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如何出“贵子”?美国学生资助的前世今生

  美国最早的学生经济资助恩主原为英国贵妇,三位总统三部法案改变了万千寒门学子的命运……一起来看一看,美国的学生资助走过什么弯路,爬过什么坡坡坎坎。

  2012至2013年,美国联邦政府、州政府、机构与私人为高等教育提供的经济资助和贷款总额超过了2400亿美元,其中1850亿美元用于支持本科生①。如此巨额的斥资,已堪比芬兰、希腊、巴基斯坦等国的国民生产总值。鉴于美国私立大学每年5万美元以上的“标价”,以及公立大学涨得一塌糊涂、目前高达数万美元的学费标准,经济资助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不断为学生跨进大学校门提供保障,也就算不得什么意料之外的“惊喜”了。回望经济资助演进到如今模样的那条通途,你会发现沿路风景引人入胜,并且看到它与自己最初简单的起源已经相去甚远。

  英国贵妇开美国奖学金先河

  所谓“经济资助”,涵盖了所有旨在帮助学生偿付与教育相关的费用的资金投入。这可能包括贷款、助学金②、奖学金,可能来自提供教育的机构本身,也可能来自地方政府、州政府、联邦政府,以及诸如基金会、企业等第三方。毫不意外地,有书面记载的第一次经济资助“破壳而出”,出现在哈佛——美国历史最为悠久的高等教育机构。一位富有的名媛,安·拉德克利夫,即世人所熟知的莫尔松夫人③,于1643年捐资100英镑④设立首笔捐赠奖学金,用她的话来说,这是为了支持“一些寒门学子”在哈佛研习。在那个高等教育尚属奢侈品的时代,莫尔松夫人的捐助向我们表明,彼时已有足够多清贫却不乏才能的学者来引起她对这个群体的特殊关照。两个多世纪后,1894年,哈佛通过将自己的女子学院命名为“拉德克利夫学院”的形式,向这位首个慷慨解囊的女性捐赠人致敬,并采用她的家族纹章作为学院的正式图徽。

  看上去,如此早早地开了个好头——它甚至比美国1776年正式宣布立国还早上个百来年——那经济资助想必接下来会云开日出、迅速发展壮大吧?不是这么回事。直到近两百年后,最早的学生助学贷款才于1840年现身,当然,萌芽地点还是在哈佛。它的出现,是这个国家最为财大气粗的,即哈佛到1878年建起的奖学金项目(情况跟今天类似)的前身。南北战争后,1867年,教育部(Department of Education,简称DOE)作为联邦实体在美国成立。其本初目标原与经济资助八竿子都打不着,是为了锁定学校与教学信息收集,以助于高质量学校系统的建成。然后,一些其他值得瞩目的事件发生了,如纽约州摄政学院奖学金项目(1913年),又如第一个全州的经济资助联盟(印第安纳州,1935年)。但是,高等教育真正在美国一飞冲天、扶摇而上,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事情。

  二战后的风起云涌

  二战结束以后,总统富兰克林·D·罗斯福签署了《军人再调整法》,也就是我们通常所称的“退伍军人权利法”;此举使得战后退役的老兵们有可能并且能够消费得起高等教育,从而帮助他们重返并适应经济社会。后续30年中,超过800万将士受益于“退伍军人权利法”进入了大学——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特权转化为在这个世界上职场发展的必需品。与“退伍军人权利法”接踵而至的,是“联邦柏金斯贷款计划”;它是首个针对低收入家庭学生的联邦资助计划,颁布于1958年。该计划以校为本,“为经机构判定有特殊需要的本科生、研究生及职业院校学生提供低息贷款”。自1958年以来,“联邦柏金斯贷款计划”已为困境中的学生支付了360亿美元以上。

  在力图使所有学生都能够负担得起高等教育的大背景下,1956年11月8日,总统林登·B·约翰逊签署生效了划时代的《高等教育法》,“以丰富我们学院与大学的教育资源,以及为中学后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学生提供经济援助”。约翰逊总统强调支持中低收入家庭的孩子获得更多高等教育机会和为小规模、资源较少的高校提供联邦财政支持的必要性,并以之作为促使大学在国家解决贫困与社区发展的整体努力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举措之一。《高等教育法》为大学带来了更多的联邦拨款,设立起多种奖学金,让学生们获得低息贷款和其他深得人心的经济援助。关键是,它以支持高等教育的可进入和可负担性为目的,并且已经经过了9次重新审核授权,最近的修订授权是在2008年。每次审核授权的过程中,允许了国会加入新的计划,调整原有项目与政策,以反映现时需求,与时俱进。

  《高等教育法》颁布之后,联邦政府还推出了系列支持经济资助的项目,包括:“担保学生贷款计划”,即“斯塔福德贷款计划”的前身,一个以联邦政府信誉作保证的低息贷款,可直接从教育部获得;以及“教育机会补助金计划”,也就是“佩尔助学金”的雏形,为低收入家庭的本科生和部分学士后学生提供按需补助,其范围覆盖了5400所中学后教育机构。正如我们所预料的那样,由专业人士来决策与管理经济资助的需求随之而来;于是,1966年,全国学生资助管理协会应运而生。

  奥巴马总统干了什么?

  下一波立法浪潮的袭来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如影随形般紧跟着学费的不断攀升——这为普通家庭承担高等教育开支带来挑战。《1992年高等教育修正案》,添加了新的“联邦助学金免费申请”,这使得学生能够只提交一张统一的表单,便能申请多笔奖学金、助学金或者贷款。今天的FAFSA是9个联邦学生资助计划、605个州资助项目和近乎所有机构资助的“敲门砖”。想象一下,从必须填写不同内容、五花八门的一张又一张申请表,到只需填写一份申请表来获得经济资助;在当时简直是,到今天也是,巨大的福音!对那些处于社会经济弱势地位的家庭而言,尤其如此。他们往往并不一定具备应付复杂文书工作的“悟性”。此后不久,《1993年学生贷款改革法案》确立了“直接贷款计划”,以之取代由联邦政府担保、私营机构或个人提供担保贷款的项目。所谓“直接贷款计划”,顾名思义,即联邦政府直接发放经济资助,包括助学金和贷款,由是简化了学生与政府双方面的流程。

  毫不出奇地,在最近的10年里,高等教育立法浪潮继续朝前涌动,因为这一方面变得越来越复杂,挑战层出不穷、重重围困。学费上涨,对公立高校的财政拨款减少,以及继而产生的靠借贷读大学的学生数量增加,并且其处境愈加艰难、荆棘满途。《2007年高校成本降低与可及性法》砍掉了对放贷方和担保机构的偿付,其结果便是联邦对学生的资助大幅提升。“佩尔助学金”最高额度上调,“斯塔福德贷款”利率降低,并推行了像“基于收入予以偿还”⑤“公共服务贷款减免”⑥这样的新项目。经巴拉克·奥巴马总统签署实施的《2010年健康保障与教育预算协调法案》中进一步加入更多福利:转移资金投入“佩尔助学金”计划,将月度基于收入的贷款偿还降低了三分之一,并将贷款减免时限从25年下调到20年⑦。

  “寒门”如何出“贵子”?

  零零星星地,从源自机构中心的起始点,再到二战后经济资助经历了“滚雪球效应”。如同在今天的中国,高等教育于战后的美国不再是一件私人奢侈品,而成为大众消费品。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多亏“退伍军人权利法”以及后续的大量高等教育条款,美国经济才增长迅猛,在经济增速、科技进步和软实力等方面巩固了美国的前沿地位。为了支持与鼓励继续并且更大范围地可以获得可负担教育,联邦政府颁布了重大法案,建立起一个统一标准的全国机制来批准、支出、收取贷款,以及提供助学金。前述这些里程碑式的重大事件,只是对机构和政府支持经济资助所采取的各种措施的抽取和一瞥。像偿还贷款的税收减免这样的政策我甚至都还没提到——它虽然算不得经济资助,但对偿付贷款却颇有助益。

  当然,这些政策与体系离理想还有很远的距离。有近4000万美国人平均身负约3万美元的贷款债务,近30%的联邦贷款人拖欠贷款。造成如是局面的原因相当复杂,很大程度上与学费上涨背后的市场力量有关——政府政策正在尝试去补救并致力解决该问题。无论如何,国家主导的这个经济资助体系中蕴含的精神仍然是非常可贵的,对于弱势青年人获得高等教育机会至关重要。我深深地、有些理想主义地相信,我们应当制度性、系统性地提供经济资助支持,以使得高等教育对那些如同300年前得益于莫尔松夫人慷慨捐助的“寒门学子”一样的年轻人不再遥不可及。

  注解

  ①来源:美国大学理事会(The College Board,美国最大的非政府性非营利教育组织,即大学入学考试委员会,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Board,由超过5900所中小学、大学、学区和其他教育机构组织组成。

  ②从本质上来说,即免费的学费支持,学生无需偿还。

  ③“Lady”夫人是英美对丈夫或父亲有爵位的贵族妇女的尊称。安·拉德克利夫的丈夫为托马斯· 莫尔松爵士,因此她婚后名为莫尔松夫人。

  ④相当于今天的280万英镑,即470万美元。

  ⑤“基于收入予以偿还”是指根据你的收入来偿还贷款的计划,意在帮助那些起薪低的大学毕业生。

  ⑥一些机构会根据一名大学毕业生在公共部门或者非营利部门(在这些部门工作的从业者的收入会比营利性机构的低)工作时间的长短,减免其一定比例的贷款。

  ⑦在基于收入予以贷款偿还的项目中,如果借贷者偿还20年后还未付清,所余下的部分便可免除。

  麦可思研究所有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对于使用产生的一切侵权问题我们将保留依法追究的权利。专注高等教育微信搜索“麦可思研究”查看更多内容。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