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记者量身打造的行业资讯平台
文 | 蓝鲸传媒 张弛
人类最古老而强烈的情绪,便是恐惧;最古老而强烈的恐惧,便是未知
——恐怖小说家 H.P Lovecraft
距离四川九寨沟县7.0级地震过去了整整24小时,这段时间,灾区和外界弥漫的无助、揪心、焦虑和谎言,说到底都来自于对未知的恐惧。
自古以来,人类就因为知识的缺乏产生恐惧,进而带来祈祷、祭拜等宗教仪式,而在现代,当突发事件出现、短暂的信息缺失会带来类似的集体情绪体验,这种情绪往往又会无良商业营销所挟持利用而放大。
而这次九寨沟地震后(至少到目前为止),我们看到的是新闻事实始终跑在恐惧和谣言的前面,手机、无人机、人工智能、直播平台等技术和工具,把现场信息源源不断地传递给人们。
潮水般涌来的push推送,和机器人写稿
不得不说,在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的十几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里,很多人还考网页版QQ和论坛获取灾区最新消息。
而近十年后,当地震发生后短短十几分钟,人们的手机上就收到了潮水般密集的新闻推送,随后两三个小时,来自微信群和朋友圈里密集的一手信息,包括短视频、照片、聊天记录等各类素材,而随后,多家专业媒体便通过直播+无人机的形式进行灾区展开全方位报道。
但诞生在所有这些报道之前,是来自微信公众号“中国地震台网”(ID:zgdztw)9日21时37分的一条推送——《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
这篇总字数不到一千字、共分为8个小标题和段落的报道,在地震发生18分钟后发出,据说撰写总共只花了七秒,它来自地震台网的新产品——“地震信息播报机器人”。
从以往机器人新闻写作历程来看,主要是集中在财经新闻领域,后来逐渐进入体育、社会、时政新闻,比如2015年腾讯财经推出的由Dreamwriter撰写的“机器人新闻”,新华社推出“快笔小新”,从事体育和经济信息报道,2016年阿第一财经推出的“DT稿王”,而南方都市报的机器人“小南”,撰写的第一篇稿件是关于春运车票动态信息。
关于地震等灾难报道也有些过机器人写稿的先例,比如2014年《洛杉矶时报》机器人Quakebot在地震发生三分钟后自动生成和发布了报道,但长达三分钟,而此次地震台的文章写作只用了8秒。
据传媒茶话会(ID:cmchh001)报道,中国地震台网的这类地震速报内容,可由计算机在3-5秒时间内自动生成,去年5月29日绵阳市发生4.3级地震时,机器人就只花费6秒钟,写下560字的新闻稿件,内容包括地震参数,震中地震历史,地震周边村落、乡镇的基本情况,地震所在行政县所在的情况,全程自动写作,自动发布,无人为介入。
蓝鲸发现,9日21时37分开始,截止8月9日16点,该公众号已经累计发布13条围绕九寨沟的地震新闻报道,全部采用机器人撰写。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主任潘怀文指出,机器人入驻推送平台,传播速度将快捷和精准,在地震信息报告完成之后,几秒内就可以覆盖大量民众。高效推送可以使当地用户第一时间了解到震源地相关资讯,为赢得黄金的避险时间争分夺秒。
新媒体专家郭全中今日在接受蓝鲸采访时表示,科技在突发事件报道中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机器可以从网上抓取相关资料,而且有较好的协同性,比记者自己找资料的效率要高很多;另外在突发事件中,机器通过一些程序性设定可以自发启动,因此在类似地震的报道中,机器的优势肯定要更为明显。
另外,他认为,机器对传媒业的生产和生态会产生革命性影响,从未来来看,机器人生产新闻在新闻领域肯定更普遍使用,而且影响面会越来越深广,随着时间推移这一趋势会更加明显。
寻人,头条们的拿手好戏
在地震速报之后,下一个信息最为匮乏的领域是“寻人”,技术与媒体的深度结合,给曾经苦等亲友生还信息的人们,带来了极大的安慰。
在此次九寨沟地震中,“今日头条” APP 与微信公众号里,接连推出“地震寻人服务”的 H5页面,通过朋友圈转发与今日头条本身的流量入口,提供“搜索寻人”与“自报平安”两大功能,而在上线的当晚,该页面已经为1272人提供了相应服务。
其实,早在在 2015年的巴黎恐怖袭击事件中,Facebook 的 Social good &Goodwill 部门在袭击事件发生后立即开启“安全确认”确认功能。通过智能手机定位在法国的用户,登陆Facebook的同时便可以确认自己状态安全,所有朋友都会知道这个消息。
据钛媒体报道,与Facebook 类似的这项“头条寻人”服务早在去年2月已被头条发起,在日常承担寻人或寻亲信息的定向地域推送,而根据头条曾经的测算,从接到寻人信息、核实信息、划定区域再到信息推送,最少耗时仅需6分钟。
此外,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也对灾区开启免停机、寻亲服务,中国联通:开通10010应急热线,为用户联系家人。
人民日报认为,即将到来的科技革命,势必将“媒介生活”推向更加人性化的方向,以人工智能更好服务人类社会。比如依靠智能算法的信息精准推送技术,腾讯、阿里巴巴和今日头条三家互联网公司,都开展了“寻人”公益项目。从2012年底至2017年初,腾讯发布走失人口信息1444例,成功寻回437人;阿里巴巴协助公安部于2016年5月上线“团圆”系统,一年中发布失踪儿童信息1317条,帮助找回1274人;今日头条2016年2月启动“头条寻人”项目,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里成功找到2500人,最快1分钟找到北京一位离家出走的女孩,找到的走失时间最长的一位已经离家57年。
辟谣:科技媒体的天然优势
据了解,在地震后,36氪派出了现场报道人员,通过各种渠道,联系上了4位整晚都被困在九寨沟的灾民,做出了一篇社会新闻色彩浓厚的报道,扮演起前方记者角色的,还有钛媒体等诸多科技媒体。
可以发现,在此次地震中,一方面是技术广泛运用于媒体报道,另一方面,不少科技商业媒体也越来越积极地参与到报道领域,一位营销行业人士评价:“昨天我不懂:为什么一家商业科技类媒体要做地震?今天有答案了,没为什么,不管什么媒体,记者永远要“在现场”,这是天职。”
传媒茶话会(ID:cmchh001)总编辑宫佳奇接受蓝鲸采访时指出,科技媒体参与地震报道是件好事,媒体发展的趋势必然也是重度垂直,做精做专。专业的媒体做专业的事,给受众提供高价值的专业服务这很好,当然,不管什么媒体,都要坚守底线。
实际上,科技媒体在辟谣方面,也有天然的传播和可信度优势,在8日晚上,有关地震云的一则谣言迅速传开,有些“未卜先知”的神秘微博称,在部分城市中午即观测到了“地震云”现象,而昨天深夜,果壳网、知乎日报等发布了地震云的辟谣知识。
工具理性带来的,是认知理性
在此次九寨沟地震中,科技在其他领域的运用,也在间接降低信息的不对称性,比如,百度地图、高德地图等更新九寨沟最新的路况,开启救灾地图。
而经36氪统计汇总:
同程旅游、蚂蜂窝、携程、途家、驴妈妈、艺龙、去哪儿、飞猪、途牛、美团:采取免费退票取消行程、向灾区人民开放酒店资源等应急措施。
首汽约车、神州专车:集中汽车、司机资源交由政府调配救灾。
手机淘宝、支付宝:上线救灾页面,支付宝上线第一个捐赠项目。
农村淘宝、菜鸟网络:通过村淘点和物流站点了解受灾情况。
阿里云:对灾区客户免费延期。
水滴筹:支持“灾后重建”的个求助,筹款0手续费。
蓝V联盟(企业品牌联盟):开通寻人通道。
科技在报道中的上位,也大大降低了新闻被情怀绑架、被商人消费的风险,这表现在,网友们对企业logo祈福和点蜡烛的极度反感:
资深媒体人灰鸽叔叔告诉蓝鲸,自己对这两天一些企业贴logo做祈福营销的行为很反感,“曾经因祈福的海报热泪盈眶,而九年后,我却糟糕地发现,我再也不会那么感动......祈福海报上的二维码,像一块丑陋的膏药。”
传媒茶话会总编辑宫佳奇对蓝鲸表示,技术的洪流推动时代变革,定要重视技术的作用。比如互联网,比如AI,这些今天看起来或熟悉或炫酷的技术正在逐渐成为我们社会的基础架构的一部分。一定要去理解技术、善用技术,才能顺应发展变化的规律,顺时而动。他同时认为,像移动互联网颠覆了传统媒体,如果仅仅在工具层面理解技术,一定会吃亏。
专为记者打造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