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敏最新内部分享:决策权、用人权、薪酬权都给员工,你敢吗?

  

在青岛,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企业家,提起他,都是尊称“张首席”。屹立市场大潮潮头30多年的他,是企业界“教父”级的人物,被专家学者称为“圣人”企业家,民间更是赋予他思想家的称号。他就是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瑞敏。

在海尔的发展史上,张瑞敏首创了许多管理工具和管理思想。2014年,张瑞敏曾“大胆的试验”——裁掉10000多名中间层,推动他们从管理者变为创业者,把海尔变为一个创业平台,率先探索并实现转型。目前,海尔内部已经培育起200多个创业“小微”公司

2016年有上万家企业到海尔参观学习,却很少有人能学得了海尔模式。关于海尔,外界有太多问号,比如“人单合一”的原理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敢把决策权、用人权、薪酬权交还员工?为什么要把攸关生死的企业战略押注在物联网?

8月4日,在人大商学院《企业战略转型与创新发展特训营》上,张瑞敏从战略、组织与薪酬三个维度分享了企业转型、创新的思路与海尔经验。(本文根据张瑞敏现场演讲内容整理,有删减)

口 述 | 张瑞敏

编 辑 | 叶正新

来 源 | 正和岛(ID:zhenghedao)

  

今天的企业为什么一定要转型

企业为什么一定要转型,我用个比较形象的比喻,所有的企业不管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都想把自己管理得像非常有序的花园一样,但是现在,互联网来了以后,花园肯定不行了,必须变成一个热带雨林。

德鲁克说,互联网最大的贡献是实现了企业和用户之间的零距离,零距离使得企业必须快速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如果一个企业像一个有围墙的花园,就没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所以它必须是一个自然的生态。热带雨林最大的好处,一是可以适应外部的各种恶劣环境,二是可以带来物种的多样化

现在流行一个词叫“范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必然有新的范式产生,老的范式被颠覆。范式最大的特点是不可兼容,你不能拿后一个范式的标准去检验前一个范式。亚当·斯密在《国富论》当中提到,如果是工业革命以前的小作坊,一个人一天做不了一根针,但是借助流水线一个人一天可以做4800根针。这是范式的转变。

但是不管范式怎么转变,有一点是共通的,就是人。你必须把人放在第一位,把人的激情发挥出来。作为资本主义经济学家,熊比特写《十位伟大的经济学家:从马克思到凯恩斯》把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放在第一个,我的感觉是,他认为马克思经济学最重要的是把人放在第一位。

你把人放在第一位,所有的问题都可以解决。我经常说,企业的“企”字去了上面的“人”就是停止的“止”。所以说企业不能停止,要随着时代不断变化。海尔讲,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所有的企业所谓的成功,不要得意,因为你只不过踏准了时代的节拍,但是没有任何企业能永远踏准时代的节拍,因为我们是人不是神。

因此,我们就要去探索怎么样去踏准时代的节拍,那你首先要了解这个时代到底是怎么样,怎么样自我颠覆,创造一个新的管理范式。由于时间关系,我主要从战略、组织、薪酬三个方面来谈一下。

  

战略:让每个员工“做大做强”

我们这次战略的改变是把人放在第一位,打造“人单合一”的生态系统,或者说是人单合一的商业模式,这和传统的完全不一样。“人单合一”是什么呢?“人”就是员工,“单”就是用户的需求,把员工和用户的需求连在一起,那你创造用户价值的同时,你自己也可以体现你自身的价值。

其实,全世界人种可以不同,民族可以不同,但是我认为人性是一样的,所有的人都有两个诉求:第一,我的尊严在什么地方,第二,你能不能给我创造一个公平的机会。每个人的能力都不一样,但是机会应该是均等的。人单合一就体现在这一点,就是说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去创造用户的价值最大化。

一般来说,传统企业的目标就是长期利润最大化,追求做大做强。当你做到行业第一或者前三,别人就没法跟你抗衡,或者垂直整合,比如做钢铁的把矿山、煤炭也买进来,把铁道也控制了,那就没人能跟你竞争。所谓的规模与范围说到底,一个是做大,一个是做强。你只想企业应该做大做强,但是从来没有人想过把企业里的每个人做大做强,而人单合一的本质就是,不仅仅我企业要做大做强,更重要的是让我企业里面的每个人做大做强

到现在为止,全行业可以做人单合一的思路还没有。我到美国考察,有个非常著名的经济学家说,美国的企业他都跑遍了,几十人、几百人的企业这么考虑的有,但是几万人的企业绝对没有,海尔是唯一的。

其实,一个企业可能做得非常优秀,但是你只是一个非常精密的机器而已,所有的员工最大是企业的齿轮,最小就是一颗螺丝钉。员工怎么会发挥他的作用呢?

我们不是要出产品,我们要出创造。每个人都有能力去从事创造,去整合全球的资源。著名的乔伊法则说的是,最聪明的人永远在企业外部,公司再大也不可能覆盖全世界最聪明的人。所以,我们现在有句话叫,“世界就是我的研发部,世界就是我的人力资源部”,你的资本、人才都可以从社会上得来。

在推进的时候,我们有一个纵横轴的两位表,现在的一般企业都在用横轴,主要对企业销售收入、利润、市场份额等考核,但是没有企业有一个纵轴,我们这个纵轴是“网络价值”,即联网用户的数量。每一个人把每一个小微做到最好,每个人把自己做大做强了,可以和横轴相辅相成。如果没有纵轴,你这个横轴也可能大,但是不可持续。

  

组织:没有领导,只有用户

每个人头脑都有860亿个神经元,每个神经元都很愚蠢,但是所有连起来,人就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一个电脑不联网就非常愚蠢,联网之后就无所不能。所以说,每一个人必须联网,企业组织要变成网络化的,要颠覆传统的组织层次

企业越大,层级越多,谁都找不到北,只能找到他的上级。我们现在把它变了,第一个是去中心化,你没有领导,用户就是你的领导,第二个是去中介化,没有什么中间管理层,你自己就是中心。前几年我们在网上受到非常多质疑,就是我们砍掉了一万多名中层管理者, (这些人)只有两个去向,要么你创新,如果不能你就要离开。

牛津大学的左哈尔提出,21世纪的管理应该是“量子管理学”,企业雇人不是我领导你,而是我为你提供服务。她到海尔跟我交流了三次,非常直截了当,“真没想到,我在海尔找到了这种管理的思想。”

现在的海尔没有什么中层管理,只保留像财务、法律、信息等职能部门,只是起一个平台作用,提供各种管理上的资源。这就颠覆了工业革命以来100多年传统企业对员工的定位,现在我们每个人都是创客,每个人都可以决定自己的命运,把自己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化。这里面我们变成了“三自”:自创业、自组织、自驱动

你看像“小帅影院”,(解决的痛点)就是因为网上很多孕妇提出来说,怀孕之后坐在沙发上看电视不舒服,希望看到天花板,他们(员工创客)就说好,我给你创造一个。但我们和传统企业不一样,你觉得行就来创造,出了问题自己负责,你要钱我也不会给你。你要资源可以到社会上找,所以(小帅影院团队)找到了美国硅谷,找来之后谈好条件我们再给你笔钱,然后再找硬件,美国的德州仪器又来了。这些都有了,你要出去找代工,不可以在海尔建工厂,最后他们找到了武汉光谷做代工。

这样就做起来,发展得很好,很多风投看好就进来投资。我们有个规定,员工自创业之后初始阶段海尔百分百的股份,风投进来你们必须跟投。跟投资金大概上千万,有的人没有那么多钱,就把房子抵押了,他需要承担非常大的风险,当然他也应该有非常大的自信。

这样的例子非常多,我们去掉中间层之后,现在有几千个小微,(团队人员)一般要求团队不超过8个人。亚马逊CEO贝佐斯说得很好,参会的团队应该很小,最多8个人,两张披萨饼就能喂得过来(一张披萨饼喂4个人,两张披萨饼8个人),信息量你可以控制得来。他说的有点像古罗马,古罗马曾经是世界上最强的帝国,作战的时候一个帐篷都不超过8个人,这样的团队就会非常协同。

  

薪酬:电烤箱的学问

我认为任何企业,不管是大企业、小企业,它的驱动力就在薪酬,如果薪酬没有做好,你不能把他们驱动起来。所以我们说薪酬,说到家就是用户核心。

  

传统的薪酬有两种:一种叫宽带系统,现在世界上所有的大公司都在用,就是说我分了很多等级,根据员工等级和技能确定薪酬;另外一个就是代理激励机制,股东是委托人,给职业经理人代理人期权,职业经理人必须超额完成利润,才能把期权变现。

我们没有,我们的薪酬取决于你为用户创造的价值,超出部分可以分享。我们有个小微自己提出了“0030”机制

1.零基薪:如果创造不了用户价值,你就没有津贴;

2.零费用:如果没有现金流,你出差没人借给你钱;

3.员工分享的价值不管大小,必须留下30%作为下一期风险基金。

这个做了之后,我们就把损益表改成了共赢增值表。损益表讲的是收入减去成本、减去费用,剩下的就是利润。而共赢增值表首先看你有没有用户资源,当你有了用户资源,你的产品可以和用户产生价值分享,然后取得收益。

举个例子,我们卖电烤箱,本来卖掉了就算了,但现在越来越多用户围着,就形成了“烤圈”,他们在讨论用这个烤箱烤出什么东西最好?然后我们根据他的要求不断地迭代,等于是和用户共同创造价值。法国的马卡龙可能是最难烤的、最贵的,我们的研发人员给你搞定,他们就很兴奋,聚得越来越多,接着卖鸡蛋的,卖面粉的也跟着进来了,最后形成一个生态收入。

就是说这个产品围了很多用户,用户又带来了很多经销商,经销商又带来很多广告商,最后实际产品本身的价值可能没变,但是这些用户价值是在提高了。传统经济有个铁律就是边际收益递减,这么多用户围进来,生态圈越来越大,就实现了边际收益递增。这是我们人单合一的理论基础,现在还在探索着,很多国外的学者也非常愿意加入进来。

  

最好的商业模式是什么?

为什么你学不会海尔

美国的诺贝尔奖得主道格拉斯·诺斯曾说,最好的机制是让每一个人的收益率和社会收益率进一步相等。怎么可以做到?我认为人单合一可以做到,我们搞的创客所有制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去年到海尔来学习的企业有一万家,很多企业过来说,你提出的办法挺好,我们怎么可以学?我说,你学不了。为什么呢?就是一条。我们可以“用户付薪”,你能够放弃这个权力吗?

我们把决策权、用人权、薪酬权都归还给员工。大小任何一个企业的头儿,你不就这三个权吗,谁敢放呢?你会想,我放了之后,用人权不归我说了算,我怎么控制他呢?薪酬权我说了不算了,我怎么控制他呢?你老想控制,怎么能解放员工呢?所以,我曾经打造一个很通俗的比方,就像一个手拿着沙子,你拼命想多拿一些,你能拿多少沙子?很少。但如果你把手掌铺平了,你可以放多少沙子呢?很多。

一开始自主创业的公司都很厉害,一旦创业成功变成大公司,一切按照大公司那套来,组织是合同制的,把人都管控起来。最典型的是惠普,从车库创业起来,成功之后变成大公司就再也没有了当年那个创新的动力。

物联网将在2020年引爆?

所以现在又回到了今天谈的这个题目,我们都希望做成一个不同于传统经济的商业模式。但是我认为,传统的移动互联网红利已经不多了,今年公布的电商增长率第一次跌到了20%以内,再往前发展,大家都看到了一个重大的经济活动,就是物联网。

物联网和互联网最大的不同是,物联网是体验经济,而互联网电商顶多是一个交易平台,交易平台只不过是让用户在这个平台上可以获得过很多可能想要的东西,但是体验经济是站在用户的角度上,给你量身定制,这是完全不一样的。

国际上从接入物联网到现在一共是十八年,始终不能引爆,而最新的国际预测可能会在2019—2020年引爆。为什么它不能引爆?我觉得是思维的偏差,因为现在所有的精力都聚焦到人工智能上了,而人工智能的背后是大数据,我个人认为,现在大数据的感觉是不对的,我们始终坚持,不是不要大数据,大数据的基础就是用户个性化的小数据,没有这个,你那个大数据真的是没有用。因为大数据首先是流数据,取决于你能不能快速地流动,并且满足用户需求。如果是变成用户的个性化的小数据,人工智能就活起来了。

人工智能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但它有一个没法解决,就是情景感知,而物联网的体验经济最重要的就是情景感知,你有了情景感知,有了个性化的小数据,物联网才能动起来,比方说,阿尔法狗可以战胜围棋高手, 但是它没有情景感知啊,它战胜了你,它没有喜悦,它也不知道你的沮丧,这些是人工智能永远也解决不了的。你可以用人工智能解决一些不能解决的问题,但是它不可能,但是至少现在它不能替代人类,所以我们现在和别人做得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做社群经济。

长跑比赛中有个现象叫“套圈”,跑得快的已经超过了慢的一圈。现在有一个词叫做弯道超车,我觉得是不可能的,你在同一个跑道上,你超不过人家,但是你如果换一个道,换一个互联网的道,换一个物联网的道我就可以超过他,这是我们的一个目标。现在你可能是在套圈阶段,下一步要考虑的就是怎么到换道阶段。

在全球经济秩序深刻重构、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随着互联网应用的不断深化以及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的蓬勃兴起,新一轮产业革命正在催生层出不穷的新经济和新业态;与此同时,伴随经济增速放缓和发展方式转变,众多行业和企业正迎来脱胎换骨的转型阵痛,甚至面临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

在前所未有的大变局下,未来的商业世界需要什么样的企业和企业家?如何构建或融入真正适合自己的商业生态,打造充满灵活性和开放性甚至无边界的组织模式?如何吸引和凝聚一批志同道合的核心团队,共同推进企业的发展战略升级和商业模式创新?如何通过有效的产业整合与资本运作,把握住创造历史的跨越性机会?

无尽挑战,无限可能!由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发起主办,正和岛远景科技协办的《企业战略转型与创新发展特训营》将基于中国企业的管理实践和真切问题,集合最懂中国企业的权威专家和业界领袖组成最强导师团队,精心遴选最具发展前景的优质企业负责人作为营员,为营员打造极具价值和个性化的专属学习圈和能量场,帮助和关心更多代表未来的企业和企业家的成长,促进企业家成为社会和国家重要的建设力量,共同引领新商业文明时代。

咨询请拨:15624955328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课程详情。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