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季:才子也愁“嫁”,于是发明了干谒诗

  又到大学毕业季,

  即将踏进社会的大学生们深深感到压力山大,

  这种压力,也曾经出现在古代才子们深深的脑海里,

  别以为他们仰仗才华就可以放飞自我,

  找个工作也可难呢!

  于是他们发明了一种自荐书:干谒诗

  唐朝建立后,社会逐渐稳定,经济富裕,国力强盛,给人们搭建了一个大济苍生、施展抱负的平台。

  当时,人们实现理想的途径一是建立军功,一是参加科举考试。“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连妇女也“教夫婿觅封侯”,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建功立业;更不用说“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的出入科场的诗人了,他们希冀出官入仕,实现理想。而当时考卷不糊名,所以诗人的名声、权要的赏识就显得很重要。

  白居易《见尹公亮新诗偶赠绝句》云:

  袖里新诗十首余,吟看句句是琼踞。如何持此将干谒,不及公卿一字书?

  有清词丽句,还不如有权者的一纸便条,即使才高也需他人帮,因此“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杜甫),积极干谒权门,出现了不少广为人知的干谒诗。

  王维《献始兴公》:

  宁栖野树林,宁饮涧水流。不用食梁肉,崎岖见王侯。鄙哉匹夫节,布褐将白头。任智诚则短,守仁固其优。侧闻大君子,安问党与仇。所不卖公器,动为苍生谋。贱子跪自陈:可为帐下不?感激有公议,曲私非所求。

  “始兴公”是张九龄的封号。此诗可以说道出了天下士子干谒的共同心理:自己怀抱才德,只是希望遇到为人正直、秉公办事的人,得到公正、公平的对待,如果苦苦巴结王侯,那就失去了“匹夫节”。因此干谒诗“第一不可太自贬身份,措辞总要不卑不亢,又不能十分露出一种寒乞相,也不可过分颂扬对方”,还要有一份羞耻之心,有几许清高之气,如果像某些人“跑官要官”,还自诩毛遂自荐,恬不知耻,只会遭人唾弃。

  孟浩然西游长安时也给丞相张九龄写了一首干谒诗《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期求得到援引荐举: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诗的前四句描写洞庭湖的壮景,突出八百里洞庭辽阔浩翰、波翻浪涌的气势。后四句由景生情,言明心迹:想渡湖而无舟楫,想出仕却无人荐引,圣明时代却闲居,心感愧耻;只能在岸边看别人垂钓,多想一展自己的身手啊。

  钱起《赠阙下裴舍人》:

  二月黄鹂飞上林,春城紫禁晓阴阴。长乐钟声花外尽,龙池柳色雨中深。阳和不散穷途恨,霄汉常悬捧日心。献赋十年犹未遇,羞将白发对华簪。

  此诗前四句写宫苑春景,颇具特色,一句一景:上林翻飞的黄鹂,紫禁城茂密的树木,长乐宫悠扬的钟声,龙池青翠的杨柳。谁能见到皇宫苑囿的美景呢?那就是出入宫禁、追随御辇的您啦。借景衬托其特殊身分,虽恭维却不露痕迹。后四句落到援引的正题上:自己穷途落魄,但捧日有心,忠君不改;十年献赋,已是头发花白,真正感到惭愧。这首诗和孟浩然的诗一样,都先写景物,后写自己的“耻”“羞”;前者即景生情,后者借景颂人,显得技巧娴熟而“不露干乞之痕”。

  朱庆馀在临考前给水部员外郎张籍写了一首七言绝句《近试上张水部》探听虚实: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洞房花烛夜后,新妇拜见公婆前,娇羞地问丈夫:自己的精心梳妆打扮,是不是很时髦,能否令公婆满意?以新嫁娘自比,以夫婿比张籍,以舅姑比考官,比喻通俗贴切,别出心裁。

  张籍亦用比喻回诗一首《酬朱庆馀》: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是人间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算是给朱庆馀吃了一颗定心丸。

  直言不讳、自信自负的干谒诗,也有不少佳作。

  如前面提到的王维的《献始兴公》,又如李白的《上李邕》: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时人见我恒殊调,见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在狂放中恭维李邕超越“时人”,有“宣父”(孔子)之雅量,干谒而不失豪迈个性。再如张祜去拜访杜牧时先寄《江上旅泊呈杜员外》一诗:

  牛渚南来沙岸长,远吟佳句望池阳。野人未必非毛遂,太守还须是孟尝。

  自比毛遂,并且希望太守杜牧能像孟尝君那样热情款待自己,干谒而不失自尊。

  杨敬之《赠项斯》:

  度见诗诗总好,及观标格过于诗。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

  历史上不乏像杨敬之这样古道热肠、奖掖后进的伯乐,但也埋没了不少人才,如张祜慨叹“唯恨世间无贺老,谪仙长在没人知”(《偶题》)。故在千里马的发现上,单靠伯乐是不行的,更要靠制度作保障。

感谢关注《语文周报》官微ywzbgf

责编:蓝风

涉及其他版权问题,

敬请与我们联系!

投稿邮箱:19264816@qq.com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