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来职往】优秀大学生一定能够成为成功的职场人吗?

  好学生一定会成为一位好员工吗?答案是“不一定”。虽然好学生和好员工有不少共同点:比如做事认真、勤奋刻苦,但成绩优秀的毕业生不一定能够成为优秀的员工。其中的原因,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对比了解一些端倪。

  第一,大学教育中几乎每门课都有教学大纲,试卷都有标准答案,因此,学生只要根据大纲来自学或是课堂上跟随老师的授课节奏就能成为一个好大学生。如果考试又能取得优秀的成绩,那么就可以成为优秀学生了,然而用人单位对员工的要求呢?虽然有职位说明书,但很多内容都是随机的,需要员工自己去找寻答案。习惯于知道标准答案、擅长做选择题的优秀学生们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往往会不知所措,无法顺利转化为优秀员工。

  第二,大学里各门功课的成绩几乎都以个人考试的结果计分,然而,工作后,企业往往是按照工作团队的业绩进行评估,这令职场新人很不适应。自90后进入职场以来,有关如何管理90后员工的问题成为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热门话题,原因之一是90后员工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被家里奉为掌上明珠,在培养谦让、合作的品质方面先天不足。遗憾的是,大学教育也没有相应的机制帮助同学们补上这一课,因此,进入工作岗位后立即“凸显个性”,尤其是在强调团队合作的单位,90后员工更是显得和老员工格格不入,因此往往只能成为公司的普通一员,而不是优秀员工。

  第三,由于大学的课程安排往往有很大的弹性,不会周一到周五早8点到晚6点都排满课,加上近年来“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的风气影响,不少同学已经养成了晚睡和迟到的习惯。然而,现今绝大部分用人单位的工作时间安排得很固定,基本上是朝九晚五,这令大学4年已习惯晚睡晚起的新员工痛苦不堪,不少人迟到成为家常便饭且不以为然。可是,大多数主管不买账,不迟到、不早退已成为其衡量优秀员工的基本条件之一。仅这一条,就使很多“优秀生”与“优秀员工”产生了差距。

  第四,大学评价学生最重要的标准是学习成绩,其所学科目多以理论知识为主,考试主要靠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记忆力。而用人单位要求的实践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创新能力却未有较多涉及,这使成绩优秀的同学与优秀的员工差距又拉大了。

  优秀的大学生不一定能够成为优秀的职场人,普通的大学生也不一定能成为优秀的职场人。其实 ,这关键是看你有没有好好的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在大学期间能否培养出企业所需要的优秀员工的基本素质与能力。

  知识学习很重要,但是实用性更加重要,优秀的员工首先要符合岗位素质、能力要求,同时具有积极主动、认真负责、敢于承担的工作态度。这些并不是在大学通过老师讲解就可以学到的,所以这就需要大学生们在校时做好职业规划,努力培养自己具备工作的能力。

  欢迎大家免费咨询武汉南斗星职业规划研究院。咨询时,可以点击微信底部对话栏,输入“#职业规划指导师#“+需要咨询的问题,就会有职业规划咨询师来帮你答疑解惑。如果大家对文章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可以在文章底部进行留言。

  热文推荐:

  职场人的第一修养

  你已经陷入“离职-求职-抱怨-离职”的漩涡了吗?

  职业规划:兴趣不是挡箭牌,关键是要找到你的成就动机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