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交流,是留学生活的一个缩影

  前言

  这次交流中,总会遇到许多“过来人”,他们都说,从开始到适应国外生活大约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可巧,我们的交流刚好一个月,不想走马观花的参观访问,只想真正提前体验在世界名校求学的生活。

  这是一篇很长的推文,如果你想知道留学生活到底意味着什么?下面有14个人的答案。

  

  哈佛校园一角

  

  平时

  【 学习】

  关于学习的点点滴滴

  “

  瑞姐有话说

  出发前,我对这次为期一个月的交流预想的关键词是“集体”,因为短期的出国交流就是这样,集体上课、集体参观、集体游玩......两周后的现实情况是:团队中的每个人已经习惯了一个人的行程,无论是上课、自习还是出游,仿佛大家都找到了自己的生活节奏,与两周前团队微信群里无数条“你在哪里”相比,现在的群里都是大家分享各自找寻到的惊喜,我感受到了细微的进步和成长。

  于我本身,我真的庆幸自己来到了这次交流,两周的英语环境让曾经的英语焦虑症患者不得不选择开口讲话,现在的我迫切地想学好英语。开玩笑的说,想听懂地铁上旁边的对话也是我改变想法的理由之一,好像开始慢慢喜欢上每天都是新鲜事的生活。

——带队老师王瑞

  

  谈谈我的写作课吧,课程名称叫做Advanced Essay Writing,整体而言对于非英语母语的我还是挺难的一门课程,不过确实是有助于尽快了解美国的写作风格的,这样在之后考托福和GRE写作时也能大概有概念什么样的属于好文章。

  说是写作课,其实也可以认为是阅读课或者口语课了,10-15人的小班,每次课前大概有三四篇十多页的文章需要阅读,有的是关于写作的通用性指导,比如GeorgeOrwell的Politics and the English Language,然后我们或掌握其中的通用概念,比如尽量使用动词、少用被动语态等,这些在当今的美国写作中仍然适用,而这些也是我以前并不了解的。也有的是散文,选自TheBestAmerican Essays 2016或者是选自New York Times,往往是经典的又或者最新的材料。而之所以说这是口语课,实在是因为大多数课堂时间都在互相讨论或者对于刚刚阅读的文章轮流发表见解,于是又一次感受到了巨大的差距,anyway就是要练习吧。

——丁欢欣

  Dr. Lee教授伦理学导论课程。因为我的中文名字直译到英文非常难念,所以教授在第一堂课上向我确认了一遍读法;第二堂课上,他又确认了一遍,然后对我抱歉地说道,“Sorry, I will try to remember it.” 就在那堂课,他已经能喊出教室里每个学生的名字了。课堂的互动氛围不是一般的强烈,大多数学生都有至少一次的发言,且他们不惮于谈论艰深的哲学问题,也总能讲到一些关键点,甚至能推动课堂的进程。在Understanding Architecture的课上,老师会仔细倾听每个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想法和建议。与我在浙大的课程相比,最大的差别就在互动感上了,不论是老师对学生,还是学生对老师,互相都很有“存在感”,交流甚多。

  除了注册的课程,我还旁听了其他一些有意思的课,课程的内容形式规模都不尽相同,但无一例外的是,在每门课的第一堂课上,老师都会以 "I love my career/ philosophy/ architecture/ econimics."开场,在此后的授课内容中,对这些知识会如数家珍。你会感受到对方对自己的研究领域由衷的热爱。

——陈思睿

  早就听闻美国大学的课堂开放自由,轻松随意,可是就算有了这样的心理准备,依然觉得有过之而无不及。学生们在课堂上可以随意发言、自由出入、享用食物,甚至有少数学生将脚架在前面的空座上,这些在我们看来中国课堂上很难容忍的行为,对于美国的教授们来说却好像并无异常。提到这些,并不是为了贬低,恰恰相反,这些行为并没有影响这里学生们对课程的专注程度。他们认真地跟随教授思考、积极提问,轻松的学习氛围和舒适的学习状态更能让人开拓思路,有所收获。

  更有这样一门课让我印象深刻,教授在每节课开始前带着全班学生一起打太极拳,说是有益健康、放松身心,并且有助于专注学习。一个美国教授把太极拳打得有模有样、格外认真。既让我感受到不同教授努力用自己的方法让课堂充满趣味和特色,也发现原来中华文化如此博大精深,也渗透到了美国的课堂之中。

——吕子夷

  

  

  两周在哈佛,渐渐咂摸出了些许哈佛之所以为哈佛的原因。其一,在甫一进入哈佛校园时我们就发现,哈佛拥有众多图书馆。虽说大学不在乎大楼之谓,然哈佛诸多的图书馆为学生提供了宽敞的学习环境,更及浩如烟海的藏书。其二,随着课程的进展,我们逐渐接触到多样的学习媒体。哈佛的线上学习系统,包括课程实时直播参与、助教线上辅导、作业布置与提交、课程视频共享等一众功能。主课之外的其他活动,比如就业指导、学生活动报名等,都通过国外学校多用的软件实现主办方与学生的良好交互。其三,于上课过程中,我感触最深的是美国学生主动交流讨论的意识。在中国课堂中,老师主导带动课程讨论,或者学生会为完成小组作业而进行讨论;美国教学过程中,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或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更大程度地参与到课程中来。这种交流流畅自由,学生没有出于害怕被嘲笑的心理而闭口不言,也能将课程内容迅速融入到自身的知识体系中来。

——王君仪

  

  哈佛图书馆搜索界面

  

  关于心理学课程,第一周心理学的作业是要求做一个具体的个案研究(Idiographic study),了解如何通过写实观察法(naturalistic observation)来收集心理学分析的原始数据。在不参与的情况下,对陌生人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记录他们的人际互动关系,事后进行分析并形成推断应用到实际的情况中。

  这一系列过程需要通过文字完成。不能拍照、录音或者录像,对英语写作功底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所幸的是时间还相对充裕,于是在阅读老师给的例子外我在图书馆的数据库了找了一些资料,看了很多案例后开始准备上街寻找“目标”。老师给的案例发生在波士顿红线(Red line)上,通过两个人的衣着、谈话内容以及动作推断出两个的身份地位、交往关系、生活情况,为了不和案例重合我选择观察地点时会尽量避开公共交通。做出一个好的选择并不容易,我需要考虑我是否可以长时间停留在观察对象身边而不会引起注意,是否可以达到合适的距离使我可以听到观察对象的谈话但是又不致于令其产生不适,观察对象在这个地点是否会有足够多的交流让我可以采集到更多的信息等等。

——闫欣萌

  每周三早上9点都要去哈佛上课。课程是一门有关wellbeing的课,大致讲的是怎么保持好的生活状态,如何让自己和身边的人都保持健康。老师幽默风趣,课程内容也很生动,每周都会布置和课程有关的作业和记录,例如每周都要写有关课程内容的心得,每周都有很多阅读资料,还有对自己周围朋友的调查和记录。

  仔细听完一节课后,感觉像是听了两个小时的托福lecture,中间倒是走神了好几次,但是每次我的思绪快要飘走的时候,老师就会让全班起立,做一些放松的动作,这点倒是和课程内容很契合。每节课快要结束的时候,老师都会对上次的作业进行点评和分析。老师有句话我记得很清楚,大致意思是:你们所做的这些并没有好坏之分,但是只要能把学的东西融入进生活中,并且真的有所帮助和进步,那这门课的意义就达到了。

——党震

  Harvard的课堂比国内的课堂自由的多,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提出他们的问题,美国的学生似乎也更乐意在课堂上提出他们的问题和思考。这样使得整个课堂的气氛要比国内好许多。除此之外Harvard的小课堂还常常安排同学们之间的课堂上相互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还会以投票的形式向同学们征集答案(计入平时分)。这种热情的课堂正是与中式内敛的课堂形成了对比,不同文化的交融也促使这美国高校课堂不断向前进步。

——史久昀

  总的来说,这次留学生活的一个缩影是真实而又现实的,漂洋过海来自己梦想的地方总是要客服许多困难,首先语言的困难就是在我面前的一道坎。即使以前上过完整的托福课,还是经常听不懂老师上课讲的心理学知识,一旦有五秒钟没有跟上,就很难再进入老师的节奏,而其他native speakers都跟老师谈笑风生。更难过的一点是我们吃饭等日常交际时总是难以很好地表达和听懂,这一关令人痛苦,但也使人不断提高。其他的比如社交娱乐生活相比国内的相对缺乏,交通的不便,都是真正的留学生活时会真切遇到的,现在能提前体验一番,也是很不错的选择。

——张倬豪

  

  感受

  【 生活】

  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

  我们交流的这些经历,或许就是留学孤独的一个缩影,一个人买菜,一个人做饭,一个人吃饭,一个人上学,一个人放学。

  住家的姐姐告诉我,这里的人都很独立,都是一个人一个人的生活,本以为自己会很享受没有羁绊,自己一个人的生活。

  直达那天我一个人走在哈佛园。

  才渐渐发现孤独不仅来自于陌生的人,还有这片没有母亲味道的土地。

  有一刻我觉得自己好孤独,没有这里的朋友,不认识这里的老师,事实上我连除了自己上课的几个教学楼以外其他的建筑我都不认识,唯一觉得自己属于这个学校只有自己每天走进哈佛园能自动连上的学校内网。

  但沛锦从来就不是那么好放弃生活的人,这个城市有太多有意思的东西我还没有看到,孤独在我的额头轻轻一吻,对生活的热爱将拭去我眼角的泪花。

  此刻我打算走出家门,去认识我异乡的第一个朋友。

——陈沛锦

  

  来到美国已经两周了,现在也逐渐适应了这里的生活。还记得在前几天的时候我还在抱怨每天都在吃汉堡的生活,现在也渐渐适应了。久哥和我说,当年他曾经每天吃汉堡,坚持吃了一个月,把吃汉堡变成了像吃米饭一样正常的事情。当时我也惊讶他异于常人的意志力,现在想想,也不过如此。求学的道路,哪有一帆风顺的事情呢?

  目前的生活也渐渐稳定了下来。每天和久哥坐着地铁去学校,没课的时候在图书馆看看书,或者感受一下经济学的网课,有课的时候就去教室上课。实在无聊,就在校园里随便走走,观赏一下有着四百多年历史的老建筑。

  不过也有偷懒的时候。一整天没课的话,也会在波士顿市区里转转,感受一下美国人的生活。在美国,令我最难忘的就是每次过马路,即使行人离路口很远,机动车都会停在路口等行人通过。这令我这种习惯了等车先过的人感受到了温暖。美国人大多也很友善。在一节中文课上,我旁边的同学给了我他的名片,说他工作在中国,在中国做销售经理。在超级碗比赛结束的第二天,他还穿着爱国者队的球衣来上课,兴致勃勃地向我们分享他在超级碗上录的视频。我曾经问他:学中文难吗?他回答说,太难了。顿了顿,他又说:但是我特别享受学中文。

——朱睿豪

  

  周末

  【 纽约行】

  我们的发现之旅

  曼哈顿岛的构造,仿佛天生就是为了这座城市的飞快的运转速度和生活节奏所服务。从一街到近两百街,一大道至十二大道清晰的编码,整个城市犹如蜘蛛网,而人们就像蜘蛛一样在网上辛勤地耕织。城内高楼林立,楼与楼之间遍处可见川流不息的人流与车流。稍作停驻,遍会从后面传来Excuse me的声音。

  然而就在这寸土寸金,被摩天大楼所统治的地方,却存在着一片巨大的绿洲——中央公园。这里并没有被拿来填了造房子,而是留下来,作为纽约人民的后花园。早上在中央公园里踱步,往往能看见非常多穿着紧身而单薄的运动装,在游步道上跑步,时不时还有年轻而健壮的小伙子骑着帅气的自行车呼啸而过。在冰箱里的灯的照射下看起来似乎很冷,却因活泼的氛围而变得暖和起来。

  中央的湖几乎占据了整个中央公园约四分之一的面积。缘湖而行,风从水面吹来,吹得人摇摇欲坠。湖里的鸭子��(对,就长这样)则毫无顾忌地游来游去,时不时拍打下水面,溅起一朵浪花。当太阳落山的时候,日光洒在湖面上,将湖面劈成两半。远处的高楼若隐若现,仿佛这座城市也将结束疲惫的征程。

  夜幕降临,千家万户灯火通明,整个城市被金黄色点燃,纽约的夜生活,开始了。

——张世萌

  

  站在南渡轮码头看落日渐渐沉入自由女神脚下的大海,穿过巴特里公园看石坛上纪念911死难者的长明火在风中摇曳,沿着百老汇大街一路游荡,抚过华尔街的铜牛,走过纽约证券交易所与美国联邦储备银行,携着暮色踏进纽约三一教堂。走过圣保罗礼拜堂,穿过广场,转过纽约市政厅,踏上布鲁克林大桥,踩着脚下的木质步行道,在伊斯特河上拥抱星辰大海。第一次不再跟着导游“上车睡觉,下车拍照”,第一次自己规划行程路线,用自己的脚步去探索一个陌生城市的风景,纽约于我,仿佛一场盛大的冒险。或是时代广场上奔流不息的人潮,或是杜莎夫人蜡像馆里栩栩如生的塑像,或是公交车上帮助我刷卡的好心阿姨,或是一位友善风趣的Uber司机,一切的尝试与发现都可能带来无限的收获与惊喜。就像去看百老汇歌剧时包裹寄存处的美国大叔所说的那样“New York is a city where you never get bored”,纽约的魅力属于自由的探索者,而一颗永不止步的探索之心也恰恰正是一切成就与快乐的本源。

——梁蕙宁

  

  

  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门口

  这里的生活,就是留学生活的一个缩影

  希望能对想要出国看看的你有所帮助

  我们在世界名校哈佛,体验这里的一切新奇

  整理编辑by. 张倬豪 王君仪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