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福楼:适应新高考需要,构建教育新常态——与老师们谈谈高中教育改革

  

赵福楼,天津市教育教学研究室副主任,中学语文特级教师

  今天我来做的是命题作文。其实,来这里我是犹豫的,有三种话语方式来选择:一是从国家政策的宣讲层面来谈谈我的学习体会,并且要积极传播教改的思想;二是以一个研究者的视角,分析我国教育所从何处来,要到何处去,由此看待改变是必然的选择;三是以一个个体要变革的从业者的角度,谈怎么看待这个正在发生的教育变革。

  这三个角度,都体现了教育改革宣讲的需求。我犹豫后,乐于与老师们站在一起看待这个教育变革,做一点经验之谈。所以,这类似于聊天。近来越来越不喜欢给人灌输,要改变人家。因为我无数次失败,发现这一辈子,我改变自己都没有多少进展,何况要改变别人呢?

(一)

  说话需要找一个话头。我想从自己说起吧。我现在有三重身份:一是语文老师。这是我的学科专业,教书十七年,一直教语文。也在语文学科里不断进行专业学习。所以有学科情怀。我喜欢语文,读师范学校的时候,我有过文学梦,希望在教书之外也写作,当个业务作家。还做出了很多努力,成立书友社,搞文学讲座,坚持练笔,参加文学活动,读了作家班函授,还发表了几篇文学作品。现在呢,肯定中断了文学梦,可是作为爱好还在坚持。二是语文教研员。这是一份学科研究的工作。我以为做老师,教学还能研究教学规律,这是教师专业提升的需要。所以,我自己选择去市教研室做了语文教研员。这也是我喜欢的工作,吃多少苦也愿意。如今,我还做教研室的业务管理工作。这就需要为政府教育管理提供智囊服务。所以要参与研究政策,做讨论,研制文件等。这也是一种研究工作。

  在三种工作里,如果要我选择,必须走一条专业化道路。你觉得我会选什么?或许大家都猜得出,我乐于做语文老师,乐于上课,乐于和学生在一起。我在职业生涯里的快乐的,最有成就感的记忆,基本都是教书的十七年给我的。现在还去外地上课,人家约我讲座,再上课,我不拒绝。在天津本地上课很少了。怕人家说我,你显摆自己。我接受外地邀约去上课,是过瘾。一个人做自己喜欢的事,这是幸福的。

  我喜欢这件事,可是我不能拒绝做另外两重身份的事。我要做语文教学研究,还要做教育研究。这是工作,与当前教育的发展形势有关系。我们都在一个特定的教育环境里,例如你在你的学校,在某个年级,与某些学科老师在一起,与某个行政班的老师构成一个教育共同体。我们还在一个特定的时代环境里,在这个时代里,我们需要与时俱进。如此看,我们在工作和职业发展,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很多时候不是我要选择做什么,而是环境和时代要求我发生改变。

  现在说到教育形势了。我们的教育一直在与社会发展同步,发生很多积极性的改变。你看,学校越来越漂亮了,教学条件在不断改善,教师的学历层次也在提高。可是,大众对于教育,对于教师似乎越来越不满意。这是为什么?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我也很鼓舞,对于能能不能实现和怎么实现,有一点个人想法,我更愿意把这个目标看做教育发展的集体追求。

  追求是需要一定时间的,需要付出艰苦努力。我们会发现教育理想与现实之间永远有一段距离。推动教育改革时,需要预设目标,那是理想化的,到了教师这里,是在教育现实层面。我们没有改变的是,每天要备课,上课,批改作业,为学生提供各种教育教学服务。我们面对的,做的这些事,不会因为,你们预设了改革,而一下子彻底变了。

  理想可以飘渺一点,容易变化。我们小时候的理想与今天一定不一样,我们的理想在变化。可是,在现实教育层面,我们更需要扎扎实实做事,提高效率。

  这就是教师在教育改革中出现纠结的原因。这也是为什么教育政策往往不落地,消失于最后一公里的主要原因。

  有的老师会说了:变什么变,你能变成学生不读书吗,你能让学生不考试吗?你能打破学分排位来录取吗?你能让我不教课吗?我要说,教育的基本生态不会发生变化。现实的硬壳也不会一下子被打开。

  然而,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是变革派,可是不激进。甚至有一点像打不死的小强。我发觉,不仅外部条件在压迫我在变,而且我更需要适应和探索变。变革,这是一个理想驱动的东西。当我做一个改革派的时候,这证明我还有理想,还觉得所做的一切都有意思,有价值。我们的行为需要自觉驱动,这就是动力机制。变革成为信念,这便让自己的付出有了意义。我不愿意,把所谓意义建立在别人的评价与给予上,我会给自己找做事的意义。这才保持积极的状态。

(二)

  有了这个基本认识,我们再来看,现实教育发展需要进行的变革,以及我们怎么融入进去。

  中国社会发展,出现的第一次变革发生在五四新文化运动,那时教育要废私塾,办新学。那时旧学是私塾教育,内容是儒家经典。新学是分科教学,融进了科学类知识。新旧学有一个本质差别,那时很少有人知道:旧学是少数人接受教育,满足的是封建贵族的教育所需,所以这种教育不强调实用,偏于人文,为学生提供保持贵族地位的通道,也提供享有优雅生活的条件。而新学是国外输入进来的,是适应工业化大生产需要的,为全民提供基础教育服务,要培养的劳动建设者。所以,这种教育更强调集中学习,在班级里学习,要有考评要有效率,要重视科学与技术训练。在中国社会出现新旧变化的时代,教育需要革新。这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事实证明,以庚子赔款去国外接受新式教育的那一批人成为中国历史上的风云人物,深刻影响了中国发展的历史进程。要看到那个时候,读新学的都是平民家庭的孩子,旧贵族看不到历史的发展规律。

  中国社会现在发生的变革是什么?你看,随着我们经济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而且出现超大型城市,还崛起了所谓一小时生活圈的城市群,你是否意识到,现在城市的楼房在把越来越多的人装进去,未来多数人的就业是要在城市寻找一份职业。这个城市生活的本质是什么?我以为是工业化发展提供的职业技术岗位,以及与之配套的社会服务岗位,再有引领行业发展的领袖型人才。

  这个社会与传统意义的工业化社会不完全相同了。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专业需求越来越明显。教育的出口人才是一个类型,都读的是语数外理化生,其他课程都被边缘化了。在核心课程,我们是考什么教什么。高明的老师,可以把握考试内容,他善于删减,让学生少学集中学提高学习效率。这么送出去的人才,不知道他适合学什么,应该干什么,到了大学发觉与自己的专业没有兴趣,越学越没有意思,开始混日子。这么以来,很多人读了一个高学历,可是无法成为专业人才。

  教育越来越与后工业化社会的发展出现不适应。教育要不要变革,要怎么变革是不是非常清楚了?

  我们去理解国家教育政策,一定要放在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去考虑。

  其实,在教育发展转型中,我们迫切需要改变的是,教育要培养的人才要丰富,要高端。也就是人才的宽度与深度要不断发展。过去从学生集体考虑,从整体需要满足设计的教育服务,就不行了。所以,要为学生量身定制教育服务。这个未来教育,各国国家在比拼什么?就看你,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学生差异化的需要,从而支持他们在专业发展上读到什么程度,也就是专业发展的高度。

  新加坡提出一个口号,作为国家教育战略:不让一个孩子没有书读,一个孩子读到什么程度,读到哪里,作为国家也要充分满足。这个满足就是国家援助。这类似于,一个家庭充分满足孩子读书,你读到大学,再读研究生、博士,再博士后,无论到世界的哪个地方,我都支持你。作为国家说出这句话,可不容易。中国的经济力量和人口规模,决定了我们满足教育的私人订制是有限度的。

  我们知道中国教育要发生什么变化,也知道充分满足学生需要的改革很困难。可以如果不改变,不顺应国际竞争的需要,我们的学生站在世界舞台上,一定是给人家打工。中国的国家竞争力从哪里来?

  现在的高中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给选择性学习开了一个口子,很小的一个口子。这也给学校的改革带来了很多困难。我们理解了教育发展的形势,就要基于学校实际,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三)

  再与大家谈谈教师可以做什么?

  政策的理解容易,在执行中,尤其在学校层面面临的问题很多。主要包括什么问题呢?

  我想主要在五个方面:

  一是教师、学生、家长未必理解与支持。

  这是推动改革的舆论基础。有一种论调,叫做看一看,先别改。他们感觉到改革有困难,有风险,所以比较消极。持有这个态度的人不在少数。校长有,教师更多,学生也因为不确定改后好不好,也不会乐于接受。这样看,我们实际面临的最大困难是普遍意义的不够积极,不够主动。教育改革首先要改变人的思想。

  改革到底有没有退路呢?是不是可以缓一缓呢?大家想想看,考试政策已经公布了,谁可以改过来?哪个领导可以改?谁都改不了。也就是从2017年秋季,新高一的孩子们要参加新高考。他们的学业水平考试学科要选考,即六选三,成绩进入考试总分。综合素质评价要成为录取参考,尤其在自主招生中要成为重要参考。

  作为校长,你不进行综合素质评价,不鼓励学生特长发展,行吗?你不让学生选课走班,行吗?你不按照学校的课程方案和课程计划,进行排课行吗?你让学生选课,没有学业发展规划的指导行吗?

  你等。这些事情,谁能给你解决?这都是学校的事。一旦学生入校,这些事情就来到了,学校要提供这些服务。你等到的一定是学生与家长的追责。

  二是选课走班带来的是一个全新的学校教育生态。

  我们辛辛苦苦,多年建立的统一化,教师集中管理的,规范化管理的体系,一下子因为学生的选课走班被打乱了。旧秩序要被颠覆,新秩序怎么重建?这个问题也构成压迫感。所以,我说高中教育改革,压力最大的是校长。与前面新课程改革不同,那时老师要转变教学方式,压力主要在教师。现在,首先冲击的是学校的管理。对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带来的学校革命,我们的准备不充分 。

  三是推进选课走班学校存在几个发展的短板。

  学校的改革实验准备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教室不足。过去实行规模教学,我们可以上大课,而选择性教育提供的教室更加小型和多样化。教室不足,就不能满足学生选课。稍微做一个推理就能明白:过去分文理,如果两个班就行了,现在为六选三,二十种可能,理论上也就是要二十个班。这样教室一定不够。所以实验中,各所学校一定要挖潜,增加教室资源。很多教室要多用途,充分使用。校园里的一些空间也要利用起来,作为学生休息、活动课或教师辅导的场所。

  第二,课程不足。新的国家课程方案,收缩了国家课程的空间,减少了学分,要求增加学校课程。这就要构建学校课程体系。应该说,我们过去有一些校本课程,可是因为过去的课程开发,一些学校主要为了装饰和满足检查需要,质量不高,与高考和学生发展的辅助有限。所以,恐怕要在新形势下进行学校课程体系的重建。课程的发展要有限考虑三类课程:一是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满足学生的差异化需要;二是校本课程中体现学科拓展性的,这有利于满足学生学科学习的宽度需要;三是校本课程中满足专业化需求的课程,也就是奠定学生专业发展高度的课程,带有研究性质和学术性质,修习这一类课程有助于学生参加自主招生。

  第三,教师不足。选课走班,降低了班容量,却增加了教学班,对于教师的需求也增加了。而且因为有学生的选择性,教师需求存在潮汐现象。今年学生选修地理的人多,地理出现教师缺口;明年考试出现了学生避难的问题,选地理的学生都跑去读政治了,地理就富余老师了。学校在储备教师上遇到困难。作为应对策略会出现,跨校的教师使用,联合开课。还会出现教师的一专多能,也就是说,一个教师可以教多个学科,开多门课程。

  第四,教学管理难度增加。学生被固定在一个班里,这样老师与学生建立的是固定的管理关系。而一旦学生要走班老师和学生互相找不到对方。他们之间要发生的诸多联系,例如交作业,改作业,谈话,个别辅导等都会出现困难。即使是学习的考勤和评价,都有困难,都变得很重要。所以,选课走班一定要对应建立学分制管理,建立导师制,学长制,志愿服务,学生辅助机制等。

  第五,教师评价和教学评价难度增加。教师教的学生不同,教师之间的比较有困难,怎么去区分工作,进行评价就难了。此外,教师要组织考试,因为学的被分散了,他们可以集中的时间很少,或者说没有,所以要组织集中考试,就要全部听课。所以,考试的频次一定要降低,教学中的反馈就变得非常重要。我们教师的教学模式也要改变

  第六,信息技术的支持变得重要。在未来的学校管理中,学生信息分散,管理精细化,没有信息技术的支持,很难想象。选课排课表就是难题。学生管理,考试评价,综合素质评价等都需要信息技术支撑。

  四是教师不仅要关注教学还要关注课程。

  过去的课程都是别人提供的,教科书也是现成的,可是选课走班之后,学生的层次有了分化。一本教材,即使是国家教材,也需要进行校本化实施。此外,你还要提供学生选择课程。这就需要教师具有课程开发能力,还要可以管理课程。你上课不好,过去没有选择性,学生也在你的教室里。而今增加选择性,选课也选择老师,或许你的学生都被你教跑了。所以当老师的压力感会增加。

  五是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

  我们希望学校实现全员育人,过去是班主任担当的责任大,其他学科老师上完课走人,与学生的联系少。可是选课走班之后,行政班弱化了,教师都要做学生的导师。你的关注不仅在你的学科教学,你需要提供指导的还包括心理、教育、情感、专业发展等。所以,教师一下子从学科教师要变成一个全能的教育工作者。

  各位老师,今天与大家闲聊,谈了三层意思:一是作为教师,在学校环境里已经习惯于过去的教学,可是不主动谋求变革,我们也看不到工作的意义,缺乏快乐的体验——我主张教师要自觉改革教学;二是中国教育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变革的通道了,改革是大趋势,我们需要充分理解国家政策,成为改革的推动者;三是改革会遇到很多困难,我们需要积极稳妥推进。

  仅一家之言,欢迎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来源:网络

  关注“语文教学通讯学术刊”:

  1.扫一扫二维码(本刊公众微信号二维码)

  2.搜索微信号“ywjxtx1978”或公众号“语文教学通讯学术刊”即可加关注

语文报社天猫旗舰店二维码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