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这样复习,考前6天也能提高成绩!

盲点真题+考纲,全面撒网,排查知识盲点

距离高考越近,越是有学生觉得还有好多知识没掌握,这个时候,不应该盲目复习,而应该认真而有序地梳理知识,逐一排查知识盲点。

  在距离高考一周多的时间里,要想全面排查知识盲点,吴水红老师给学生两点建议:

第一多做历年高考真题,寻找命题规律。

在这个阶段,考生不要去做市面上低质量的练习题、模拟题,而应该找来历年高考真题进行定时专项训练。

“因为学生在做高考题的过程中,才能准确感知命题的方向和趋势,从中找到命题规律。”吴水红介绍说,高考真题所选择材料的严谨度以及对答案设置的科学度,都是非常高的。所以,她建议学生在临考阶段去做真题,这要比学生做模拟题更具指导性。

做真题不仅能让学生适应高考题目的特征和节奏,还能让学生把握高考命题规律,形成有效的思维习惯和答题套路。

也就是说,只有在有针对性地、反复进行真题训练后,考生在主观题的答题思路和语言组织方面,才能形成惯性思维,这样的考生才会在考场上发挥得更好。

第二结合考纲和重要知识点,去回顾教材。

回归教材时,要结合两个点:高考考纲和重要知识点。

  那么,考生该如何结合考纲呢?

吴水红老师建议,考生可以一边看着高考考纲,一边去回忆考纲上提到的那些知识点,回忆课本上是如何表述的。

一旦考生发现有回忆不起来的知识点,就要立即去翻课本,然后将该知识点“吃干榨净”,不留任何知识盲点。

第一遍回顾教材,考生需要结合考纲,而第二遍的时候,就需要结合重要知识点了。

平时老师都会给学生讲一些重要知识点,比如常考的考点或者易错知识点,在第二遍过课本的时候,考生要把重要知识点一一过一遍,甚至必要时,需要深挖一下,这样才能在考场上灵活运用。

此外,错题本也是排查盲点不可或缺的资料。只有用好错题本,考生才能有针对性地突破提高。

考前翻开错题本,考生需要重温并加深下典型错题的印象,在练题时时刻“警钟长鸣”,才能有效避免高考时“重蹈覆辙”。

误区高考,不仅拼谁的方法好,还拼谁犯错少

  高考备考,所谓方法好则事半功倍,那么,拥有良好的复习方法可谓至关重要。

然而,在高中三年的学习中,很多学生在不断学习或者向老师不断咨询的情况下,早已掌握好方法,那么,如何在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呢?

要想脱颖而出,不仅仅要拼谁的方法好,还要拼谁犯的错误少。

  考生普遍存在的5个政治复习误区,速速避开,才能考出好成绩。

误区一花大量时间背诵时政热点。

不少学生认为,平时复习知识点的时间比较多,看时政热点的时间有限,于是,越临近考试,在时政热点上越花大力气,甚至有学生抛开课本,整天背诵那些时政热点,唯恐记不清楚热点内容。

其实,这种对时政热点“用力过猛”的做法最要不得,因为时政热点永远看不完,更别说背诵了。这样做不仅无用,且占用珍贵的复习时间。

高考政治科目肯定会考查时政热点,但其实质是通过时政热点考察考生运用所学知识点去分析热点的能力。

因此,虽然时政热点看不完,但知识点可以复习完,即便遇到一个完全陌生的时政热点,只要知识点掌握得牢固都可以轻松解题。

误区二听老师讲完就觉得自己会了。

其实不然,听老师讲明白了,并不代表考生真正掌握了这个考点。这也是很多考生遇到似曾相识的题目,却总是做不对、拿不到高分的原因。

老师讲明白了,同类的题目出现,考生要学会举一反三,而要学会举一反三,最重要的就是听课时要积极主动地思考,以及下课后及时训练相关习题。

误区三做题只为了对答案。

越到临近考试,一般老师都会建议学生每天保持做题,防止手生。于是,一些考生做完题就急着对答案,然后做对了不少题就感觉很有成就感,并沉醉于“对答案+成就感”的模式里不能自拔。

这样过分追求做题结果而忽视解题过程的做法,是收不到良好效果的,因为没有反思、归纳、总结,更没有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说白了,这样做题等于没做。

误区四死记硬背知识点。

虽然有人觉得文科有很多需要记忆的知识点,但是,学习政治,不能只有死记硬背。

高考对政治知识点的能力要求有明确规定,即“记忆、理解、运用三种能力”。

根据往年的考查角度来看,政治科目一般不直接考知识点,而是考知识点间的联系及运用,所以,死记硬背是考不了高分的,还需要考生在理解中记忆,在平时注重答题思路的总结与归纳。

误区五主观题答题随性、无规律。

其实,政治主观题答题是有规律可循的,但是,不少考生在平时复习时往往忽略这点,出现不少随性答题、无规律答题的情况。

下面是主观题答题容易出现的问题,梳理出来,供各位考生对照反思。

首先,不少学生不审题(或审题不仔细),不构思,总担心时间不够,于是就想一句写一句。

这样答题容易出现理解错题意,或者用错原理,即使没有弄错,也很容易出现答题语句重复、颠三倒四的情况,导致不得分或得分不高。

其次,答题“照本宣科”。

不少学生不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答题时常常不分析题目具体要求,也不紧扣题意答题,而只照搬复习资料或者老师所讲的类似题目的答案,导致考生的答案针对性不强,得分不高。

再次,出现表述不准确、不专业的情况。

书本上的表述都非常准确、专业、科学,一些考生由于平时不注重这方面的积累,考试时也没有特别注意,往往出现答题语言不准确、选择用词不专业的情况,这样的答案,一般给改卷老师留下的第一印象不好,分数自然不会太高。

最后,字体潦草且涂改多,论述格式不正确,不分要点,卷面不洁净等。

这几项问题也有不少考生中招,一般是平时养成的坏习惯,是影响主观题得分的最大障碍。

所以,如果考生想要在高考时避免这几种问题的出现,就需要在这3周里尽量避免,尽量做到书写规范、整洁、答题分要点。

心态放平心态,自信“应战”

要想考出好成绩,吴水红老师认为,考生除了复习知识以外,还要保持良好心态。

虽然心态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了,但是,吴水红依然觉得不可忽视。

“现在这个阶段,学生最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就是害怕和焦虑,毕竟这是他们人生中所面临的一次重大考试。”吴水红说。

然后,她建议考生,特别是一些过度担心、焦虑的考生,要尽量把心态放平。“你要这样想:当你觉得你遇到了心态方面的问题和困难的时候,别人也许跟你一样,也会遇到同样的困难,这是正常的。”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