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学习遇到难题就想放弃?你可以这么做,培养孩子坚持不放弃的精神

  文/冬平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两个孩子的妈妈

  一位朋友对我说,孩子上四年级了,每天做作业时总是不停地喊妈妈过来帮忙。

  “妈妈,这道题我不会,你快来帮我做。”

  “妈妈,这个字我不会写,你来给我写一遍。”

  朋友叹了口气说:“我觉得他太容易放弃了,一道题明明他自己看两遍就懂了,但通常只草草看一眼就说自己不会。他怎么就不肯自己动脑筋呢?”

  朋友家孩子的这种情况,并不是个别现象,在后台也有家长给我们留言说:

  “孩子做作业时,隔几分钟就喊家长,对家长完全产生一个依赖性,看到不会做的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喊家长,怎么破啊?”

  孩子遇到难题不肯自己动脑筋,有的甚至都不去尝试就放弃,这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我们都希望孩子在学习上拥有坚持不放弃的精神,又该如何培养呢?

  

  原因一

  家长急于相助,或者打断孩子,孩子没有时间去思考和尝试。

  有一次带孩子在乐高小镇玩拼插玩具,听到旁边一位妈妈一直在跟孩子说这样的话:“宝宝,这个是这样拼的,看妈妈怎么做……”

  “哎呀,宝宝,不是这样摆,你这样搭不对……”

  结果孩子在一个玩具上玩两分钟就换另一个,这位妈妈跟在孩子屁股后面又喊:“你这孩子,哪个都不好好玩,怎么这么没个常性?”

  其实,不是孩子没常性,而是妈妈太急性,急着教给孩子所谓“正确”的玩法,反而让孩子失去了自己去尝试的时间和空间。

  记得儿子小时候搭积木塔我也犯过类似的错误,当时试图给他演示从下到上的“标准”搭法,结果他发脾气一把推倒,干脆不玩了。后来他按照自己的想法随意拼搭,不仅自己玩得开心,也搭出了许多别样的造型。

  孩子都喜欢自由地做事,家长的好心帮忙可能会干扰孩子,打断孩子的思考,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养成依赖家长、不愿自己动脑筋的习惯。

  对策一

  给孩子一定的自由时间和空间,让孩子把一件事情做完,积累成功的经验。

  现在的孩子是“忙碌”的一代,孩子上各种早教班、特长班、补习班,可供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越来越少。

  新东方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2016年9月对7435名家长做的调查表明,60%的孩子放学后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少于一小时。

  所以,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孩子正玩得起劲,比如在做手工,妈妈在旁边喊:“练琴时间到了!”这样孩子不得不中断正在做的事情。长此以往,就会导致孩子养成易放弃的习惯,因为即使努力做了,也看不到成果。

  

  我们需要有更多的耐心,当观察到孩子在投入地做一件事情,哪怕在你眼里是“不务正业”的小事,也要多给孩子一点时间,让孩子把手头的事情完成,这样他就会产生从始至终完成一件事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会让孩子觉得努力是有意义的,在学习上也会更有动力去思考和尝试。

  原因二

  来自外界的负面评价过多,导致孩子对自己没有信心。

  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曾做过一个经典实验,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狗以难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怎么逃也无法避开电击,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在给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且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地开始呻吟和颤抖,狗本来可以主动地避开电击,但结果却绝望地等待电击痛苦的来临,塞利格曼将这种现象称为“习得性无助”。

  当孩子做错事的时候,如果家长总是一味地批评和责骂,就会给孩子深深的挫败感甚至低自尊,久而久之,孩子会产生“我不行”的感觉,就像实验中的小狗一样,即使实际上有能力解决问题,他们也不再选择尝试,而是直接放弃,因为他们已经习得了无助感。

  一旦孩子感觉自己是个“失败者”,就会形成这样的认知:我怎么努力也无济于事。在对待学习上,若孩子持这种消极的态度,就会不愿意去尝试,不肯动脑筋,而家长看到孩子不主动学习,更是批评和责备,不断的负面评价又进一步强化了他的这种认知,形成一个负循环,导致孩子越来越没有自信心。

  对策二

  多理解和支持,少批评和指责,激发孩子改变自我的认知。

  若发现孩子经常出现“我不行”的感觉,我们需要反思,是不是平时对孩子要求过于严苛,挑剔过多,导致孩子形成了错误的自我认知,做事自信心不足。

  要改变孩子的认知,仅仅对孩子说“你真棒!”“你能行!”等类似的话是不够的,还需要我们用心观察孩子取得的每一个小进步,发现孩子做得好的地方,并真诚地告诉孩子,让孩子逐渐恢复自信,改变原来错误的自我认知。

  比如,当孩子弹一首曲子弹了许多遍也弹不好时,如果我们只是说:“加油,你一定可以弹好的!”孩子可能会气急败坏地喊:“我就是弹不好!”

  我们可以试着这样对孩子说:“看得出来,这首曲子要弹好确实不容易,你努力练习了这么多遍,已经有了一定的起色。还有一些能改进的地方,让我们一起看看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呢?” 我们这样感同身受地去体会孩子的感受,孩子就会觉得自己被理解了,而且得到了我们的支持,孩子更容易重拾信心,继续努力,不轻易放弃。

  原因三

  孩子还没有做好准备,或者任务的难度大大超出孩子的能力,导致孩子容易放弃。

  有一次带孩子去儿童乐园,那里有一个三四米高的攀岩墙,孩子们可以脱了鞋往上爬,下面是胶垫。有个小男孩怎么也不肯试一试,妈妈就一把抱起孩子,托着孩子的屁股使劲推孩子爬,可孩子刚爬了一下就下来了,再也不肯爬了。妈妈就开始苦口婆心地劝孩子:“你看那个小姐姐爬得多好呀,宝宝也可以的,是吧?”妈妈越劝,孩子越不肯,最后哇哇大哭。妈妈指着孩子气呼呼地说:“看你这点出息吧!”

  其实,那个小男孩看上去最多有三岁,而妈妈口中的“小姐姐”已经五六岁了。期望三岁的孩子达到五六岁孩子的运动水平,而不考虑孩子的实际能力和心理准备,这位妈妈的做法明显有点操之过急。

  所以,当孩子面对的任务大大超出了自己的能力,或者孩子根本还没有做好心理准备时,也会有不愿意尝试,容易放弃的表现。

  对策三

  给孩子中等难度的任务,让孩子“跳一跳”就可以够得着。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对我们如何看待给孩子的任务难度很有启示。

  所谓的“最近发展区”,就是指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实际发展水平与在成人指导下或在有能力的同伴合作中解决问题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简单一点说,就是我们给孩子提供的任务要既高于孩子的现有水平,又是孩子“跳一跳”可以达到的,而不是让孩子“望而却步”的。

  

  所以,我们在看到孩子不愿去尝试的时候,也可以反思一下,是不是任务对孩子来说太难了,或者孩子真的需要我们的帮助,或许我们调整一下任务难度,或者给予孩子恰当的帮助,孩子就能继续前进,达成目标。

  原因四

  不恰当的表扬,导致孩子不愿去面对挑战。

  斯坦福大学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Carol Dweck)和她的团队花了10年时间研究表扬对孩子的影响。实验人员让孩子独立完成一系列智力拼图任务。当完成第一轮测试后,将孩子随机分成两组,对第一组孩子说:“你在拼图方面很有天分,你很聪明。”对第二组孩子说:“你刚才一定非常努力,所以表现很出色。” 然后让这些孩子参加第二轮测试,结果发现,那些在第一轮中被夸奖努力的孩子中,有90%选择了难度较大的任务。而那些被表扬聪明的孩子,则大部分选择了简单的任务。

  为什么呢?德韦克解释说:“鼓励,即夸奖孩子努力用功,会给孩子一个可以自己掌控的感觉。孩子会认为,成功与否掌握在他们自己手中。反之,表扬,即夸奖孩子聪明,就等于告诉孩子成功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这样,当他们面对失败时,往往束手无策。”

  所以,如果我们习惯性地夸孩子聪明,也有可能导致孩子不愿意面对新的挑战,因为孩子不愿意冒犯错的险,宁愿保持“聪明”,而若尝试失败会让自己看上去不那么“聪明”。

  对策四

  多鼓励孩子努力的过程,少表扬孩子的聪明和结果。

  既然不恰当的表扬可能会阻碍孩子面对困难去尝试的勇气,那么我们该如何激励孩子坚持不放弃呢?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鲁道夫•德雷克斯在《孩子:挑战》一书中讲到:“孩子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离开鼓励,孩子的性格就不能健康发展,孩子就没有归属感。”

  鼓励和表扬不同。鼓励是针对孩子做事的过程和态度,比如:“妈妈看到你这一周写作业很认真,为你感到骄傲。”而表扬更多的是针对结果,比如:“妈妈看到你这周英语测验得了100分,为你感到高兴。”

  得到更多鼓励而不是更多表扬的孩子,更容易获得信心和掌控感,面对挑战和难题时更愿意去尝试,不轻言放弃。

  

  孩子在学习上遇到难题不愿动脑筋,在困难面前容易放弃,背后的原因当然不止这四点。要培养孩子坚持不放弃的精神,或许我们更需要以身作则,让孩子看到什么是“坚持”,什么是“努力”,什么是“不轻言放弃”,你的行为就是孩子成长最好的参照和动力。

欢迎随手点赞并分享到朋友圈

长按下图二维码 关注【新东方家庭教育】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