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戒是完整教育的需要

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但如果只剩下惩戒,那也就不再是教育了。惩戒只是为了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提升其素质,而不是为了打击学生。

对“惩戒”这个概念,教师需要认真理解。狭义的惩戒局限于具体惩罚的行为,如罚站、罚抄、罚跑等。广义的惩戒包含了更多教育的意蕴,包括谈心、宽恕、反省、谴责、以积极的行动弥补过失等等。可以说,惩戒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它具有高度的艺术性,也是教育中最需要把握尺度的行为。本章中论及的惩戒,都不是纯粹的技术上指导,大多是从人性的角度予以分析,探索惩戒在教育中的真正价值。

  有时候,不罚比罚好得多

学生犯了错误,是不是就一定要予以惩罚?我认为,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如果犯错与惩罚形成了唯一的对应关系,那么无论以何种“创新”的方式实施惩罚,都只是技术上的问题了。而教育偏偏又不仅仅是技术,它更是一门艺术。其实,对犯错误学生的教育,绝非只有惩罚一条路。而非惩罚式的教育,往往效果更好。我曾经在网络上发起“不惩罚学生实验”,很多参与实验的教师都感觉到难度很大。教育需要惩罚的概念,在很多教师心中已经根深蒂固,不少人甚至觉得,一旦离开了惩罚,教育和管理都做不下去。

  

《学生可以这样教育》

陈宇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我开展这项实验,并不是否定惩戒在教育中的作用,而是想探寻更多的教育途径。因为一旦惩罚成为唯一的教育手段,无论是从实际效果还是教师教育智慧的提升来看,都不是什么好事。

在很多案例研究中我们发现,“宽恕”在教育中发挥着异乎寻常的作用。但是,一个更有意思的问题出现了:宽恕是不是就简单地等同于不处罚?或者说,宽恕与惩罚是不是对立的?无论是从案例的发展过程和最终效果分析,还是从我自己的思考感悟来看,答案都是非常富有哲理性的,即宽恕本身就已经是惩罚了,只不过是一种间接的惩罚——“心罚”。惩罚让学生明白犯错是要付出代价的,它起到的直接作用是学生因为害怕被惩罚而不敢犯错,从而使错误的行为得到矫正。而宽恕意在“唤醒”,它会激起人的羞耻之心,促使学生自我反省,良心发现,并因为被宽恕而心存愧疚与感激,以此激发从善的心理。我认为,能使人知耻的惩罚才是教育需要的惩罚。

当然,没有任何一种惩罚措施在任何情况下、对任何人都能产生好的效果,包括宽恕,也可能不被一些学生理解,起不到唤醒的作用。教师在使用惩罚措施时,必须研究学生和事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案例】

  老师,你不能罚他!

早自习,大家读书很认真。我站在讲台前静静地欣赏着。在这样一个爽朗的清晨,我认为没有什么音乐能比校园里琅琅的读书声更美妙的了……

一声刺耳的“报告”,让宛如天籁的读书声戛然而止。全班同学的目光“唰”一下,聚焦在门口。

小陈站在门口,似笑非笑,忸怩作态,不知道是满不在乎还是在自我解嘲。

小陈喊完“报告”,还没有得到允许,自作主张地就要迈步走进教室。

我看了他一眼,用眼神阻止小陈。小陈的一只脚悬在半空,一时竟不知道该怎么办。经过了短暂的思想斗争,他的脚还是留在了门外。

这不仅是班主任的权威,更是规则的力量。迟到了如何处罚,本班有公开、明确的说法,规则面前,谁也没有特权。

本班关于早晨迟到的管理规则是这样的。

①扣常规评分10分/次。

②在教室外站10分钟。

③第二天带领同学早读。

小陈今天迟到了,他首先要在门外站10分钟。

  

一个小插曲眼看着就要过去,同学们的眼光又回到了书本上,早读正要继续,一个声音却在教室里响起:“老班,今天你不能处罚他。”

这句话让本已基本恢复平静的课堂再次骚动起来。我抬眼一看,团支部书记站在那里,心平气和地看着我。

看到我还有些疑惑,团支部书记继续用她平静的声音提醒道:“我们每个月都有‘无理由迟到指标’,所以,今天您不能处罚他。”

我顿时明白过来。

原来,我班在每一项违纪处罚规则的后面都附加了一个“补充说明”。关于处罚迟到的补充说明是:“每个同学每个月有两次免予处罚的指标,第三次迟到方实施上述处罚。指标当月有效,不累积。”

为什么有这样的补充说明呢?因为“凡事都有例外”。学生上学时会遇到各种情况,如果只要迟到就处罚,看上去是严格要求,其实既不合情,也不合理。给学生免于处罚的指标,就是把这些特殊情况考虑进去了,是把人文关怀写进了制度。

我感到很不好意思:“对不起!我忘了今天是一号。请进来吧!同时请接受我的道歉。”

小陈的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大摇大摆地回到了座位上。全班同学都在向小陈行注目礼……

  【案例分析】

没有处罚不代表没有教育,教育也不一定非要你承认错误。案例中的小陈看上去满不在乎,实际上他有着丰富的心理活动。

首先,他会怎么看他的班主任?班主任是公平、公正的,错了还会道歉。这样的班主任会给他以安全感。

其次,他会怎样看这个班级?他心里应该明白,他的迟到让正常进行的读书活动中断,给大家制造了麻烦,但大家都原谅了他。班级对他是宽容而友善的。这样的班级,也给他以安全感。

再次,他会怎样看团支部书记?团支部书记是负责管班级纪律的,小陈平时就调皮,经常违规,令班干部很头疼。但是,团支部书记今天却为他仗义执言。此举一定会令小陈感动,同学之间的关系也会有所改善。

  

我们再来分析一下其他同学的心理。对这件事的处理,全班学生都看在眼里。他们会怎么想?今天是小陈迟到,明天就有可能是我,谁都不敢保证一次都不迟到。当我自己迟到时,我希望别人怎样对待我?谁都希望得到公正的待遇。所以,此举也教育了全班同学。

至于我自己,错了就是错了,要勇于承认。教师也是普通人,也会犯错。真诚地在学生面前认错,对建立自己的威信,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以上这些教育效果,都是用“罚”达不到的。你罚了他,他就没有心理负担了。我错了,你也罚了,两不相欠。班主任要学会不按常理出牌,有时候,不罚确实比简单地罚效果好得多。

班级管理制度应该是健全的,但要尽量少真正地处罚学生。优秀的班级应该有一种强大的气场,让身处其中的学生“不好意思犯错误”。

  没有规则,不予处罚

对班级还没有具体规定的违规行为,不予处罚(违反学校纪律的行为除外),即“不知者无罪”。这一点很重要,是所有规则之上的规则。

为什么对没有具体规定的违纪行为不予处罚?因为师出无名,表明班级管理上有漏洞或盲区。对某个首次出现的违纪行为,若没有对应的处理办法,班主任不宜做情绪化的处理,意气用事。对违规违纪行为的处理也要讲究“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如果没有“法”,那这次可以不罚,但是,应据此设立规则以填补空白。

  【案例】

  午休时玩“三国杀”,罚还是不罚?

有一段时间,一种叫“三国杀”的游戏成为学生尤其是男生的最爱。学生迷上“三国杀”后,不能控制自己,课间、午休甚至上课的时候都在玩。

有一天午休时间,班上居然有名男生聚在一起玩“三国杀”,被我当场发现。换了别的班主任,或许会很生气,狠批一通,然后让学生写检查、告知家长,等等。而我却做出了“不处罚”的决定。因为此前班级虽然规定了不能在教室里玩扑克牌,但是对此并没有明确的处罚规定。学生或是无意,或是有意“钻政策的空子”。不管怎么说,我不对学生的动机妄加猜测,也不随意地处罚学生,而是和学生一起着手解决问题。

我首先和男生们简单地谈一下,对事件做了一个定性:校内是不能玩这类游戏的(学校有规定)。这一点他们都没有异议(首先达成共识)。然后我们讨论如何制定规则。学生你一言我一语,说了好几条。我说:“好吧,我回去整理一下,下次就按照大家讨论的规则办,谁再违规就处罚谁。这次不予追究。”

这次虽然没有处罚他们,但是,我仍然采取了一定的教育措施。这种措施就是民主协商,讨论下一次出现这种违纪行为时,该如何处罚。学生自己参与规则的制定,这本身就是一个教育的过程。这样的做法有利于矫正学生的违纪行为,培养其规则意识。

(文章节选自源创图书《学生可以这样教育》,陈宇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7月出版)

欢迎更多出版社和个人推荐优秀作品:kgdk1@163.com

  觉得不错,请点赞↓↓↓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