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是中国“发明”的?这几个“洋牌子”早就有了!

去年最火的互联网创业项目恐怕就是共享单车了。有中国“新四大发明”之称的共享单车,从诞生之初就蓬勃发展,不断受到资本青睐,各种颜色的单车都出现了,最后我们终于集齐了“七彩单车”。别看国内现在共享单车市场逐渐趋于饱和,国外依旧“眼热”我们,也想跟上中国的步伐,于是纷纷做起了自己的共享单车。

近日有国外媒体报道称,朝鲜政府开始在平壤的公交和地铁站附近推行共享单车,目前已安置了 50 个自行车停放架。至于推行共享单车的理由,虽然朝鲜的官方说法是“方便市民出行”,但外界确认为,大概是朝鲜的燃油不够用了,再加上国内油价还在飙升,这是不得已而为之。

据朝鲜网站 NK News 消息,这种共享单车的收费措施为每分钟 40 朝元,约合人民币 3 毛钱。你可别瞥一眼就惊叹“为啥比我们便宜那么多!”因为小编刚开始也看走眼了。3 毛钱这是 1 分钟的价格,想骑 1 小时可以选择“包车”,收费 3000 朝元,约合人民币 21.9 元。

这个收费措施也是看不懂,包车比按分钟计费贵那么多。而且 1 小时 21.9 元,这在国内对于一个偶尔骑车,再算上各种免费骑、红包奖励的用户来说,可能够他们骑一年。

我国的共享单车模式已经开始走出国门。当我们不断看到 ofo 和摩拜先后进驻英国、日本、美国城市的同时,国外也按捺不住蠢蠢欲动的心,开始复制中国的共享单车模式。

连《纽约时报》都评论说:“中国抄袭美国的时代过去了,在移动领域,美国已经开始抄袭中国。”

就在美国华盛顿的街头,也有一款叫做“capital bikeshare”(首都共享单车)的红色共享单车。不过收费也不便宜:单次骑行3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0.4元,限时30分钟;超时每15分钟多收3美元;全天骑行15美元;全年骑行年费149美元,这个价格简直比朝鲜逆天的收费还贵。不过考虑到经济差距,对此就不多做评论了。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共享单车俨然已成为“中国新四大发明”之一,但其实中国还不能算是第一个吃螃蟹的国家。国外此前早已出现过“共享单车”的苗头,只不过规模就很小,或者制度不成熟,一直没能发展起来,因此未能被世界关注。

1.巴黎的Paris - Vélib

2007年,巴黎就推出超大规模“自行车共享”计划,投入使用的自行车数量超过 1 万辆。一日 1.7 欧元,一周 8 欧元,定桩取车还车,还有 App 可以查自行车点的车或空位,不过 App 确实做得不怎么样。

2.波士顿的Hubway

在 2011 年 4 月,波士顿正式投放了自行车共享系统 Hubway,截至今年总共投放 1800 辆自行车,185 个站点,分布于 4 个镇,用户可以通过系统地图和手机 App 及时找到可供使用的自行车。但由于 Hubway 80% 的用户是观光客和市区居民,受众有很大局限性,因此投放数量不大。

3.纽约的Citi Bike

2013 年,在纽约就诞生了自行车共享项目 Citi Bike,曾一举成为全美最大的共享自行车项目,累计 600 多万订单数,40 万会员。不过该项目在运营不到一年,就便陷入了财政困境。在经过长时间的蛰伏期后,该项目于 2016 年 8 月份开始在曼哈顿等地,新建了 139 个新的驻车站。

4.谷歌的GBike

谷歌为鼓励员工绿色出行,早在 2008 年就开始组织内部自行车设计竞赛,并制造了 GBike。GBike 只有 1000 辆,仅供员工在公司厂区内部使用,目的是为员工提供环保又便捷的出行方式。

上述案例与国内完善的共享单车体系相比,大概只能算作是“苗头”,能不能和共享单车划等号还亟待商议。有人认为有桩没桩是本质区别,有桩就限定了使用范围,便利程度有限,算不上真正的“共享”;也有人认为国内的共享单车,本质上也是自行车租赁,有桩没桩只是便利程度不同而已,其实也没差。对此问题你怎么看?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