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匠人 | 耐得住研究的寂寞,担得起沟通的重任

  

  

  微软亚洲研究院副研究员 舒元超(左三)

在刚刚落幕的微软全球 One Week Hackathon 2017(骇客马拉松)上,有一位年轻的研究员同时参加了3个项目,可谓骇客马拉松小超人,他就是舒元超。舒元超博士毕业后加入微软亚洲研究院,如今已有两年时间。他说,微软亚洲研究院是心目中国内“做计算机研究最好的地方”。

在读浙江大学和美国密歇根大学联合培养博士时,舒元超就确定,自己未来要做研究,因为这是他的兴趣所在。毕业之后他面临去何处做研究的选择。高校和科技公司是不同的两个环境,在高校做研究可以很纯粹,在科技公司可以有更多的业界资源,但却容易受到企业自身平台和短期利益所限。

幸运的是,他还有一个选择——微软亚洲研究院。在舒元超看来,这里既可以纯粹地做研究,同时又离工业界很近,而且微软研究院这个大平台,可以提供很多学校所不具备的东西——更加开阔的视野、更与市场接近的研究环境,以及各个产品部门及工业界的资源。

如果你想做AI,这里有业内顶尖的AI大咖,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视觉计算、多媒体处理、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各种研究方向任你选;如果你想把自己的创新想法落地,这里还有顶尖的工程团队;如果你想研究游戏,这里有Xbox可供参考,想做搜索则有Bing,想做硬件相关的事情,还有Surface、HoloLens……

在研究生阶段,舒元超曾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实习过几个月。当时他对研究院只有一个粗浅的认识,但在博士生阶段,参与了更多的实际研究项目之后,他越来越体会到微软亚洲研究院与众不同之处——它所给予的研究自由度,它的管理与决策机制,它对创新、创意的鼓励,它对失败的包容,都让研究的效率和效果达到了最佳。聚焦“The Next Big Thing”, 是微软研发的精神所在,也是微软每位研究员和工程师的基因所在。

于是,在2015年7月,舒元超正式加入微软亚洲研究院。

  

  最难的是设立研究目标

在微软亚洲研究院,设立目标这件事,要研究员自己完成。

自己去寻找和定义研究目标,这恰恰也是科学研究的本质。舒元超在博士生阶段,对研究的理解开始逐步加深。博士阶段的学习方式与大学、中学大不相同,以前是老师给你一道题,学生去找到解答方法,研究则是要探索未知的问题,做出有影响力的项目。

未知的难题都在哪里?舒元超有自己的方法去找寻:

首先,要了解最前沿在哪里。大家在干什么?在你所关注的一个或多个领域内,国际上已经做到了什么程度?其中最难、最热点的问题是什么?如果你能解决这些问题,那就是你的机会。

其次,去关注学科交叉领域。在A、B领域交叉的中间地带,通常会迸发出更有意思的idea,做出更有影响力的工作。而这种交叉地带可能正是我们的机会所在。

在A、B领域交叉的中间地带,通常会迸发出更有意思的idea,做出更有影响力的工作。而这种交叉地带可能正是我们的机会所在。

研究项目的选择,是一个长期问题。舒元超笑称,在这方面自己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找准自己的基本方法后,不断转变和调整研究方向,对于研究员来说都是必经之路。即便是非常资深的研究员,也是如此。正如微软所强调的Growth Mindset(成长心态),不要觉得有什么事情是自己做不了的,不要给自己设限,充满信心地、天马行空地去思考每一个可能的研究目标,才是真正的研究员所要做的。

加入微软亚洲研究院之后,舒元超开始梳理以前做过的各种研究。多年来,他对于定位导航这个话题始终非常感兴趣。在室内导航这个领域,他发现研究界花了十几二十年的时间,涌现出许多论文,但却没有一个易部署的大规模系统。即便有公司在做相关工作,但也都因为投入大、周期长等原因而推进缓慢。

在前思后想了一段时间以后,他有了一个新的想法,于是寻路(Path Guide)这个室内导航系统应运而生。

  

  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工作

在研究院,舒元超的最新想法都会第一时间跟他的老板兼导师Thomas Moscibroda分享,Thomas是微软亚洲研究院首席研究员,也是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姚班”的兼职教授。他很善于将理论与系统相结合,同时兼顾理论研究和工业应用。导师的角色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去帮助分析每一个创新想法的逻辑是否合理,算法、应用是否可行,以及是否真的可以孵化成一个实际的产品。对舒元超的Path Guide想法,Thomas相当认可。

由于在商场、写字楼、机场、地下停车场等密闭建筑物内,GPS无法发挥作用,传统室内导航系统需要首先收集建筑物内各种位置节点的信息,如WiFi、路由器、蓝牙、无线AP、iBeacon等,当已有节点数量不够时,还需要自己部署,最后根据用户与节点的连接去判断用户位置。但传统做法在成本与时间上都不是最优,难以大规模使用,还会涉及到地图信息的标注、地图的合法合规使用等问题,所以实际应用中,并没有非常成功的室内导航系统。

舒元超的办法是:既不需要环境基础设施,也不需要地图,而是让“领航员”在建筑物内一遍一遍走,将路径记录到APP中分享给别人。开始的时候,领航员可以是大楼的保安、工作人员,逐渐可以发展到所有使用APP的人,从而记录的路径越来越完整,直至覆盖整座建筑。这个创新思路与基于互联网的众包、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的理念一脉相承,打破了传统室内导航从上到下的系统架构模式,从而使室内导航实现即插即用,增量式部署。

Thomas让舒元超可以不用考虑后果地去做这个项目,这其实也是研究院每位导师对待创新想法的态度。研究本身就会有风险,只有不断失败,才可能找到成功之路。在舒元超看来,老板的支持无疑是最大的帮助,因为做任何一件事情,如果背后的支撑不足,往前冲的势头会明显乏力,但如果大后方支持坚定,必能无坚不摧。事实上,工作和生活中都是如此,老板、导师、父母、家人的支持与陪伴才是最大的动力。

要着手做这件事,组建一个强有力的团队非常重要。这个时候,又出现了另一个老外——酷爱啤酒、咖啡与中国文化的Börje Karlsson。Börje是研究院的一位研究工程师,有着深厚的工程经验,在帮助研究员实现各种创意想法的同时对学术研究也颇有建树。Börje对舒元超提出的Path Guide项目也很感兴趣,从算法的优化,到APP与后台的搭建,再到如何调动微软内部的诸多资源,甚至如何与产品部门、雷德蒙总部乃至微软的其他国外分支机构沟通,都给出了相当多的帮助。两人亦师亦友,并肩作战。

舒元超和Börje两个人,再加上强大的微软亚洲研究院实习生,Path Guide就这么从零开始做了起来。Path Guide项目于今年5月底在Google Play发布了应用。发布后,团队收到了很多的反馈和合作问询。其中最让他感动的是团队收到好几封盲人的邮件,希望可以增加一些功能,便于盲人在室内使用。这给了舒元超和团队很大的鼓舞。

其实每次说到做研究,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在国际期刊、大会上发表了多少什么级别的论文,论文可谓是研究员的立身之本。不过在舒元超看来,论文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论文能否真正解决实际问题,像Path Guide项目孵化出产品,同时也能带来论文的方式,他觉得更适合自己。而微软亚洲研究院对待论文的态度也是如此,并不唯“Paper”论,做出有影响力的事情才最重要。在与自己价值观相同的地方做研究,是件幸福的事。

  

  做研究,态度决定一切

舒元超发现,自己总是能够遇到值得学习的人,研究院的同事们,大多都很Open、很包容、愿意分享。当然,这跟舒元超自身的性格特点以及沟通习惯也有很大关系,对于沈向洋博士曾经提到的三好——数学好、编程好、态度好,他印象深刻。在舒元超看来,这三点最重要的其实是“态度好”。

他所认为的态度,首先是热爱研究本身,只有热爱才会有强动力,只有热爱才会有面对和解决问题的勇气;其次是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现在是资讯极度发达的时代,沟通与分享可以促成生产力的倍增。

舒元超表示,合理表达自己的想法,在需要的时候找到适合的资源和协作人,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圈,这些在微软这样的大平台上尤为重要。当未来将合作扩展到微软以外的学术界及工业界时,这样的沟通和做事习惯也会让自己受益无穷。

总而言之,舒元超认为研究的最理想状态就是:既能耐得住寂寞,安静下来做研究、发论文;又能高效与人沟通、协作,让技术真正落地。

微软亚洲研究院曾经是舒元超理想的工作之地,如今他有幸在这个环境中工作与成长。对于想要加入研究院大家庭的学弟、学妹们,他建议大家在学校期间勤动手,多做一些系统方面的工作,实践出真知;同时,也希望大家保持好奇心,不断学习新技术、尝试新平台、探索新领域。

【阅读原文】访问我们的招聘网页。如果想亲自感受一把室内导航的神奇魅力,访问寻路官网https://mspg.azurewebsites.net/即可直接下载体验~

下期预告:

下期“科学匠人”故事,拥有独特研究哲学的研究员陈亮将分享他“偏执”的科研情结,讲述“入伙”微软亚洲研究院五年来的感受敬请期待!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