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这么努力,成绩却不好?

  你有没有注意到,

  除了学霸和学渣,

  还有一种奇怪的生物,

  名叫“学酥”。

  

  身边总是有这样一群“命不好”的同学。

  说努力吧,成绩总是差强人意,感觉与付出不成正比。

  但说不努力吧,他们看起来又比谁都努力,也像学霸们一样每天埋头苦读,阵势很大。

  奇怪了,看起来明明很努力学习了,但为啥天道不酬勤呢?

  其实他们只是在用“仪式性的努力学习”来麻痹自己罢了。

  真学霸能做好调整,轻松在“假期”和“读书”模式间自由切换。真学渣也完全不 care 两者差异,反正没在怕的。

  但有一种奇怪的生物名叫“学酥”。

  他们看看上去学得兢兢业业、知识像堵钢筋水泥墙;但稍微敲打只是一堆花生酥。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一直都是“仪式性学习”。

  - 时间花得够多,却啥都没学到

  - 我的身体在象征性学习,但心早就不知道去了哪里

  这类学酥通常有着良好的自我约束意识,但实际执行力却非常差、效率低得可怕。因为他们花了大量时间坐在那里“学习”,结果也仅仅只是坐在那里罢了。

  身边总会有这么一小撮人,每次都考试前都能挑灯夜读,还正儿八经地做出详细规划:几点到几点之间复习什么科目。

  于是你看到他们摆好水杯,带上耳机,把歌曲调到特意挑选的“25首最适合安静学习”的歌单。然后打开课本练习册试卷,各种他能想到的复习资料。

  哦对了,还不会忘记打开一包小饼干,以供给脑力消耗的体能……

  这一切的一切“仪式”,都仿佛在告诉你,“要开始学习了,我学起来都发疯的!很可怕的哦!”

  等全部准备妥当之后,他看了不超过15分钟的书,就开始看看窗外的行人,再看看走廊上班主任是否经过,然后他打开了手机···

  还有的人会说,外部干扰还是太多了……

  - 翻开书看了两三行,突然想起来好像有几条微信没有回复。

  - 数学题刚做半页,又去刷一波朋友圈秀坐标。

  - 背书刚背了十分钟,便开始发困打哈欠,觉得不好委屈自己倒头就睡。

  - 早上第一节课还没上完,心里就开始念叨着中午该吃什么。

  在这个状态下,感觉周遭世界的一切都有一种禁欲的致命诱惑;别说游戏和小说了,连历史书上的小故事都读的津津有味。

  总之,做什么事情都比学习来得有意思。如果身边还有其他几个学酥搭伙,所谓的学习小组讨论会马上就变成了游戏、体育、美妆、八卦的茶话会。

  你花了一整个周日的时间待在房间学习,但可惜你可能半个字都没看进去。

  另外,对于一些学酥来说,只有创造每个细节都极致完美的学习环境,这才能够带来神清气爽、创意横飞的学习状态。

  只是你搞出这么大的架势,根本不是自己想潜心学习,更像是召唤出孔孟老庄、莎士比亚、爱因斯坦附身,帮你刷题打怪啊!

  但是更多时候,在学酥们废了半条命打造出完美的学习环境后:咦差不多到饭点,先去吃饭吧。至于学习,咱下次再约!

  

高密度式赶工,刻苦是假象

80%熬夜赶作业的身影后

都有严重拖延的恶魔在作祟

  英文词有个词叫“Procrastinate”,正是这群人的最好注解——拖延癌晚期。

  胃口大肚皮小,定不切实际目标:

  - 我要21天搞定语数英,一个月拿下文综理综!

  这种“仪式性学习”其实是最令人感到惋惜的。他们花了时间投入精力,最后成效却一般,你知道他们有多努力吗!

  问题的症结在于他们没有对自己形成正确的认知,在学习上好高骛远,选择了一些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目标。

  这一个群体渴望速成、一步登天,看重结果产出,却忽略过程的具体设计。

  譬如他们想着今天一定要背完500个单词,于是花了几个小时翻阅单词书。可只追求速率会导致这些单词只是过往云烟,并没有在大脑中形成记忆,因此单词们从未属于你。忙活了半天,你勉强能记住50个单词都不错了。

  在学习上可以有一颗急切的心,却不能采取急切的手段方式。

  一份高大上却不务实的学习计划表,也只是看上去很美而已。

  要想真学得好,还是要制定一份量体裁衣的计划,在每一次小小的收获中成长。

  除非你真是人民币玩家,在这个游戏里还是踏踏实实一点点攒经验升级吧!

  

  “仪式性学习”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很常见,甚至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间歇性地出现过这样的状态。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方式,心里也可能有着自己的偏爱癖好,只要它们可以帮助你科学而高效地学习,那就是好的方式。

  希望大家能够告别“学酥”,早日变身真正的“学霸”!

  期末了,希望你不是在仪式性地复习···

  来源:本文内容综合自网络,如果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处理。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