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规划:木桶原理与十字圆环理论(上)

  智库研究员简介

  黄铭峰,通识教育战略研究院院长,通识智库研究员。战略史学与应用心理学专业背景,通识教育机构创办人,校长。资深教育规划师、生涯规划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心理测评专家。

  主要研究领域:钱学森教育“世纪之问”的研究与探索,中外教育智库运营模式、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青少年生涯发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规划、职业规划等。

  木桶原理应该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例子,木桶里的水所承载的量取决于那块最短的短板的高度,而不是其他更高的板的高度。

  把这些高低不一的板来形容人的个性特征,相对较长的板就相当于人个性中的优势部分,而相对较短的板相当于人个性中的弱点部分。

  木桶中所承载的水量就想当于一个人的当下获得的成就大小。

  也许其他的板比较高,能力比较强,但现实中最容易出问题的是那块最短的板,让很多机会从这块最短的板中流失出去的。

  所以,如果个人要想拥有更高的成就和更大的发展潜力,首先要做的是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短板到底在什么地方,并及时地努力加高这块短板以达到承载更大蓄水量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仅仅增加短板的高度只是一个补救的工作,真正需要做的是循环往复加高、加宽、增加更多的板以达到一个目的:均衡与发展(更大的蓄水量)。

  在笔者的经验中,曾经总结出一个规律:那些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人往往是各方面能力比较均衡,同时又是善于学习不断改进的人。

  在心理测评与个人访谈中,也能充分地体现出均衡性个性特征要比典型性个性特征的人各方面的综合能力要显得更强一些。

  从这个方面,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中国的应试教育是重视选拔各方面均衡发展的学生,而不是在某一方面比较偏科的学生。

  考察一个学生的学习潜力和思维能力,主要是看均衡综合指标,而不是看某一方面的突出特长。

  所以,中国人在教育理念上就比较注重学生的全面性和整体性,通过强化某些弱项的学习而达到全面平衡的学习思维水平。

  这也就是说,个性内外向比较均衡、思维既有客观理性,逻辑分析能力出色,同时兼备很好的直觉想象力,内在情感丰富,兴趣爱好比较广泛,做事既有原则性同时也有一定的灵活性,这些能力如果同时在一个人身上比较均衡地反映出来,那一般情况下这个人各方面的发展潜力应该有很大的空间。

  因为这其实已经代表了这个人的整体学习理解能力、为人处世的智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一个很好的思维基础。

  当然,这并不代表其他个性不均衡的人就不具备很好的发展潜力,毕竟大部分人是属于能力不均衡,倾向性明显的个性特征,均衡性能力的人应该属于比较少见的部分。

  笔者在这里需要郑重说明的是,均衡性能力特征的人只是比非均衡能力特征的人获得成就的概率更高一些,但由于影响人的发展还有很多非能力因素的制约如环境、心理、经济、机遇等方面,所以很难说到底哪种类型的人发展成就更大。

  在笔者看来,个人发展成就高低,排除机遇、经济、家庭背景等客观因素之外,最终靠的是整体的发展思路、自我实现内在推动力与意志耐力。

  除了不断增高每块木板的高度来增加蓄水量之外,还有一个方法是加宽木板或者增加木板的数量,这样做的目的是增加桶的体积,这样也可以达到承载更多水的目的。

  如果说加高木板是为了持续提高某一方面的能力特长的话,那加宽木板意味着把自己这方面的能力特长做一个横向拓展和延伸,也就是说把专业领域的学习扩展到其他相关专业,以帮助自己更好地在现有的专业上做好知识储备,为下一阶段的再提高打好基础。

  比如一个从事企业管理工作的人,在一定的发展阶段,就需要学习与运营相关的财务知识、市场销售、领导力、战略经营等。而一个从事销售工作的人,也可以学习企业管理、市场学、项目管理、人力资源、心理学等,目的都是为下一阶段的再发展做一些准备工作。

  增加木板的数量的含义在于开发出更多尚未运用的能力和未知的潜力。

  一份理想的职业就是尽可能最大限度运用自身能力与潜力的工作。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在于帮助我们探索到自身更多地还未被很好运用的能力,以及未被充分发掘出来的潜力。

  这种可运用的能力和潜力越多,那木桶的盛水量随之增加。

  总而言之,笔者要举出这些例子,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想说明一个问题:个人成长的秘诀在于均衡与持续发展。

  均衡代表了一种认识的全面性,一种能力的综合性,一种潜力的爆发性,因为同样条件下,没有明显短板的人总要比短板明显的人获取信息的量大,同样其学习发展的空间也就更大。

  当然,一个人个性比较均衡,只是说在先天条件上占有一定的优势,但并不代表他有后发优势。

  后续的持续发展才是最为关键的,所以这个发展应该是全面发展的意思。

  也就是说一个人个性不均衡,但可以通过后天的调整来弥补这个先天的不足。

  首先是尽快弥补自身明显的几块短板,其次是根据现实情况需要渐次加高其他的长坂,最后才是整体螺旋性向上加高的循环发展。

  当然,如果辩证地看待木桶和水的关系,不断加高的板只代表木桶的理论蓄水量,而现实中究竟有没有这些量的水需要承载,这又是另外一个问题。

  有时,努力不一定会有收获,费劲力气做大了木桶,也许一桶水打下去,只有半桶水的量。

  这就是一个打水的心态和技巧的问题,想打多少水或者如何能打更多地水,取决于甩出木桶的那一刻。

  聪明的人总是打大半桶水,多留点空间不至于提起来太累,人生从容淡定、以拙胜巧总比卯足劲、不留余地的追求来的更长远一些。

  更多智库内容欢迎关注微信订阅号:tongshi_zhiku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