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教授呼吁“现有教育体制迫切需要改革!”

  小编说

  “现有教育体制迫切需要改革!”,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发出如此呼吁,来自于对教育未来的担忧——

  当前,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获取知识,高考也是考知识,知识似乎就成了教育的全部内容。

  但如此通过死记硬背、大量做题而培养出的学生,未来将被人工智能替代、甚至超越。

  未来教育,如何才能创造出区别与人工智能的学生?他谈到了这种教育......

  作者简介:

  钱颖一 国务院参事,中国著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

  仅靠知识积累的教育,未来将面临严重后果

  我们把教育等同于知识,所以把教育局限在知识上。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获取知识,高考也是考知识,知识似乎就成了教育的全部内容。

  创新人才的教育,仅靠知识积累就可以吗?

  我的回答是否定的。

  但我绝对不是否定知识的用处,而是说停留在知识层面是非常不够的。而这个问题在今天比以往任何时候可能带来的后果都更加严重。

  为什么呢?我想有两个最基本的原因:

  第一,中国经济的发展阶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简单地说,就是要从过去的发展模式,到今后更多地依靠创新驱动。而创新驱动就是要依靠创造性的人才,而创造性的人才并不是我们通常认为的读书读得好的学生。这就是第一个基本原因,我们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了。

  第二个原因就是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特别是最近讨论很热的关于人工智能(AI)的发展。

  尽管目前我们还看不清楚人工智能的影响。但是有一点是清楚的,就是我们已经知道人工智能是通过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来工作,而这种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是图像识别,就是大量的识别和记忆已有的知识积累。

  这样的话它就可以替代、甚至超越那些通过死记硬背、大量做题而掌握知识的人脑。

  而死记硬背、大量做题正是我们目前培养的学生的通常做法。所以,一个很可能发生的情况就是,未来人工智能首先会替代那些在我们教育制度下培养学生的优势,即对已有知识的积累。

  这是我的一个判断,是联系到现在科技的发展做出的一个判断。

  这两天有一些报道,6月7号,人工智能机器人参加了高考数学考试,报道说有两台机器,数学满分是150分,它们的得分分别是134分和105分,而且分别只用了10分钟和22分钟。

  这只是开始,据说做人工智能的人的目标是到2020年机器能够参加全部的高考,现在只是从数学开始。

  所以以上这两点,一个是经济发展的阶段,一个是科技发展的势头,让我们认识到对现有教育体制和方法进行改革的迫切性。

  未来教育应着重于创造适合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环境

  我们发现,在通识教育课程中,有一门课非常突出,这门课就是“批判性思维与道德推理”,英文名是“Critical Thinking and Moral Reasoning”,缩写就是CTMR。

  CTMR这门课程是清华经管学院通识教育课程中的一门课。批判性思维有助于创造性思维,有助于创新,但是它更是人本身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

  背景插播

  华人著名经济学家、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经济学终身教授陈志武曾指出:

  通识教育是中国孩子最缺的一门课,美国从幼儿园就开始人文、通识教育。在小学四年级的时候,老师就会花一年时间讲科学方法是什么,具体到科学的思辨、证明或证伪过程。

  正因为这种思辨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毕业以后,特别是大学毕业以后,不只是简单地听领导的话的机器,这些是非常重要的自然的开端。

  今年清华经管学院有一个大四学生,应聘一家全球著名金融机构。这个职位是众多优秀毕业生都很向往的,竞争非常激烈,有400人申请,最后只有他1个人被聘用。

  在公司的多轮面试中,他表现十分突出,而他在回答问题时,特别融入了他在“心理学概论”、“批判性思维与道德推理”这些通识教育课程中学到的内容和思辨方式。他发现他在这样回答问题时,面试人的眼睛发亮,听得聚精会神。

  这个学生成为了那个1/400。在得知被录用后,这个学生又很好奇,在第一时间问对方:“这么多优秀的人,你们为什么要我?”

  对方回答:“当我们听到你说,人的思维有三种境界、三个层次时,我们觉得你与众不同,你是有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的,这在金融和投资行业非常重要,所以我们要你。”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个性和特点,每个人的幸福、愉快非常重要。教育绝对不仅仅是培养创新人才,而是关注人本身。

  教育要培养每一位学生,同时创造一种环境使得杰出人才能够脱颖而出。

  首先,我们在这里并没有像习惯的那样强调“培养”杰出人才。

  过去我们理解的“培养”这个概念比较狭窄,一提“培养”首先想到的就是课堂教学。杰出人才通常都不是在大学课堂中教出来的,而是在环境中“熏陶”出来的。

  我们要换一个角度来考虑问题,就是要创造一种环境,有利于杰出人才“脱颖而出”,或有利于他们“冒出来”。

  从国际比较来看,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水平的“均值”并不低,甚至还可以说较高。但是我们的学生水平的“方差”较小,更缺少杰出人才。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趋同性强,既少冒尖的也少标新立异的。

  平均水平不低而杰出人才缺乏这种现象与缺乏学生个性培养有关。任何学生都需要个性发展,对少数突出学生来说个性发展尤为重要。

  什么是个性发展的有效方式?

  我们过去的习惯性思路是“因材施教”,而通常的做法往往是让一些好学生“学多一点、学深一点、学早一点”。这实际上无非就是让知识传授超前一点。

  表面上看,好学生比其他学生超前了,但这只是在知识的程度上而言,而并不是这些学生更有兴趣、更有想象力。

  总而言之,这种方法并没有调动学生自身的创造力和扩学生自身的想象空间。

  我们认为,个性发展的有效方式主要不是靠这种形式的“因材施教”,而是要依赖于宽松的环境和自由的空间:

  也就是要给学生们,特别是给突出的学生们以更多的可支配时间、更宽松的环境,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在此基础上让他们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去成长。

  判别是否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一个简单标准就是看是否可以容忍怪才、偏才,可以容忍异端、容忍学生有棱角。

  容忍有不同于固定格式性格的学生是个性发展的前提。如果一看到学生有棱角就要去削平,那怎么可能有个性发展,又怎么可能出杰出人才呢?

  延伸阅读:详细解读通识教育

  实现上述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是“通识教育与个性发展相结合”。

  首先要纠正对通识教育的不准确理解。

  通识教育不是为了学生眼前的就业,而是为了学生一生的获益;通识教育既不是为专业教育打基础,也不是为专业教育做补充。通识教育本身是为学生成人这个目的服务的。

  通识教育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呢?

  通识教育是“三位一体”,即融合价值塑造、能力培养、人类核心知识获取为一体的教育体系。

  这里首先强调的是价值塑造:

  它包括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公民意识,诚实、诚信、正直、宽容的人格养成,有理想、有抱负、有责任感的人生目标。

  第二是能力培养。

  当讨论到“杰出人才”的共同特征时,比较一致的意见是,无论是哪个专业,无论将来是哪条发展路径,他们都应具备勤奋、韧性、勇气、好奇心、想象力、批判性思维等,而我们的学生目前特别缺乏的是好奇心、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维。

  最后是核心知识的获取。

  人类知识面很广,通识教育中的知识应该是人类发明中的核心知识。这些核心知识应该既有历史知识也有现代知识,既包括中国的也包括世界的,既涵盖文科也涵盖理科。

  需要强调的是这些核心知识应该是基础知识,而不是仅仅是专业知识。

  推荐文章

  ○独家 | 清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王晓阳:反思应试教育,高招不能再唱过去的歌谣

  ○独家•深度 | 新高考风云变幻,六省市校长“达”者喜、“穷”者忧

  ○独家·高考风云 | 钟秉林教授:新高考改革不能应试化解读(上)

  ○独家·高考风云 | 上海市格致中学张志敏:应对新高考改革,校长没必要焦虑

  | 来源:中国教育研究、教师博览

  | 编辑:校长派

  校长智库教育研究院

  | 更多内容请关注:校长派微信公众号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