴》的主要盈利途径之一,在2015年末上线之初,《看鉴》就与华为以极高的价格签订了100部短视频的互联网首播权,之后又陆续和海航、猎豹等达成了相关的内容合作。此外,看鉴app付费模块正式上线测试仅一个月,付费用户就已达两万人,内容付费和会员制方面的市场发展十分可观。

“知识付费它逐渐会是一个趋势,但是我认为它总会去伪存真,它总有一个这样的过程,只有真正好的内容,经过淘汰以后,才会真正实现规模化效应。”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一枚传统媒体人,相信这些问题都同样值得思考。

除此之外,不知道鹅友们还想听本鹅唠叨唠叨谁呢?我们下方留言区见哦~

  

  番外篇

Q:如何提高完播率,培育用户自然增长?

A:内容、原创、版权

持续输出优质内容是基本,版权和原创保护肯定是一个竞争维度;看鉴有一整套方法论可以持续输出优质内容以保证完播率和用户增长。比如我们任何选题都会把一个问题的答案,作为问题的起点深挖三个层次,以此给观众带来更独特深入的视角。在短时间征服用户是竞争关键。

Q:如何做好用户互动与口碑传播?

A:值班运营、直接互动

我们很重视用户互动。在各平台都有详密的值班运营机制。同时尽量促成内容创作者可以直接对接到后台留言的粉丝,充分交流的同时和用户成为朋友。评论区也成了我们新的选题来源。

Q:未来短视频创业者应如何打造自身特色,完成商业化变现?

A:实力、时机

从不相信一夜爆红乃至颠覆的神话。要顺利实现价值回归,真正让用户产生付费意愿,时机、实力缺一不可。

Q:国内短视频输出国外的路径应该是怎样的?

A:本国内容、稀缺

我们判断,在国外市场专注于国内的内容能在功能层面满足国外观众了解中国的需求,因具有稀缺性反而更有竞争力。正因如此,看鉴所在的知识类比泛娱乐类视频的市场前景更被看好。

Q:如何看待短视频行业未来发展方向与市场前景?

A:政策、技术、垂直、知识

短视频领域爆发性的机会已经过去了,如果这个时候还未入场,基本上是失去了爆发性增长的机会。但是场内还会有洗牌,或因为政策导向、或因为技术迭代,场内玩家还有快速成长的机会。在短视频领域,娱乐类短视频供应很丰富,在娱乐之余,越来越多人有自我提升的需求,然后有了大批生活方式类短视频,但是在人文历史地理这样的垂直领域,用户同样也有通过短视频获取信息、填补碎片化时间的需求。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