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 | 张绪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们的教师需要做什么?

  

  【张绪培】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浙江省教育学会会长,浙江省教育厅原副厅长。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们的教师需要做什么?

  实现由教书到育人的角色转变

  1.建立新的教育质量观

  教师,首先需要解决的是教育观念的转变。这其中最核心的就是建立新的教育质量观。

  什么是质量?我觉得现在对教育质量的最大误读,就是把质量等同于分数。一讲到提高教育质量,大家就想起分数。由于这种误读,我们现在是在努力“育分”,而不是在育人。教育为什么这么重要?因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有两个,一是促进人的发展,让人发展得更好、更快、更健康;二是完成人的社会化,让人融入社会、适应社会、改造社会,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如果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话学校可以解体,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逐步取代知识传递的功能。学校之所以依然存在不被替代,只因为它有其独特的重要价值——它在保证人的发展的同时,完成人的社会化。教育更应该关注人,是育人为本,而不是育分为重。

  十八大提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按照这次高中课程改革的思路,“立德树人”必须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通过学科学习逐步形成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和价值观念。而核心素养的养成必须聚焦“课程”。课程是整个教育的龙头,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要解决的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

  2.在学科课程中落实核心素养培养

  素养是我们给学生留下的终身烙印。每个学科教师要考虑的不仅仅是如何将自己这门学科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要思考这门学科的本质是什么,对一个学生的成长到底能起什么作用,最后应该给学生留下些什么东西,学过和没学过到底有什么区别。

  素养与素质是什么关系?就我个人的理解,素养是素质的外显,是素质当中可以表述的那部分,是素质当中后天习得的那部分。因此,我们不要把素养和素质混淆起来,更不能对立起来。“核心素养”的提出,是对素质教育的深化和推进。

  怎样培养核心素养?只有通过课程。素质教育从来就不是外加的,它就在课程中,在课程的内容、实施和评价中。所以我想这一轮课程改革最核心的东西,是每个教师都必须要转变自己的角色,真正由教书转向育人。我们每一门学科都要承担起立德树人的责任。

  譬如,历史课最重要的不是让学生记住多少史料,记住多少年代,记住多少人物,它的根本任务是通过历史课的教学让学生获取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现在我们社会总体发育水平不高,还处在一个人云亦云跟风起哄的阶段,一些网络大V靠造谣滋事就能赢得一大批粉丝,人们缺乏独立思考、缺乏理性思维、缺乏证据意识。这次高中课改历史学科组的教师一致认定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把“史料实证”作为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来加以落实,从而提高公民的素养,推动社会的进步。

  我们的学生不能有文凭没能力,有知识没文化。现在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越来越多,但是在看待问题、处理问题的时候,没有比没受过教育的人高到哪儿去,这是个很尴尬的现象。还有就是学生读了那么多年书,到最后不但知识全忘记了,而且厌学了,再也不愿读书了。所以我觉得我们要重立教育质量观,真正把核心素养落到实处。

  重新解构整合教育内容

  随着“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我们需要重新解构和整合教育内容。核心素养导向的教育并不排斥“双基”。重视“双基”是中国教育的传统,是中国教育的优势。关键问题是弄清楚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双基”。

  退休后受邀到一些中学听课,当然也有一些很好的课,听了以后很感动。但整体是伤心,我们的着力点出了问题,我们给学生的是支离破碎的东西,我们重视的是解题的技巧,是雕虫小技,是被题海牵着鼻子跑。我们没有给学生大概念(大观念)的、结构化的、跨学科的知识框架,没有让学生消化后自主重构属于自己的知识结构

  第一是要提高教师对本学科的把握程度。虽然现在我们的教师都是大学毕业,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我们中的很多教师只会把书教厚,越教越厚,越教越不放心,就是不会教薄。

  这次高中课程改革,我们邀请了北京的小学数学马芯兰老师。马老师70多岁了,还在小学数学第一线。她说,小学数学掌握36个大概念就够了(现行教材中出现了176个概念),其他都是小概念,有了大概念,小概念就在其中了。接着马老师又问,36个概念需要讲6年吗?马老师的小学数学从来只用4年时间就能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做马老师的学生该是多么幸福啊。

  “教师对本学科的把握”不是一句空话,我觉得很多教师都没有解决这个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还有赖于教师更自觉地去研究、解构、把握学科的本质,并把它作为教师培训工作的重要内容给予落实。

  第二是指导教师研究学生、把握学生。其实教育本身是很朴实的,我们常讲备课要备“两头”,一头是对学科的把握,另一头是对学生的把握。教师要研究我们的学生,对不同的学生我们应该有不同的教育,运用不同的方法,提出不同的目标。

  教育难在哪里,难在学生本身不是一张白纸,真是一张白纸,我们的教育就很容易了。关键是学生是有前经验的,这个前经验或许跟你传授的新知识是有冲突的。这一点我们教师知道吗?我们讲了学生还出错是因为他有前经验,在你的课堂里没有显现出来,冲突没有暴露出来,永远潜伏在那里。所以教师得去研究学生。同时我觉得我们的教师培训不能离开学科本身,一定要跟学科建立联系,这是我的第二个想法。

  改进教育实施的方法与途径

  我们以前的教学以教为主,现在转变为以学为主。这一理念的转变,同时需要教育实施途径和方法转变的跟进。如果没有教育实施方法和途径的革新与转变,核心素养的落实就是一句空话。这方面,当前有几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首先是我们的课堂如何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这其中有两个问题值得研究。一个是现在很多地方搞了很多模式,教师不肯动,用模式强制推动,看来也有它的必然性。但是,一个地区所有的学校,所有的班级,所有的学科,所有的课型,都用一个模式肯定是不行的。有些模式本身也有问题,譬如把所有的导读案都推到课外,其实是极大地延长了课堂的时间。导致学生课内课外只是围着几本教科书在转,最后可能考试成绩还可以,知识面却窄得可怕。

  我认为,“学生主体”最核心的标志,是看课堂里面学生有没有发生学习,这是最核心的东西。现在我们的课堂最让人心痛的是没有发生学习,没有冲突、发现、理解、感悟、顿悟、重构,只有记忆,大量的记忆。学生为什么越来越不喜欢学习?因为他找不到乐趣,只有学习发生了才有学习的乐趣。所以,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最关键的是一定要让学生发生学习行为。

  另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是如何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同时解放教师个体。教师也是一个独立的、需要尊重的个体。所以我主张教无定法,不要搞统一的模式,起码在同一模式下鼓励、赞赏教师个性化的变式。

  教育无非是把两个内驱力——一个是教师,一个是学生的内驱力调动起来。而不是一味靠施加压力让教师去工作,凭借压力驱动的教育永远不是真的教育。

  开展真实情境任务驱动式学习也将成为一种趋势。我们平常说的责任心也好,爱心也好,能力也好,这些一定不是在黑板上教出来的,一定是学生通过教与学的实践之后沉淀下来的,是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之后得到的。

  深度学习的问题,让学生有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空间的问题,都需要关注。杭州有一所高中,学生自由度比较大,被老百姓誉为天堂。这个学校的一大特色就是社团,我举一个天文台的例子。

  自从阿克苏成为浙江援疆地区后,学校天文台的学生就缠住省援疆办,希望把阿克苏中学天文台作为援疆项目。项目完成后,他们用了一个暑假的时间,请来了天文台的师哥师姐,实现了从阿克苏中学天文台到杭州的卫星数据传输,实现了远程同步观察,整个暑假乐此不疲。这批学生哪里有重大天文现象就往哪里跑,天文台的一个女孩几年前还发现了一颗人类从没发现过的小星星。

  也就是这所学校已经走出来了53位院士,并且还在不断地产生新的院士。真正有出息的孩子一定是在宽松的环境下成长的,每一分钟都被安排好的孩子是不会有大出息的,更不会有创造力。

  重构教育评价体系

  面对落实核心素养的任务,面对以育人为指向的教育,我们在教育教学评价方面有很多事情要做。以往的评价主要是围绕知识点展开的,忽略了学生的品格和能力。如何考察核心素养,如何考察品格、能力和价值观,用什么工具,这需要我们花大力气,进行持续深入的研究。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能不能预测再过十年、再过二十年学生的学习状态?这个我们必须要研究,必须要应对。现在市场化越来越深入,很多大的软件公司已经把目标转向到我们教育领域这里。我想我们必须跟他们携手,必须在教学这个层面给他们指导,给他们引导,要不然出来的软件产品都是关于如何解题的,这就麻烦了。

  所以在信息技术这么发达今天,教育产品市场需要有哪些改变,哪些改变是我们希望的,是我们需要去引导的,我想这件事情我们也是要认真研究的。我们要认真研究当前形势,以及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趋势,与教育相关的商业业态会有哪些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要有预测。

  教研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的发展越是进入内涵发展阶段就越离不开教研,全国的这支庞大的教师队伍建设也离不开教研,我想我们一定会做教育改革的促进者、推动者和实践者,这是我们的使命,我们会坚持下去。

  责任编辑 | 宁小安

  (本文选自《中国教师》总第282期)

  (欢迎关注中国教师公众号 ID zgjszz)

  《中国教师》杂志社官方网站:www.zgjszz.cn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收录期刊

  ·龙源期刊网收录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来源期刊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