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大数据”填报高考志愿?小心是个坑!

  从我国全面实行平行志愿录取投档以后,许多考生和家长对填报哪所大学、哪个专业更加“拿不准”了。在这种背景下,高考志愿咨询服务应运而生。如今乘着大数据的热潮,高考填报志愿也用上了“大数据”。

“大数据帮你填报上好大学”

“一对一全程辅导至收到录取通知书”

“4000万人教你报志愿”

……

  

  

△百度上高考志愿填报的推广

  诸如此类的高考志愿咨询机构广告还有很多。他们的服务价格更是一路被炒至数万元的“天价”。这些高考志愿咨询服务靠谱吗?“花钱填报”真能帮考生进入理想的大学吗?

  

  大数据填志愿是怎么一回事

  填报高考志愿的确是个技术活,它需要准确而详实的数据支撑,但是大数据不只是数据多,它的内涵是要通过对数据的各种挖掘、分析和研判,来掌握和满足考生和家长最精准的需求,在一份价值数万元的填报志愿方案里,大数据又是如何体现的呢?

  一培训机构透露,他们的数据大体分为两组,第一组为考生经过各种测评后得出的数据;另一组为各机构平台储存的数据库。数据都是来源于北京教育考试院。机构会把数据信息结合孩子的成绩,根据今年招生计划和章程进行分析。

  

△朝闻天下节目截图

  那具体怎么对数据进行分析?某在线教育机构人员透露,其实机构并没有一个很明确的大数据分析的方式,能够百分之百的保证录取。

  专家怎么看大数据填志愿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这些数据只能呈现过去,不能预测到未来。当考生依据数据做出选择时,就会改变这个数据未来的状况,所以我建议各位家长一定要留心。”

  中国教育网总编辑陈志文看来:大数据能算出一定填报规律,但是没有办法算出你的喜好所以这些产品只能作为参考,不能作为依赖。我特别想提醒家长和考生,我们需要选择自己喜欢的和更适合自己的,而不是排名更好的学校和专业。

  小编有话说:如果大家都相信某个数据,那么这个数据就会发生变化,例如数据推测出某个专业的录取分数很低,从而就会出现很多考生报考这个专业,反而会把分数抬高。

  填报志愿把握好五大因素

  ▲升学因素。把保证录取作第一目标。在大学的专业选择上存在一些局限,但也要考虑自己的潜能和优势能否通过这个专业得到更大发展。不能进入符合自己潜能优势的“最佳”专业,能进入相近专业也行。如:数学好的转而主攻计算机专业便有了扎实基础。

  ▲就业因素。把将来的求职方便放在第一,也不能忽视个人潜能发展。原因一是职业“特点”变换快、难把握,“冷”、“热”像炒股。二是即使找到了需求大的专业,如果自己不适合这个职业也干不出色,切勿被眼前的“火”误导。

  ▲名校因素。在考虑名牌大学的同时,不要忽视专业,专业是立足之本,选择更能充分发挥潜能的专业或职业,人生目标就会更远大。

  ▲成本因素。家庭困难学生对收费标准、奖学金、助学条件考虑在先。

  ▲综合因素。要把升学、就业、成本和潜能发展几个因素结合兼顾,统筹考虑,还有如:考生身体、院校专业竞争、地理方位等也需全面、综合的考虑和分析。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