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近代部分
课程负责人
徐健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
女,1965年3月21日出生。2002年获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1991年6月获北京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1987年6月获北京大学历史学学士学位
2002年任北京大学历史系副教授,1993年任北京大学历史系讲师,专业特长及近期研究方向:世界近现代史,资本主义发展史,德国史。担任本科教学:德国史,世界通史(欧美)
《欧洲史》近代部分参考文献
近代部分序言 欧洲文明的特征
第一章 民族国家的诞生
一、近代民族国家产生的因素
二、主权国家和王权绝对主义的政治理论
三、近代早期欧洲的社会和政治关系
参考文献:
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第2、3章,三联书店
诺贝特·埃亚利斯:《文明的进程》第2卷,第2部分,三联书店
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第4章,三联书店
阿莱特·茹阿纳:《圣巴托罗缪大屠杀:一桩国家罪行的谜团》,北京大学出版社
第二章 思想的解放
一、 科学观念的产生
二、 启蒙主义运动
三、 浪漫主义思潮
参考文献:
里夏德·范德尔门:《欧洲近代生活:宗教、巫术、启蒙运动》第4、5章,东方出版社
卡尔·贝克尔:《18世纪哲学家的天城》,北京大学出版社
戈尔迪、沃克勒主编:《剑桥十八世纪政治思想史》,商务印书馆
彼得·盖伊:《启蒙时代》(上、下),上海人民出版社
第三章 民族民主革命的时代
一、 英国革命:旧瓶装新酒
二、 法国革命:对平等的诉求
三、 进步与反抗的较量
参考文献:
柏克:《法国革命论》,商务印书馆
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湖南人民出版社
雨果:《九三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毕希纳:《丹东之死》,人民文学出版社
基佐:《1640年英国革命史》,商务印书馆
艾伦·麦克法兰:《现代世界的诞生》,上海人民出版社
第四章 工业资本的统治地位
一、“静悄悄的革命”:工业革命
二、变化中的社会
三、自由政治向民主政治的转变
参考文献:
艾瑞克·霍布斯鲍姆:《革命的年代》、《资本的年代》,江苏人民出版社
艾瑞克·霍布斯鲍姆:《非凡的小人物》第一部分“激进传统”,新华出版社
查尔斯·蒂利:《欧洲的抗争与民主:1650-2000》,上海人民出版社
克拉潘:《1815-1914年法国和德国经济的发展》
第五章 民族主义和帝国主义
一、 欧洲政治地图的调整
二、 欧洲与非欧洲世界的关系
三、 从和平到战争
参考文献:
迈克尔·霍华德:《欧洲历史上的战争》第5、6章
泰勒:《争夺欧洲霸权的斗争》
艾瑞克·霍布斯鲍姆:《帝国的年代》
弗洛里安·伊利斯:《1913:世纪之夏的浪荡子们》,译林出版社
克里斯托弗·克拉克:《梦游者:1914年,欧洲如何走向“一战”》,中信出版社
现代部分
课程负责人
许平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1993年7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博士学位。
所属单位:世界史研究院任职简历:
2003年4月,博士生导师
2002年8月,教授
1994年8月,副教授
1987年8月,讲师
专业特长及近期研究方向:
法国社会史,欧洲史;法国农村变革与现代化
担任本科教学:西方史学史,世界近现代史,世界热点问题探源
《欧洲史》现代部分参考文献
现代部分序言:
一、现代欧洲与近代欧洲的历史逻辑
二、现代欧洲历史的特征
三、在现代世界变动的框架下理解欧洲
第一讲 欧洲的衰落与调整
一、 欧洲的衰落
二、 欧洲秩序的重建与调整
三、 经济危机与法西斯的上台
参考文献:
C.E.布莱克:《二十世纪欧洲史》,人民出版社,第1-4部分
李工真:《德意志道路——现代化进程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
第二讲 十月革命
一、俄国历史的逻辑
二、战争危机与革命
三、政治和经济的建设
四、斯大林模式的思考
参考文献:
徐天新:《平等、强国的理想与苏联的实践》,安徽大学出版社
第三讲 冷战与欧洲
一、 二战的政治遗产
二、 冷战的起源与形成
三、 一分为二的欧洲
参考文献:
雷蒙德·加特霍夫:《冷战史——遏制与共存备忘录》,新华出版社
戴维·卡莱欧:《欧洲的未来》,上海人民出版社
张盛发:《斯大林与冷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第四讲 战后欧洲的经济与社会
一、 马歇尔计划与战后经济恢复
二、 经济政策、经济发展与社会变化
三、 文化的变革——“六十年代”现象
四、 20世纪60-90年代欧洲国家社会政策的调整
参考文献:
C.E.布莱克:《二十世纪欧洲史》,人民出版社,第5部分
E.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江苏人民出版社
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三联书店
第五讲 冷战时期的欧洲外交
一、 冷战大背景与非殖民化运动
二、 英国外交的调整
三、 法国外交的调整
四、 德国外交的变化
五、 欧洲一体化的历史进程
参考文献:
陈乐民:《战后西欧国际关系 1945-1984》,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张锡昌、周剑卿:《战后法国外交史》,世界知识出版社
郭华榕、徐天新主编:《欧洲的分与合》,京华出版社
第六讲 改革中的苏联与东欧
一、 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二、 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的改革
三、 东欧各国的改革
四、 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东剧变
参考文献:
叶书宗:《俄国社会主义实践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
柳植:《世纪性的实践》,安徽大学出版社
刘祖熙:《东欧巨变的根源与教训》,东方出版社
编辑:王伦立 殷晓彤
负责:周六、周日
微信号:wangll011111
历史学科教育
往期关键词
笔记|中国史|世界史
尊敬的畅言客户,您好。您所使用的网站评论功能已广告作弊被限制使用,如有疑问,请咨询客服电话400-780-9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