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带来同济大学最青春的资讯
从智齿发炎,到临门一脚
图为:四样轮机加工
距离上海赛只有十多天了,转向电机的驱动器还是经常出问题。下午一一尝试了所有可行方案,但还是失败了。面对着一堆拆了又拆,修了又修的驱动器,失望说不出来又咽不下去。那颗因为没有及时就医而发炎的智齿,引起了发烧,在天灵盖上隐隐作痛。
真的要在临门一脚的时候放弃吗?
我想起了我们在校道推着车的深夜,有时候是寒冷的冬天,有时候是下雨的春天,有时候是蛙鸣的夏天。我告诉我自己,我们的队员,在这一年不断的挑战自己,超越自己,而我,绝不能在此时消极。我顿时又清醒了过来,意识到这个方向可能是一条死胡同。
四天后,这个困扰了我们几个月的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看到转向电机顺利平稳的运转的时候,是我研究生生涯最开心的时刻。
——罗杰(控制组)
前不久的上海市赛,同济大学参赛作品“玩转电动车”获得大赛一等奖,该车样机实现多种转向模式,包括前轮转向、后轮转向、四轮转向、原地转向、斜行、横行,绕任意点转向。除了刹车油门方向盘传统的控制方式外,可以通过机械按键或者触摸屏进行各种转向模式的切换与控制,可以通过语音对其进行控制,可以无线远程操控它行驶,使驾驶员从驾驶舱解放出来。
参赛选手将这件样机取名“春晖知行”,意在“寸草春晖”不忘感恩之心,意在“知行合一”,不忘最初理想。自2015年年底筹建项目、方案初成、样机打样、实地测试,数不清的夜晚是与扳手和螺丝刀度过。“叮叮当当”枯燥的机器组装声,却是这帮孩子独特的“挑战”故事。
从“挑战杯”情节,到“一个人”的演讲
图为:团队成员与样车合影
研二刚开始的时候,按照我们课题组的传统,挑战杯似乎已经成了我们的一个共同的情结。
随着比赛进入白热化阶段,反复的答辩成了备赛后期的家常便饭。但每一次答辩,我们都是团队成员齐上阵。经常听到旁边候场的同学说:怎么搞的这么隆重。没错,可能演讲只需要一个人,但我们也想过去给她加油打气;可能并不需要很正式,但我们是想尽力做到最好。我想这就是“挑战杯”情结最好的诠释吧。
——梁晓莉(机械组)
在车流密集的今天,狭小空间内的灵活性问题应该得到重视。这是指导教师陈辛波老师第一次指导我们时提出的问题。全轮独立转向的移动运载平台,就成为了参赛选手不断努力的共同目标。
参加挑战杯的过程中,团队经常为了为了加工小车车架连续两个晚上凌晨才从加工厂回去,为了赶进度刚过完年就早早地返校;有时还会出现危险:
一次通过无线控制调试原地转向模式时,主力大将皮彪坐在车上发现小车驱动不了,开始皮彪以为是自己体重比较重,乃至从车上下来的一个小动作就导致小车高速旋转,很是危险。面对这些困难与挫折,“挑战者”们没有退缩,而是勇往直前迎接挑战,一路上通力合作、相互帮助和鼓励,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也收获了深深的革命友谊,这也是挑战杯最大的魅力之所在吧。
从扳手螺丝刀,到润滑啮合同心前进
新能源工程中心一楼的木桌木椅见证了我们每次的开会讨论;同济校园的同甲路留下了我们每次深夜车架加工后的身影;108实验室的车胎轮毂残留着我们挥舞扳手螺丝刀的痕迹。我跟着团队目睹着我们的小车从实验室样机一步步迈出走向“挑战杯”竞赛的舞台,自豪感油然而生。正如王阳明所说的知行合一,整个参加“挑战杯”的过程是种学习理论和付诸实践二者合一的挑战。就像一台机器顺利运行需要轴承齿轮等零件的润滑啮合一样,团队的每个人需要互相学习,商讨方案,动手操作。
当把看似毫不相干的零件七拼八凑成并不完美却实用的“艺术品”的时候;当觉得写产品介绍比抒情散文更加得心应手的时候;当追求真理带来的兴奋远比其他恒久得多的时候,就是挑战杯魅力闪耀之时吧。
——金则陈(人机组)
2017年,该项目与迈为电机驱动科技(绍兴)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意向书,并且得到了钟志华院士的推荐(中国仅有的两位研究车辆工程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之一)。代表同济大学参加第十五届“挑战杯”上海市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得一等奖。一个来源于生活中司机侧方停车、倒车入库和掉头难的问题,被一种集转向、驱动、悬架一体化的模块,来解决这些问题。而这就是“春晖知行”所带来的挑战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