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 涂斌斌:从复旦到伯克利,沿着科学之路

  

  涂斌斌

  复旦大学化学系2014级博士研究生

  2016年9月至12月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进行短期学术交流,该项目获“复旦-泛海”海外交流奖学金资助。

  海外交流经历

  对于从事科学研究的同学来说,能在自己研究领域开创者的课题组进行学术交流,亲身感受引领性创新思维的碰撞是一件梦寐以求的事情。我能有幸前往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Omar M. Yaghi教授课题组访学,得益于复旦大学博士生短期国际访学资助计划、复旦-泛海海外交流奖学金、以及导师李巧伟教授的资助与支持。

  

  伯克利校门

  严谨的管理理念:对自己和他人负责

  作为一名化学学科的研究生,我对伯克利的第一印象是其严谨的管理理念。在收到伯克利的邀请函后,接踵而至的是二三十门化学相关的安全教育视频课程的学习,涉及面广而详尽。只有在完成这些视频课程且通过相应考核才可以进入实验室从事科学研究,这样使得每个化学工作者在实验室可以保护好自己及他人。这种严谨的管理理念从个人出发可最大限度地降低意外的发生,这与复旦大学实验室的安全教育理念一致。

  进入实验室之后,我在使用每一件化学仪器之前,要由专门的负责人员进行培训,直到完成负责人的考核才有资格使用。并且初期需要在负责人的监督下使用仪器,直到负责人认为我已经非常熟练才可以独立操作。此种严格的管理方法虽比较耗时(初期每次使用需要和负责人预约时间,但负责人不是每天都在,这与复旦大学有所不同,复旦大学化学系的仪器负责老师是一周五天都值班),可以有效地保护个人安全以及维护仪器。

  这些严谨的管理理念及培训课程让我受益良多,们让我懂得对待实验一定要严肃认真、细致耐心,这不仅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负责。

  

伯克利校园

  学术思维的碰撞:think outside of the box

  此次交流最大的收获来自于学术视野的开阔以及学术思维的激发。我目前从事的研究工作是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设计与合成及其性能研究。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概念是Omar M. Yaghi教授于1995年首次提出,是目前发展最为快速的多孔材料之一。作为该领域的开创者,Omar M. Yaghi教授课题组在过去二十多年发表了一个又一个里程碑式的研究成果,引领着整个研究领域的发展。在前往伯克利之前我就一直向往着加入他们课题组,去亲身经历和感受这些创新性思维的来源和实现过程。去之后就经常听Omar M. Yaghi教授和大家说做科研要“think outside of the box”,一定不能局限于自己的研究领域,要拓展视野,多了解其它学科并与自己的研究相结合;要大胆设想,勇于挑战困难。在这段时间了解到他们之前一些“鬼斧神工”的研究工作正是基于这种创新理念和勇于探索的信念——敢于想别人不敢想的,做别人不敢做的,才取得了如此令人惊叹的成果,其中有些工作更是经过几代人通过几年甚至十年的努力才完成的。

  

伯克利钟塔

  一个出色的学校不仅离不开优秀的老师,同样离不开出色的学生。在伯克利的期间,接触最多的还是实验室的同学。相处下来发现他们的学术氛围极其浓厚,不仅在实验室内进行学术交流,在实验室外(吃饭的时候,出去游玩的时间)也经常进行学术讨论,大家激情洋溢,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与建议,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最后回到实验室制定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

  做化学研究,不仅需要扎实的基础和开放的思维,还需要大量时间的付出。在去伯克利之前我认为,那里的学生可能比较松散。但去之后发现其实并非如此,他们只是比较自由,可以自己安排自己的时间,但并不松散。从周一到周日大家总是在实验室忙碌着,最深刻的体会就是,到了晚上十二点都不觉得晚,因为你依然能看到大家忙碌的身影,而不会察觉到已经夜深人静了。

  朋友与生活:呼吸“天使的空气”

  在伯克利期间非常开心的一件事就是结交了许多朋友,他们给予我很多科研上和生活上的帮助,让我在异国他乡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平时朋友们会带我去学校附近品尝各种中国餐厅,让我这种口味偏辣的人能得到深深的满足,有一次他们甚至开车近两个小时带我去临近的城市吃一家比较美味的中餐厅。节假日的时候,他们还会邀请我去他们家聚餐、玩游戏。

  

  太平洋落日

  有一次,朋友们带我去海边钓螃蟹,我们沿着崎岖的堤坝行进,迎着汹涌的海浪,享受着大自然的乐趣。期间一个巨大的海浪打过来淋湿了我们整个身体,刺激而兴奋。在我回国前,他们还特意驱车四个多小时带我去太浩湖滑雪场感受马克·吐温所说的“天使的空气”。去那之后发现,那边的初级滑道相当于国内的中级滑道,想玩就得需要更大的勇气。这两个游戏都让我领会到这是一个勇者的世界,联想到做科研亦是如此。

  在伯克利的三个月我过的很快乐、很充实、很难忘。这将是我人生中记忆深刻的一次经历,处在一个全新的环境,接触全新的人,体验了完全不同以往的生活,感受了不同的思维方式。总之,受益匪浅。

  

  太浩湖雪场

  个人求学经历

  我于2008年9月考入南昌大学化学系,渐渐接触到了真正的化学研究,而不只是课本中的知识。源于对化学的热爱,我选择继续攻读研究生。2012年9月考入复旦大学化学系,加入李巧伟教授课题组开始了自己的科学研究生涯。在研究生一年级的时候做出了一些喜人的研究成果,带给我巨大的成就感,促使我更加努力地学习工作,因此良性循环获得更多的研究成果。两年后我选择攻读博士学位,秉承之前刻苦的精神又从事科研工作3年。

  在研究生阶段以第一作者身份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发表了两篇文章,还有一篇已投稿;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Chemical Communication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以共同作者身份在Advanced Materials,Inorganic Chemistry,CrystEngComm发表三篇文章。

  目前所发表的研究成果如下:

  1. Tu, B.; Pang, Q.; Xu, H.; Li, X.; Wang, Y.; Ma, Z.; Weng, L.; Li, Q. Redox-active multicomponent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from trinuclear copper pyrazolate building blocks. J. Am. Chem. Soc. Submitted.

  2. Tu, B.; Pang, Q.; Ning, E.; Yan, W.; Qi, Y.; Wu, D.; Li, Q. Heterogeneity within a Mesoporous Metal−Organic Framework with Three Distinct Metal-Containing Building Units. J. Am. Chem. Soc. 2015, 137, 13456−13459.

  3. Tu, B.; Pang, Q.; Wu, D.; Song, Y.; Weng, L.; Q. Li. Ordered Vacancies and Their Chemistry in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J. Am. Chem. Soc. 2014, 136, 14465−14471.

  4. Bai, L.;‡ Tu, B.;‡ Qi, Y.; Gao, Q.; Liu, D.; Liu, Z.; Zhao, L.; Li, Q.; Zhao, Y. Enhanced performance in gas adsorption and Li ion batteries by docking Li+ in a crown ether-based metal−organic framework. Chem. Commun. 2016. 52, 3003−3006.

  5. Pang, Q.; Tu, B.; Ning, E.; Li, Q.; Zhao, D. Distinct Packings of Supramolecular Building Blocks in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Based on Imidazoledicarboxylic Acid. Inorg. Chem. 2015, 54, 9678−9680.

  6. Song, Y.; Yin, X.; Tu, B.; Pang, Q.; Li, H.; Ren, X.; Wang B.; Li, Q.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Constructed from Mixed Infinite Inorganic Units and Adenine. CrystEngComm. 2014, 16, 3082−3085.

  7. Wu, D.; Guo, Z.; Yin, X.; Pang, Q.; Tu, B.; Zhang, L.; Wang, Y.; Li, Q.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as Cathode Materials for Li-O2 Batteries. Adv. Mater. 2014, 26, 3258−3262.

  

研究生“泛海学者”及“泛海学者”海外交流资助

  2016年是“复旦-泛海捐赠协议”实施的第一年,根据协议,泛海公益基金会每年捐资设立“复旦-泛海助学金、学生海外交流奖学金”以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鼓励他们努力科研,勇于创新,增长见识,拓宽国际视野。我校因此设立泛海学者项目和“复旦-泛海海外交流奖学金”资助项目,泛海学者每年9月份启动评审,“复旦-泛海”海外交流奖学金资助每年3月份、5月份和11月份启动三次评审。

  

  

  猜你想看:

  五四青年节 | 焦扬书记和我们在一起

  “五四”青年节 | 以青春的名义

  你与复旦的第一次相遇 | 复旦优秀大学生夏令营第一波

  人物 | 黄培洋:人生没有白走的路,你走的每一步都算数

  公示 | 复旦大学2017年研究生优秀毕业生拟获得者名单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