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 vs 杨振宁:“中国教育不比美国差”吗?

  盛世中国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固然重要,但感觉在全球化融合的今天,在强调可持续发展的当下,对中国教育的反思、改革、国际化更具有现实意义。

  《中国教育报》2017年2月24日在搜狐教育频道刊出的文章《这两位世界顶尖教授放弃美国国籍回国任教,他们说:中国教育不比美国差!》,报导了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对中国教育的评价:

  中国的教育不比美国的差,而是比美国的好。在中国不是念得最好的小孩,到美国中学、大学去念书,都会变成佼佼者,这说明中国的教育不错,确实压力很大,可是有效果。所以这些孩子去到美国的任何一所中学、任何一所大学,好的、不好的,所有的中国学生平均起来都比美国学生好,这就证明中国的教育是成功的。

  杨老(杨振宁教授)对中国教育的高度评价让我不由得想起了十几年前轰动中国社会的“钱学森之问”。中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向当时的国家领导人说起:“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

  我倾向于同意钱老的看法。盛世中国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固然重要,但感觉在全球化融合的今天,在强调可持续发展的当下,对中国教育的反思、改革、国际化更具有现实意义。

  西方教育分为宗教教育、国民教育(国家教育)、个人自由的教育(知识与职业的教育)。中国教育自古以来没有西方的宗教教育,却有富于宗教精神的道德教育、人格教育、文化教育,这些中国教育的原点在孔子和儒家思想。

  中国发展到近代以后,一直不断强化国家教育和知识与职业教育。国家教育,关乎意识形态,围绕“三观”展开的思想政治课从小学到大学,一以贯之;知识与职业的教育,关乎安身立命的“饭碗”,更是重中之重,而且近年来登峰造极;而道德教育、人格教育、文化教育,却因为意识形态的维稳和考试为核心的功利化引导,受到了极大干扰。

  杨老提到的“在中国不是念得最好的小孩,到美国中学、大学去念书,都会变成佼佼者”的事实,恰恰说明了中国教育功利化对学生潜力的压制,而问题的核心其实杨老也提到了——“确实压力很大”,什么压力?无外乎是考试、升学、升职。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人生巨变,全靠“读圣贤书”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来实现。在这样的制度下,中国人的习惯思维是把教育功利化,读书的出发点是“有用”,读书能做官,做官能发财。

  科举制虽然名义上早已在一百年前灭亡,但它的核心理念千百年来始终没有消失——被中国人庸俗化的“教育改变生活”。

  在《中国教育报》的报道中,杨老提到了他中学时,父亲请老师教他学习《孟子》的经历。

  中国应认识到传统教育的好处,把它坚持和发扬下去;同时又吸取美国教育的长处,在大学和研究院中,对于特别优秀的学生,规矩放松一些,不要限制得太死,以利于这些特别有才干的人在社会上尽早发挥才智。

  综合杨老的经历和他的上述评论,我推测,杨老所说的“中国教育”,很可能是理想状态的教育形式,即国家教育、知识与职业的教育、以及富于宗教精神的道德教育、人格教育、文化教育。有些类似于中国古代传统教育模式,但在当下的中国几乎是不存在的。

  只强调国民教育、个人自由的教育,是典型而偏激的“成功学”引导,精英教育的后遗症。民国时期的国学大师钱穆在《中国历史精神》一书中,对此尤为痛心。

  学校教育仅是鼓励个人上进,仅注意到让每一个人都接受知识和职业技能,而没有注意到每一人的“可能的失败”,及其内心情绪上的“真实苦闷”。

  杨老早年读的《孟子》中有一句掷地有声的名言——“人皆可以为尧舜”,即在道德、人格、尊严上,每个人可以站在平等地位上,这几乎是中国版的精神“独立宣言”。高贵的品质、健全的心智,其重要性远远超过官方意识形态与谋生技能。

  而这些伟大的文字,一定回响在抗战期间,颠沛流离、却浴血坚持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课堂上,就在物理系简陋的教室里,一个聪慧睿智的学生就在那里如饥似渴地学习,他就是青年时代的杨振宁。

  常年在海外研究、生活的杨老,并没能像学成归国的钱学森那样,切身感受到中国教育丢失的那部分传统中的精华,而舆论似乎更愿意听到一个离开美国、回归祖国、改为中国国籍的华人巨匠对国家的溢美之词,但这些话可能混淆视听,凭空增加我们的虚荣,强化对中国教育的浅薄认识,甚至减缓中国教育国际化的脚步。希望不是这样。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