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同济教授说,只会答、不会问的学生, 终究学不会独立思考

中国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水平如何?带着这个疑问,外滩君采访了同济大学哲学副教授陈君华。他活跃在批判性教育领域一线,并且是一名实践派专家,在他的批判性课上不仅仅教学生思考,更重要的是改变学生的思考习惯和人格特点。他认为思维要素中目的、问题、概念、信息这四项最为重要,因为它们更贴近生活,更能提升真实的人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的思考能力。在采访的最后,还附有陈君华的9步思维脱困法,供家长参考。

文 | 吴妍娇 编辑 | 李臻

  现如今,“批判性思维”已经不再是一个陌生的语汇了,甚至俨然成为了教育圈的热词。去年8月,纽约时报刊登的一则关于中国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研究引起了国内外的热议,饱受诟病的中国式应试教育培养出的高中生,竟在测试中取得不错的成绩。这不禁让外滩君心生疑问:中国学生在批判性思维方面的真实水平如何?为什么很多学生念了大学反而大幅退步了呢?

  带着这一连串问题,外滩君找到了一位活跃在批判性思维教育一线的“实践派”专家:陈君华,同济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同时也是全国MBA考前辅导界最具影响力、最受学生欢迎的逻辑与写作辅导专家。

  在采访前,外滩君就听闻了陈君华的光荣事迹,作为同济大学辩论队的主教练,他口才极佳,与同学在课堂上争锋时,往往能辩得对手心服口服。

  

  虽说“批判性思维”是近两年才火起来的热词,但陈君华却已经与之有极深的渊源了,早在1999年,他就已经开始在同济正儿八经地教授“批判性思维”课程了。当时因为他酷爱辩论,又担任着学校辩论队的主教练,学校很自然地将当时“逻辑学”这门新课的指挥棒交到了他的手里。

  新课名曰“逻辑学”,但陈君华始终强调,自己一直以来教的都是“批判性思维”,这一创举在国内也可称得上是数一数二。“辩论也是发现别人思维的问题,这和批判性思维非常相近。后来我发现中国人的思维最缺少这种精神,但实际上批判性思维很有用,也很好玩。”

  刚开始教学的时候,难度着实不小。当时国内尚没有任何一个可供参考的理论体系,国外虽有研究和专著,却也未成系统,所以陈君华就这样一路摸着石头过河,逐渐寻找和建构属于自己的理论框架。

  当时他关注到批判性思维的其中一个流派——该流派以Richard Paul为代表,强调思维要素的重要性,而非单纯重逻辑推理。这与陈君华个人对批判性思维的理解不谋而合,经过自己的汉化,他终于总结出一套较为成熟的方法论。

  关于陈君华的授课风格,有一点不得不提:凡是他课堂上的案例,无一不来自他自己的生活,无一不经过他深入的思考。这也是他一直以来想做到的:真正意义上将批判性思维教学本土化。

  “上过我课的同学都知道,我从来不抄袭别人的案例,所以每个案例讲起来都富有生活气息、原汁原味。二手的东西没味道。尤其是国外的案例虽多,却大多不符合中国国情,学生讨论起来也有点隔靴搔痒的意思。”

  而更为难得的是,这10多年以来,陈君华已经把他的生活批判性思维化了,时刻用批判性思维的方式来观察人际关系、别人的思考方式,甚至连看电视、看报纸也时常脑洞大开,多年来收集了海量的素材和案例。因为他觉得,如果他自己没有以批判性思维的方式来生活,也很难把这个话题跟学生讲清楚。

  

  中国的古汉语里就已有批判性思维了!

  当我们谈论批判性思维时,我们往往会用一种先入为主的观念,很自然地将眼光投向西方的各个学术流派,总觉得那些声名显赫的哲学家们才是创下这一先河的人。然而我们却可能不曾想过,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早就已经有批判性思维的身影了。

  其实,Critical Thinking除了翻译作“批判性思维”,还有另外一个比较为人所熟知的译法,称为“审辨式思维”。这个译法除了规避了“批判”二字在中文语境里的敏感性,更妙的在于,它竟与《中庸》里的一句名言暗合。

  《中庸》里有这样一句话: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陈君华认为,从中庸的角度,将critical thinking翻译成“审辨式思维”就和中国文化结合得很好,并且更重要的是,它很好地体现了批判性思维的精神。

  博学之,这个“学”,可以做狭义的理解,从书本里学知识理论,但也可以做广义的理解,主体敞开心扉,向外在世界学习、吸收各种信息和知识,这都是学,所以这个“学”不仅限于课堂,还可以向大自然学,这很重要。批判和反思的前提是,肚子里得有东西,要吸收,这是博学,第一个阶段。

  审问之,接触到知识和信息以后,要去提问、要去质疑、要去审问,不能一股脑地全部吸收外界的东西,没有理解和消化。

  慎思之,我们不仅要思考,还要慎重地思考,要对自己的思考进行进行知觉、分析、反思和批判。

  明辨之,我们不能大而化之,要仔细地进行分析,这里的“辨”,是分析的意思,而不是“辩论”的“辩”。很多人只评判好坏,这样思维无法提高,要把思维各个要素分开,进行分析、而且是事无巨细地解析,然后组合起来才能对事物形成一个准确的认识。

  最后笃行之,思维不能以思维本身结束,你认为思考得很好,可以结束了,但思考总是要服务于生活和实践,有时候你自己想得好好的,但是很有可能是一种思维的自欺,因为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你只有去做了,才知道思考得好不好。通过实践,第一是发现自己思维中的问题,第二只有通过实践的成就感,才能巩固我们思维的成果,建立我们思维的自信。

  

  另外一方面,critical thinking译作“批判性思维”时,其中的“批判”二字可能更容易与汉化的理解相融。陈君华在一篇论文中,从古汉语角度入手,对“批判”二字进行抽丝剥茧般的拆解。

  “批”的本义是:用手打、劈、刮、削。现在,“批”在本义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引申出这样一些意思:

  ① 写上字句,判定是非、优劣、可否。

  ② 附注的意见或注意之点。

  ③ 揭露某个思想行为或某种现象的错误。

  由此可见,“批”有“剔除”的意思,即“批”肯定要质疑和否定,但它并不是要把某个对象全盘否定或彻底抛弃。它在否定中也可以有肯定和接受,比如“审批”并非就意味着否定,“批准”很明显就是“同意”。

  所以,“批”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它的真正意思应该是:研究对象、区分好坏、剔除坏的、保留好的。在这里,“批”很接近于黑格尔意义上的理性分析、判断之后的“扬弃”。

  然后,我们来看“判”这个字。

  “判”这个字是个“会意”字,它的左边是“半”,右边是“刂”,所以,它的本义就是:“用刀把一样东西一分为二”。

  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引申出其他一些意思,比如分开、区分、分辨、分析、评断等等……《庄子•天下篇》“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中的“判”就是“分辨、评析”的意思。

  但是,“判”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最核心的意思还是:深入到对象思想内部,对对象思想进行认真仔细的分析、辨别。

  另外,“判”的“一分为二”的本义也充分说明“判”、乃至“批判”是一种辩证的扬弃,而不是简单的彻底拒斥和全盘否定。在辩证的“扬弃”这一点上,“判”和“批”是相通的。

  因而,“批判”二字极好地表现了批判性思维的精神,即一分为二进行分析,把不好的去掉,把好的留下来,从而使我们的思维变得更好,这也就是批判的精髓。

  这些被忽略的思维要素,其实很重要

  作为Richard Paul流派的坚实拥护者,陈君华始终认为,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重要的思维要素在影响和决定着我们的思考,而这恰恰是注重逻辑推理的恩尼斯流派所忽略的部分。

  在七大思维要素中,恩尼斯流派更注重后三项,既根据、推理和结论,而事实上,包括目的、问题、概念、信息在内的四项思维要素,虽看似为后者服务,实则可能更为关键。

  

  一、目的

  目的是第一个思维要素,也是所有思维要素中最重要的一个。因为目的决定了我们思考的方向。所以只有思考的方向对、目的对,我们的思维才有可能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如果目的错了,就会一错百错,就会出现系统性、方向性的错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犯目的性的错误。

  比如说,在吵架的过程中,如果我们的目的不是奔着解决现实问题去的,而是把沟通的目的变成对对方的职责,那么沟通就难以正常地进行,我们的沟通方向也就错了。

  二、问题

  我们的思考总是在解决问题。我们思考的问题和现实总是有一定的距离,这个需要克服的距离就是我们需要通过思考解决的问题。

  这就很好地解释了,如果你提不出好的问题,你就不能够使思维有所推进,甚至让现实有所改进。

  三、概念

  人在思考的过程中总是会用到语言,思考和语言的关系非常微妙,一些心理学家、逻辑学家认为,凡是我们的理性思维(除了飘忽的胡思乱想,严格来说不叫思考),真正的思考一般和语言是分不开的。比如说,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认为,我们总是要利用语言做载体,我们才能进行思考。

  举个例子,比如我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怎样才能找到一份好工作?显然你的目的是找到一份好工作。解决的直接问题就是如何才能找到一份好工作。

  但如果你是一个好的思考者,首先你会思考什么叫好工作。这就是一个概念问题,语言问题了。好工作对每个人来说都不一样,比如说可能是舒服的工作,喜欢的工作,是专业对口的工作,离家近的工作,有意义的工作,或是赚钱更多的工作、将来升职前途更大的工作。但不管怎样,概念要搞清楚。

  我们一般人在做这样的思考的时候,不会用嘴巴直接说出来,但实际上你仔细回顾一下的话,会发现其实你用的是无声的语言,虽然你没有发声,但还是遵循语言的原理,还是要通过脑内语言来进行思考。

  如果把这些语言都剥离掉,我们的思考是非常混沌的。而语言最核心的就是概念,你必须要把概念搞清楚以后,才能很好地思考和讨论这个问题,否则思维就是莽撞的、鲁莽的。概念是整个思维的逻辑起点。

  从逻辑学的角度来看,思维的逻辑形式有三点,第一概念,第二判断,第三推理。显然后两者都必须建立在概念的基础上,概念清晰、科学、明确,才能建立起一个完整的思维体系。

  

  但是陈君华也指出,很遗憾,中国人对概念是不太清楚的,甚至是不太关心的。

  中国人讲究直觉、笼统的思维,缺少这种分析性的思维,比如说孔子强调“仁学”,但如果你看《论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一个情景中说“仁”是什么意思,在另一个情景中“仁”是什么意思,却从来不从逻辑学的角度去看,“仁”的核心到底是什么,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什么。

  中国人没搞清楚概念以后,就容易走向一个极端,比如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基本就是拒绝概念的讨论了。这是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有一些特点,也有一些缺陷。

  但西方不一样,西方真正的思考,就从明确概念入手,以苏格拉底为代表,苏格拉底在大街上,逢人就讨论,什么叫真,什么叫善,什么叫美,什么叫知识,什么叫公正,什么叫有意义的生活,尽管他没有做出任何答案,但是他促使了所有人从逻辑学的角度去讨论这些概念,但如果这些概念都不清楚的话,怎么能做出一个有科学价值的论断呢?

  所以概念非常重要。

  但在中国的日常生活中,人们对概念这个要素是不太关心的,也没有经过特殊的训练,甚至是有一些反感的,似乎我们就直接生活在事实当中。但其实我们必须通过语言和概念去认识和把握事实。

  四、信息

  好的思考应该建立在客观的信息基础上,而不是我们的想当然。我们要通过提问去搜集信息,才能得出好的结论。

  在整个思维体系的7要素中,陈君华尤其强调以上四个要素,因为它们更贴近生活。他致力于这样的批判性思维的研究和训练,提升真实的人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的思考能力。

  他认为,传统的逻辑学仅仅关注推理的逻辑学是不够的。如果刚开始目的错了,只学会了逻辑推理,在真实的情景中,还是会一错百错。

  一堂开在大学里的批判性思维课长什么样?

  

  有人说,哲学最核心的功能就是反思和批判,因此,由一位哲学老师来教授批判性思维课程可以说再合适不过。但陈君华的课似乎和外滩君想象的不太一样,可以说,它相当接地气,同学们来上这门课也大多是为了提升思维素养,对自己的生活、人际关系有所帮助。

  令外滩君印象深刻的是,除了介绍重要的思维要素以外,陈君华还专门辟出一讲,和同学讲人格。

  他说,批判性思维不仅仅是一种思考方式,更重要的是要变成我们的思考习惯和人格特点。

  批判性思考者有很多人格特征,比如说喜欢分析,不喜欢大而化之,目标明确等等,但在这一讲里,陈君华特别强调要冷静理智地面对一切,学会怎么控制自己的情绪,这对于思考而言也相当重要。

  最初给大学生上批判性思维课程时,陈君华几乎很快就发现了学生们的通病。中国的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不是很强,他们有时有模糊的想法,但说不清楚,但是批判性思维的课堂是需要讨论的,没有经过语言,大家在想什么实际上都不清楚。

  “我一直认为思维和语言是统一的,你认为你想清楚了,如果你说不清楚,那只是一种自欺。但在中国的课堂上,从小学、中学开始,一般都不是很强调这一点。所以在进行批判性思维讨论的时候,学生就不知道怎么说了。这只是表象,而背后根本的原因还是自身的分析能力不够强。

  他们的分析能力可能体现在理工科的、非常结构化的问题,那些非常死板的问题,他们才能清楚地回答。但在日常生活中国,从批判性思维、从问题的角度,他们的思考很模糊。这个时候他们不知道怎么去分析,抓不住要点,不能够有条理地展现思想,这是最大的问题。”

  说到底,造成这一现象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乏讨论的氛围,不管是在家庭里还是在课堂上,都几乎是大人的一言堂,孩子只要理解就可以了,那种相互讨论的东西太少了。而要知道,批判性思维的本质是讨论。

  

  在陈君华的课上,有一项很有趣的作业吸引了外滩君的注意。

  每学期结束前,学生要提交一篇思维日记,必须是自己生活情景中碰到的事情,其中有情绪的波折,也有思维的误区,然后还要有反思。虽然一学期只写一篇思维日记看似很轻松,其实学生平常就得养成写思维日记的习惯。

  “这就是我逼着学生要把课堂上学的理论方法,运用到实际生活里去。仅仅做一个专业性的逻辑推理,这个不需要我教,学生都很强,必须要强调其与生活的联系。

  写思维日记就是强调批判性思维最根本的核心:那就是要去观察和体会自己的生活和情绪,他人的情绪,同时意识到自己的思维过程有哪些问题,有哪些想的不周全的地方,然后进行反思,最后通过文字的形式,更精准、深刻地表达出来。这也是我教学最主要的目的。”

  学生们写的思维日记的主题也的确是五花八门,有不少人提到了大学时代典型的“拖延症”,也有人会写各种人际关系和矛盾。

  过去,对很多学生来说,观察自己的思维是很难做到的事情,通过看别人的思维日记,自己写思维日记,他们慢慢地就长出第三只眼,开始关注自己的思维过程,不断地反思。

  “我认为好的思维日记要有真实情感的投入,也有深刻的思考和反思。我不主张空洞的、从道理到道理的思维日记,理性的思维有些虚假性,我觉得写得最好的思维日记,一般都是人际关系冲突矛盾中总结出来的思维日记,这也涉及到讲故事的能力。

  在真实的情境中,你的感受,才是最真实的思维。你坐在书桌前去刻意思考,离生活终究还是有距离的,日常生活还是照样犯错误。所以还是要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来写的思维日记,对这个思维情景进行反思,然后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反思整个思维方式,那是最好的。”

  陈君华说,他希望学生可以通过这门课,掌握思考的工具,未来不管面对多大的思考课题,都遵循这样的一个思维框架:我的目的是什么?目的清楚、科学吗?我是不是在追求目的的过程中迷失了自己的目的?有没有做到一以贯之?我当下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以及我思考的问题是不是好问题?

  “我告诉学生们,要提好问题、重要的问题、建设性的问题。在思考过程中,要理清概念,别急着做判断,先通过提问搜集信息,多观察,得出结论以后,再看看能不能得出其他结论,有没有更好的竞争性的结论,你的合理性在哪儿,你的问题又在哪儿。掌握了这个框架,其实就是理解了思维的套路。”

  批判性思维原来在家就能实践!

  外滩君了解到,国外早在儿童时期就有比较简单却实用的批判性思维教育了,而在中国,这样的教育似乎来得太迟。

  “美国的家庭比较民主,你说你的观点,我说我的观点。但中国就不太这样,我们大人总觉得孩子反驳他的话,就是回嘴,孩子怎么能回嘴呢?这样一来,何来民主的讨论,更不用提批判性思维了。我就鼓励我的孩子回嘴,只要你有道理,你尽管说,这样才能树立他的个体意识,他的思维才能提高。他的语言表达能力才能提升。”

  除了家庭,学校也在极大程度上抑制了孩子批判性思维的生长。学校里一言堂的东西太多,老师也太贪心,总觉得有很多知识要学生掌握,但对知识的理解与消化、讨论相对比较少。

  但换句话说,从大学开始教批判性思维,也有好处,因为学生已经有人生经验了,学了很多东西,这个时候才更有反思的对象。

  

  陈君华的建议是,最好能从家庭开始,父母能有意识地鼓励孩子表达,跟孩子平等地沟通,甚至辩论。

  一个很好的方法是主动给孩子提问题,也鼓励孩子提问题。另一方面,抓住某个生活中的话题进行辩论,也是很好的方法。

  另外,家长务必要做到理性,因为家长自己得是批判性思考者,有民主的人格,才能引导孩子批判性思维。

  有时候我们会发现,孩子太遵从父母的想法,是因为想要取悦大人,把人际关系看的太重,而把自己思想的表达看得太轻。要知道为了讨好父母,小孩子会不择手段,甚至牺牲自我。

  这从情感上是可以理解的。很多中国家长的基本形象就是,话语权神圣不可侵犯。

  所以要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欲望和感受,就需要父母形成民主的风格,有时候发现他的想法,甚至要深挖他的想法,其次还要主动挑起一些话题跟孩子辩论,有些孩子是害怕犯错,怕说错所以不敢说,但多说几次孩子自然就有自信了。

  陈君华老师的9步思维脱困法

  思维要素的运用,第一步悬置情绪。人在困境当中,很容易有消极情绪,消极情绪会抑制理性的思考。这个时候的做法应该是,不要说这个情绪对或不对,对的话,你会跟着那个坏的情绪走,越陷越深,你说这个情绪不对,一棒子打死也不行。因为人在困境中,消极情绪也有它的合理性。所以第一步,先把情绪悬置起来,不判断好与坏,目的是不受情绪的干扰,冷静地面对这个现实和问题本身。

  第二步还原成想法。我们在生活中很容易混淆事实与观点,但其实按照批判性思维的观点,困扰人的不是事实本身,而是你对事实的解释、你的看法、你的观点。但是人很奇怪,人在想到某个观点和想法的时候,虽然是想法,但是潜意识里面还是把它看作事实本身。所以必须要把所谓的事实还原成想法,其实说白了就是区分事实与观点。

  第三步,明确目的。

  第四步,明晰其概念。概念是否模糊不清,对思考是否有帮助。

  第五步,澄清其问题。问题不能模糊不清,要具体化,要清楚。

  第六步,搜集信息。缺乏哪些信息,哪些信息是可疑的?

  第七步,这样想的根据何在,有没有反面的根据?人会有自我证实的倾向,我有这个想法,我只会找理由来证明它是对的,没有想到可能有反面的理由。推理过程是否成立?结论方面,我能不能得出另外相反的结论?

  第八步,改写其结论。

  最后,寻找其对策。

外滩教育推出“VIP专享”服务了

点击下图,了解更多VIP福利

点击关键字阅读外滩教育3000+篇优质文章

——————

探校录少年书房家长课数学思想

学英语大考场美高党国际课程

小留学生日记批判性思维

钢琴课酷老师写作课牛娃录排行榜

  点击阅读原文,进外滩教育微店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