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妈妈选绘本的9条秘笈

伴读10年的米奇爸爸

每天给你一条阅读秘笈

编译/米奇爸爸

  选书最头痛的莫过于书太多,无从下手,又怕错过了好书。即使家中已经汗牛充栋,也不知道如何分类梳理,循序渐进地给孩子品读消化。

  今天,米奇爸爸为您梳理了一份小小指南,我们来看看美国妈妈们是如何为孩子选书用书的,如有一二值得借鉴处,那就很值啦。

  1. 纸张、油墨、印刷精美安全,厚度、尺寸、适当

  

  让孩子欣赏的图书都必须严格要求其字体、图书印刷清晰、精美。

  同时,美国妈妈会尽量购买使用环保大豆油墨印刷的书籍,以保护孩子健康。

  尺寸方面,书本太厚或过大都不便于孩子拿取、翻阅。因此在选择时,这个小细节父母也不能忽略。当然,家中备几本大书、特型书也是可以有的。

  2. 内容多元,自成体系

  

  就像吃饭讲究品种多样,营养平衡。为孩子选的绘本等读物,题材应包含日常生活、童话故事、与动物相处、自然科学、天文地理等,多样化的取材,不仅让孩子增加视觉感受,更可进一步丰富孩子的知识。

  同时,妈妈们应根据孩子的特点,和阅读的规划,设定一份有一定目标,自成体系的图书数据库。

  3. 父母鉴别与孩子兴趣相结合

  

  父母是童书的第一读者,扮演着为孩子“试吃”的角色,大人的阅历和见识都高于孩子,也有责任替孩子把关,要分辨清楚,哪些“喜欢”是滋养人的,哪些“喜欢”只是暂时满足低层次的视觉享受的。

  同时,要尊重孩子的意见,不可强迫孩子接受大人所认为的好书,要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考虑孩子的兴趣。

  一本好书,常常像那句广告语:“宝宝用好,您用也好”。

  4. 绘本、系列读物、分级读物搭配并行

  

  单本绘本一般故事情节丰富,给孩子的感动和思考更多。但难免因为要照顾到情节的需要,有些句子也比较长比较难,不利于循序渐进。

  系列读物一般依托某个固定人物展开。这个人物往往具有鲜明的形象和性格特征。语言上和单本绘本接近、难易不等,需要父母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实际情况甄别。

  分级读物,一级一级从易到难,充分考虑到孩子的语言水平、知识面和理解能力。分级阅读每一本之间往往会重复一些词汇和句子,让孩子在每晋一级的时候还能发现熟悉的东西,有利于孩子循序渐进接受新东西。但这样的结果必然是牺牲故事的情节,但最适合作为英语启蒙资料。

  这三类读物各有优点,父母应根据自己的出发点合理选择孩子入门阶段这些资料的配比,相互搭配进行。

  5. 读书比屯书更重要

  

  买书、配书不容易,但这才刚刚开始。可惜不少妈妈觉得到这里,她的主要任务就完成了。

  很多妈妈们容易把“血拼”的作风带到为孩子买书的行为中,经常出现买的书搭配不合理,同类书过多,买了也看不过来,甚至为了凑单给孩子买了一些不合适的书。

  要牢记,买书是为了读书,读比买更重要。

  6. 不要一下子给孩子太多书

  

  有些妈妈买入一批新书时很兴奋地和孩子一起把所有书都摆出来,于是还是眼花缭乱,这并不有利于孩子专注力的培养。对于孩子而言,一段时间内对某些书的精度,其效果更甚于大量泛读。

  选择每月投放的方式, 利于让孩子精读,充分利用配套材料,并对新书保持新鲜感和好奇心。

  7 读,有法而无定法

  

  陪伴孩子阅读,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例如,不要过早教孩子读字、根据孩子的年龄选书等,但切不可用框框套住孩子。

  妈妈拿着绘本,就着画面和文字延伸着读,是一种读法;爸爸照着字面念,也是一种读法;奶奶戴起眼睛,一个字一个字费力地读出来,也是一种读法;孩子自己捧着书,静静地一页一页地翻着,同样也是在读书。

  让人感觉愉悦的读法,就是最好的读法。

  8. 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

  

  我们为孩子选书,就是在帮他选择精神伙伴。所以,先要了解您的孩子,Ta的感觉、认知能力处于什么阶段?Ta有什么特质和特别的兴趣倾向?这些都是选书最核心要关注的。

  每个孩子都不同,还体现在每个孩子对一本书的反应都是不同的。不要以“应该有的反应”来要求孩子。

  当然,个性中也有共性:低幼的孩子,一定要选和他已有的生活经验有关的读物,等到幼儿园高年级以后,读物可以逐步增加幻想的成分。

  9. 让书和孩子一起长大

  

  好的书会和孩子一起长大,5岁时用来听故事的图画书,6岁的时候,孩子可能经常复述里面经典的词句,到了7、8岁,他可能自己会坐在一个角落,捧着书,沉浸在他自己的世界里。

  别忘了,我们让孩子读书,最终,是让他自己成为一个思想独立的人,这当然也包括,他将越来越会自己去选择他要读的。

  近期热文(点击即可阅读)

  中国式早期阅读,到底弱在哪?你跳过了这些坑了吗!

  0-12岁娃分级阅读指南(含2份最强大书单)

  龙永图:厕所里的20分钟,看中外教育差别

  别把孩子放家庭第一位!(名校长的感悟

  对孩子的不满,源于对自己的自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