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应学习市场上的两个恐怖现实和一个恐怖结论

  上周EduMax发布了“一张图看懂自适应学习”,希望用最简单的方式把“自适应学习”这一前沿高深的新生事物介绍清楚。然而“自适应学习系统”目前既然在寻求商业化尝试,那我们还应该聊聊它在商业环境中的问题。谈到这个问题,本文不能再是一张图了,因为既然“恐怖”,我还是用简单的文字来说清吧。

  第一个恐怖现实:成熟的项目是不需要自证有效性的

  上篇文章发布后,在线教育领域一位资深的朋友找我聊天,谈到这样一个观点“成熟的项目是不需要在市场上自证有效的”,他说:“不论是新东方、好未来,即无需自证有效,也无需对效果做承诺”。

  这个观点很深刻,细想起来,所有市场上所有的产品或服务,其有效性都有两种自带来源:一是直接效果,比如教培行业的“提分”,比如饭馆的“好吃”,比如手机的“好用”;还有一类是在高一级的理论或科学中为其制定了有效性的标准,比如电脑配置高低性能优劣,比如药物的各项指标。—— 如果一个产品在高一级的理论及科学中还无法证实其有效性,也无法在实际应用中立即被体会到效果,那这个产品只能说是——这只是个不成熟的概念。

  那么,自适应学习系统是不是也遇到了这样的僵局呢?——当前教培市场的终极需要是帮助学生“学会,提分”,家长会为这个需要而付费;而一套高级的智能系统只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方法,家长不会为了体验一种新技术而付费,如果付费了也是暂时的好奇心驱使。

  因此,如果自适应系统需要自证有效性,除了科研本身的原因之外,恐怕是在效果方面还没有被市场认识到,这个方向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直到市场上普遍认为:真正的自适应学习系统的确是有效的;并且认识到“你的公司”才是真正的自适应学习系统。否则那就会像是那位朋友所说的一个深刻的比喻“拿着锤子找钉子”。

  第二个恐怖现实:组建一个真正的自适应学习系统的商业团队,其难度不亚于技术

  因为曾经尝试过自适应学习系统项目的原因,去年中期我受另外一位朋友所托,在美国寻找自适应学习的科研团队。但其结果是,自适应学习系统的概念,在美国人那里似乎还不如国内传播得广泛。得到反馈最多的一个答复是:“我们不知道有个学科叫做‘自适应学习’,可以解释得再具体些么?”

  的确,自适应学习系统不是一个学科,而是多学科共同合作的结果,在理想状态下,应该包括教育、教学,人工智能,教育测量学,统计学、大数据挖掘、教育技术学、设计师等等各种角色互相配合;如果到了应用级,还得有算法、软件编程、网络工程师等角色的参与。因此,除非类似knewton这样土豪级的公司之外,在美国也只有EPGY这样的国家基金支持的项目了。

  这些还不够;如果真正的自适应学习系统得以商业化应用,那还需要市场、渠道乃至行业资源的配合。由于这类项目对应用场景的依赖性非常强,甚至可以说是项目的基础之一,所以在商业应用里非技术性的因素与技术性因素是同等重要的。

  所以我们看到,真正组建这样一个团队,虽然有一些环节可以暂时忽略,但多数的结构还是不能或缺的。并且每个环节的人物,其量级还得完全对等,否则哪一块是短板,这个项目都做不成。

  这是一道思考题,如果一个初创团队,里面有这么多的重量级环节,哪个环节还都不能缺少;此时如果没有绝对的权威老大哥拿钱组织,这个团队的股权乃至地位得如何分配才会让每个人心服口服呢?

  一个恐怖结论:也许目前我们翘首企盼的方向不对

  除了那两个恐怖现实之外,其实还有一个更可怕的麻烦——技术、内容、商业等等都是能拿钱解决的问题,但自适应学习系统所赖以存在的基础——大数据,往往是拿钱买不到的。

  拿钱买不到的东西,就需要慢慢想办法去获得;然而真正的自适应学习系统是离不开大数据的。于是出现了一种方法,先设定主观参数,等数据采集齐全后再自适应化。—— 这句话的意思,其实就相当于,开始做了个“并不真”的自适应学习系统,这样的系统与“纯假”系统的差别就在于系统架构、数据架构和一些核心算法上;当然,二者的教学内容相比如何,那是一事一议了。

  此时我们看到, “并不真”往往是从技术入手的无奈之举,迂回之策;而“非常假”往往是市场或内容入手;在逻辑上,后者在技术上因为“假”所以轻,同时在市场和内容上占有优势,所以在这场对客户心智及数据获取的战役里,谁更有胜算那是很明了的事。

  如果再考虑到前面那两个恐怖的现实,到最终很可能会出现,“非常假”派因为技术难度低,因为接近教育和市场,很快获得了大量的数据和客户;那个时候公司痛下决心重做系统,成了“非常真”的自适应学习系统。

  这就是一个恐怖结论:

  也许,未来自适应学习系统公司,不是在技术上生出来的,而是在市场上长出来的。

  注:本文由EduMax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