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茱莉|香港中文大学通识课程【与人文对话】介绍

  

  与人文对话

  赵茱莉

  还记得四月份的复旦—香港中文大学通识教育研讨会吗?之前小编已经推送过了梁美仪教授的发言稿和王永雄博士的采访,这次给大家带来的是赵茱莉博士对如何上好人文类通识课程的思考,快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赵茱莉,香港中文大学通识教育基础课程署理主任,研究方向是中西现代史、文学与佛经翻译、翻译评论、翻译史以及以通识文本的经典教学,参与香港中文大学通识基础课程管理和设计,并一直开展与人文对话这一科的设计和教学工作。

  背景介绍

  香港中文大学自一九六三年成立以來,除致力为社会培养学有精专的人才外,亦一直著重通识教育的开展。作为现代都会中的现代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同时秉承了中国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与西方 文化中的「博雅教育」传统。 通识教育是香港中文大学本科生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环,为全体本科生提供均衡教育,促进学生智性的全面发展。通识教育课程分为大学课程及书院课程两部分。大学通识课程供所有本科生修读。

  复旦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于2017年4月17日召开大学通识课程教学工作坊,邀请香港中文大学通识教育基础课程署理主任赵茱莉博士作了题为“与人文对话”的报告。以下是报告内容:

  

  “与人文对话”这门课程,我们要对话的对象其实不是学科,而是通过不同学科的经典,来思量自己,“认识你自己(know yourself)”。你作为一个人,人的本质是什么,如何获得美好的人生。同时人也不能抽离这个社会,因为人是这个社会的一员。因此我们课程的目的有两点:一是人作为个体,如何度过美满、有意义的人生;二是人作为社会的一员,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对有什么作用。我介绍的重点并非宏大的框架问题,而是文本的选择理由及其后代表的对不同文化的整合。

  文本如何选择是一大难题。哥伦比亚大学的核心课程是规模很大,但主要有两门,首先是当代文明(contemporary civilization),从古希腊到希伯来,再到罗马时代的一些宗教经典,之后就转移到欧洲、美国、德国等,这完全是西方主导的传统。另外一个是文学人文(literature humanity),也是差不多文本选择思路。而我们中文大学构思核心文本课程则强调要贯通中国和西方文明,尽量包括不同的文化传统,保证了文化的宽度。

  文本的第一部分是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潜能,认识自己有追求自由的能力等等。可是人也有限制。第二部分是信仰与人的限制,宗教经典帮助学生了解人如何面对自己的限制,是否需要超自然为我们的人生赋予意义。前面两部分都是探索自我及或者是探索美好人生的文本。第三部分是把人作为社会的一员,帮助学生了解在当下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中,如何想像我们理想的社会,这一部分包括四个文本: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亚当斯密和马克思的经济学读本。亚当斯密是资本主义之父,马克思是共产主义之父,可是他们对某些话题有共同兴趣,比如劳动分工,亚当斯密看到其好处,马克思就预见劳动分工经过工业革命发展到后来出现的矛盾。现在世界多地都是以资产阶级做主导的经济制度,我们现在读马克思会提供思考现代社会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角度。这12个文本中只有一个原文是英文——亚当斯密的《国富论》,而古希腊文本是用英文翻译来读,《心经》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很大,我们也有很好的翻译。

  语言问题上,课程包含广东话、英文和普通话,那同学读的时候是用什么语言来读呢?其实要分两面来讲,首先文本,英文文本用英文教学,中文文本用中文教学,其他语言,就看它本来跟中文比较接近,还是跟英文比较接近,或者看有没有好的翻译。并且学生在讨论的时候可以自己选择较为熟练的语言。其次我们筛选的文本的文化跨度非常大,我们有古希腊传统、中国传统、印度经过中国发展来的传统、基督宗教希伯来、到后来的西方主流的宗教、阿拉伯文化,最后也有欧洲大陆的思想传统,所以牵涉的文化传统或者语言有7个。

  在教学中,教师会给大家阅读方向和任务,学生回去读了之后再参与讨论,最后他们会选一些篇章写。同时我们有不同的资源帮助同学。学生在阅读文本时遇到困难,这些资源可以提供帮助。如同学读《庄子》的时候可以在我们开发的APP上做测验以检验自己是否读懂,哪里不懂。

  在讨论课教学上,我们希望每个老师都像苏格拉底,不提供答案,而是要问一些刚好合适的问题,通过这个问题逼学生思考,自己发掘答案。每一个文本我们都会预先一个星期给同学发研讨会的讲义,帮助他们了解文章架构和阅读目标,这样他们参加讨论就有根据。讲义的结构包括:关键词,文章关键细节,文章层次划分,思考问题:包括深入文本和超越文本两部分。可以说每一个经典我们给他一个很细的主题,希望引导同学你们在读经典的时候,大概知道处理一个什么方向的问题。

  每周的讨论课都针对一个文本,到学期末要求学生写的论文就要求同学结合两三文本做一个整合,用两三个文本的角度来处理或者是解答一个问题。由于我们课程团队的老师的主修都是不同的,每位老师负责的文本不同,这样一个团队保证了我们开设这门课程的信心。

  在课程评价上,我们也摸索了很多方法。 我们有一些工具来分析同学学习的最后成果,可以做一些量化的研究,主要是把我们学习或者是自信的发展,看成是从一个基础慢慢进阶的过程。一般我们出发的基础就是去把握知识,吸收不同的人对于某一个问题的讲法。这个测试不仅测试学生对知识的把握和转述能力,而且测试学生是否有自己的解读和洞见。测试最终结果可以用将学生分成四种:第一种不明白解答的是什么问题,只知背书本。第二种是知道问题,找到合适的理论来支持论据,可是比较单向,并非仔细的分析。第三种是比较成熟,有不同的考量,但往往过于注重分析,而没有得出结论。第四种是既能认识到分析和证据的重要性,同时也能够结合现有资源,切中要害。

  在论文方面,我们就邀请老师把论文挑了一些出来,有一个老师把一个评分的标准交给同学,让同学开学的时候评一下自己。同学一般对自己的了解不多,自信满满的,有些同学觉得已经到第三阶了。老师分析同学的文章认为,没有同学觉得自己对事实的发现充满迷惑(confused fact-finder),然而其实这样的学生有不少,多半是在第一阶段。有一些比较成熟的在第二阶,能到第三阶的其实很少,第四阶几乎完全没有。通过这个对比可以说对我们的教学有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知道将来他们努力的方向是什么。另一方面,老师更深地了解同学到哪一个水平,就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改进。

  

  复旦—香港中文大学通识教育研讨会专题

  【通识反思】梁美仪|如何建立赢得学生尊重的通识教育

  【通识微访谈】我这样教理科通识课|香港中文大学王永雄博士专访

  复旦通识 关注课程建设与学生学习

  微信号:复旦通识教育

  如有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fudanhexin@fudan.edu.cn

  别忘记关注我们哦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