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分钟了解XPRO近摄镜

  微距拍摄基础

  我们用“放大倍率”描述一款镜头的近摄能力,放大倍率越高则近摄能力越强。影响“放大倍率的主要因素是镜头焦距和对焦距离。

  所以,想要提高一款镜头的近摄能力,主要有两种做法:

  1.在对焦距离不变的情况下,增加镜头的焦距,对应使用增距镜的情况。

  2.在焦距不变的情况下,缩短对焦距离,对应使用近摄镜、近摄接圈的情况。

  无论是相机还是手机,近摄镜(微距附加镜)的本质都是缩短最近对焦距离,让镜头可以在比原来更近的地方进行合焦。和真正的微距镜头相比,普通镜头+近摄镜的成本要低很多,而代价则是安装近摄镜后只能在有限的区域内合焦,无法对焦到无限远处

  近摄镜和近摄接圈

  近摄镜安装在镜头前端,使用时可以随时拆装。和普通滤镜一样,可以通过转接环适配不同滤镜尺寸的镜头。近摄接圈安装在机身和镜头之间,和增距镜一样,使用时需要先分离机身和镜头。近摄接圈可以适配同一卡口的几乎所有镜头。

  从兼容性上来说,近摄接圈是好于近摄镜的,但这也意味着近摄接圈无法针对镜头的光学结构进行优化设计。高质量的近摄镜往往有对应焦距的,比如XPRO S167搭配焦距在50-70mm的中长焦镜头可以获得最佳效果。

  关于XPRO近摄镜

  目前在售的XPRO近摄镜是第3代产品。滤镜采用了复消色差设计,具有更低的色散和更好的分辨率。通过使用宽频镀膜和超黑涂层边框,新一代XPRO近摄镜在拍摄时更不容易出现鬼影和眩光。

  选购XPRO近摄镜时,主要关注两个参数:口径和最大对焦距离(F+数字)。最大对焦距离表示使用近摄镜后可以对焦的最远距离,以F500近摄镜为例,使用近摄镜后只能在镜头前端500mm范围内合焦。

  近摄镜的“最大对焦距离”越小,放大能力越强。例如,同一只镜头配合F300型近摄镜可以获得比配合F500型近摄镜更强的近摄能力。

  型号的选择

  577(77mm F500):推荐搭配佳能、索尼100-400mm、尼康80-400mm等焦距在300mm以上的远摄镜头。

  377(77mm F300):推荐搭配各品牌70-200/2.8镜头,24-105(120)mm镜头。【ET推荐】

  272(72mm F280):推荐搭配索尼FE 70-200/4 G OSS、FE 70-300/4.5-5.6 G OSS。【ET推荐】

  567(67mm F500):推荐搭配各品牌70-300mm镜头及适马100-400mm镜头。

  267(67mm F280)

  167(67mm F125):推荐搭配索尼FE 24-70/4 ZA OSS或其他焦距在50-70mm的中长焦镜头。

  258(58mm F260):推荐搭配佳能55-250mm,尼康APS-C画幅70-300mm镜头

  158(58mm F125)

  758(58mm F78)推荐搭配各品牌18-55mm、50mm和85mm镜头,可以提供比158、258更强的近摄能力。

  149(49mm F125):推荐搭配索尼FE 50/1.8、FE 55/1.8 ZA,佳能EF 50/1.8 STM,具有与微单镜头相称的轻便性。【ET推荐】

  常见问题

  Q:我的镜头是XXX,使用近摄镜后的倍率可以到多少?

  恕ET精力有限,无法测试更多镜头搭配近摄镜后的放大倍率,这里引用一个官方计算公式:

  新放大倍率 = (原放大倍率+1)× (镜头焦距÷近摄镜焦距 + 1) - 1

  以佳能EF 70-200/2.8L IS II USM为例,原放大倍率是0.21倍,搭配377近摄镜时,新放大倍率为1.01倍。

  Q:广角镜头可以使用近摄镜么?

  原则上口径相符的镜头都可以使用近摄镜,但在广角镜头上主要有两个问题:遮挡、畸变。比如,尼康AF-S 24-70mm F2.8G ED ,在广角端使用时,画面四周会有遮挡(成像圈);而像索尼FE 28mm F2使用近摄镜时,会有非常明显的枕形畸变。

  相对来说,更推荐等效焦距40mm以上的镜头中使用近摄镜。

  Q:微距镜头可以使用近摄镜么?

  如果你不满足于1:1放大倍率,想要进行更细微的拍摄,可以通过近摄镜实现更高的放大倍率。

  Q:如何提高拍摄成功率和画质?

  微距摄影的特点是景深浅,对抖动更敏感。建议大家在使用近摄镜时,使用较小光圈、手动对焦,搭配三脚架和闪光灯进行拍摄。

  Q:使用近摄镜时,是否需要摘下UV镜、保护镜?

  原则上,滤镜都不建议叠加使用。但如果是大品牌,中高档UV镜、保护镜,叠加使用不会对画质有明显影响。如果你发现拍摄时有暗角或眩光,再尝试摘下UV镜、保护镜,直接使用近摄镜。

★联系方式★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