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沟地震,首发消息的竟是机器人记者,540字配4图用时25秒!

  昨晚21时19分,四川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21时37分15秒中国地震台网机器人自动编写稿件,仅用25秒出稿,540字并配发4张图片!内容包括速报参数、震中地形、热力人口、周边村镇、周边县区、历史地震、震中简介、震中天气8大项。

  25秒能做什么?当人类记者还处在惊愕中时,机器人已经迅速完成了数据挖掘、数据分析、自动写稿的全过程。

  

  

由“中国地震台网”发出的九寨沟地震通报,该消息仅用 25 秒编辑而成

  本条新闻原文如下——

  速报参数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8月8日21时19分在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震中位于北纬33.20度,东经103.82度。

  震中地形

  震中5公里范围内平均海拔约3827米。

  

  热力人口

  据移动人口大数据分析,震中20公里范围内人口数约2.1万,50公里范围内约6.3万,100公里范围内约30万。

  周边村镇

  本次地震周边5公里内的村庄有比芒,20公里内的乡镇有漳扎镇。

  

  周边县区

  震中距九寨沟县39公里、距松潘县66公里、距舟曲县83公里、距文县85公里、距若尔盖县90公里,距陇南市105公里,距成都市285公里。

  

  历史地震

  根据中国地震台网速报目录,震中周边200公里内近5年来发生3级以上地震共142次,最大地震是本次地震按震级大小前50次历史地震分布如图。

  

  震中简介

  九寨沟县隶属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与甘肃省文县、舟曲、迭部三县连界。地势西高东低,海拔在2000米以上。矿产资源较丰富,地处中国六大金成矿带之一的川西北金三角区内。境内九寨沟风景区是享誉中外的旅游景点。该县面积5290平方公里,下辖3镇14乡,2015年人口约8.1万人,2015年GDP达24亿元。

  震中天气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今天天气情况:多云,无持续风向微风,全天气温22~8℃。未来3天天气情况:9日,多云,气温20~7℃,无持续风向微风;10日,多云转阴,气温18~9℃,无持续风向微风;11日,阵雨转阴,气温18~6℃,无持续风向微风

  本文转载自中国地震台网,原标题《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

  

  资料显示,中国地震台网的写稿机器人是2015年下半年开始研发的,该机器人会根据本地数据网络,和接口调用、空间分析等多种技术自动写稿完成地震信息发布,通过新闻客户端、微博、微信、短信、邮件向公众快速报告。2016年开始投入测试,现在已经开始接入了各种平台。

  当然,这并不是国内首创,早在2014年3月17日,美国洛杉矶发生4.4级地震,《洛杉矶时报》就曾使用机器人,花3分钟写了一条地震新闻。

  机器人是如何写稿的?

  北大计算机研究院教授万小军表示,写稿机器人实际上是一种数字技术和智能写稿编程系统。它用机器代替人完成实时监控信息源,利用文本解析和信息抽取技术实现自动信息抽取,采用机器学习算法并融合编辑记者团队的经验和智慧,以模板和规则知识库的方式,根据实时抽取的信息作出判断,输出相应的模板及规则知识库内容,从而产生新闻,以此应对海量、高速、多样的大数据产生的信息。

  

  因此,当地震发生后,写稿机器人可以快速抽取实时数据和信息,并按照相应的模板和规则进行填空。节省了记者查询、核实数据所需耗费的大量时间,并以最快的速度将信息发布,确保了时效性。

  和传统记者相比,写稿机器人可以瞬间完成海量阅读、海量分析,尤其是针对上市公司的公告、财务报表、官方发布、社交平台、证券行情等信息源,提高了新闻的时效性,同时节约了成本。

  机器人可以根据互联网活跃点击量数据,瞬时筛选出下一个热点新闻,并通过后台的算法快速合成新闻。

  在互联网平台上进行新闻报道,由于受众基数巨大,即使小众用户其数量也十分可观。例如在奥运会这样同时举行上百场比赛的综合赛事,机器人可以任劳任怨地报道每一场比赛,冷门场次比赛同样能带来可观的阅读量。

  此外,地震发生后,不少媒体快速行动,通过新媒体端、移动端启动了地震报道。在移动端,新浪新闻最先发布地震消息,率先推出移动端专题报道。人民日报客户端、闪电新闻客户端、新浪新闻已经开始图文直播,四川封面新闻、凤凰新闻已经制作了新闻专题。

  

  编辑微信cuc1137106899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