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高考志愿填报攻略:就业最受关注!选学校还是选专业?

  

  导读:近几日,全国各地的高考成绩、分数线陆续公布。关于填报志愿,各位考生以及家长们,最关注哪些问题呢?他们在谈论着哪些话题呢?对此,21财经APP联合UC推出“高考填志愿”大数据微报告。

  来源丨21世纪经济报道(jjbd21)

  作者丨谢珍 毕凤至

  “就业”因素关注度最高!

  据UC大数据报告显示,近一周时间,围绕“高考志愿”这个主题的相关热度词中,“就业”的热度值最高,其次是“专业”、“学校”、“成绩”,紧随其后的是“交通”、“招生政策”、“特长”等。

  

数据来源:UC大数据

  哪些高校最热门?UC大数据报告显示,热度值前三的学校依次是:清华、复旦、北大,紧接着的是: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戏剧学院、中山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数据来源:UC大数据

  那么在这些最具热度的高校中,有哪些重点专业呢?根据教育部发布的名单,拥有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的高校有:

  

数据来源: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

  选学校还是选专业?

  这些大学的本科生一毕业就年薪10万+!

  薪酬水平是反应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即将填报志愿的高考生来说,那些平均薪酬最高的学校或专业也是他们考量的重要因素。

  据南都统计,在公布本科生就业平均薪酬的211、985高校中,中央音乐学院以8908.3元名列榜首,上海交通大学以8575元取得第二,南京大学以8533元位列第三。也就是说,这些学校的学生一毕业平均年薪就达10万+了!

  

数据来源:南方都市报

  这些专业就业率最高

  据上文UC大数据热度值显示,高考填报志愿阶段,“就业”是大家首要关注的因素。那么,就业率较高的专业有哪些呢?

  麦可思最新发表的《就业蓝皮书:2017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本科院校2016届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1.8%,就业率前三位的专业分别是软件工程(96.5%)、工程管理(95.9%)、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95.8%)。

  

  上述麦可思报告也列出了那些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低的“红牌专业”,以及失业量较小,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高的专业,为需求增长型“绿牌专业”。

  今年本科就业“红牌专业”包括:历史学、音乐表演、生物技术、法学、美术学、生物工程。其中,音乐表演、美术学连续三届是红牌专业。

  本科就业“绿牌专业”则包括:信息安全、软件工程、网络工程、数字媒体艺术、通信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广告学。其中,软件工程、网络工程、通信工程连续三届是绿牌专业。

  

  这些专业最有钱途:互联网开发收入最高,律师涨最快!

  除了就业率之外,职业的发展潜力也值得关注。麦可思数据显示,2013届本科毕业生三年后月收入最高的职业是互联网开发及应用,月收入高达9050元,紧接其后的则是计算机与数据处理、金融类、销售、经营管理,月收入也在7700元以上。

  

  下边这些职业,其薪酬涨幅是最高的,毕业三年后较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增长了1倍以上,发展前景可期。雄踞榜首的是“律师/律政调查员”,增幅高达126%!

  

  与工作最对口的专业有哪些?

  “当时脑子一时发热,选读了这个专业,毕业求职时才发现,对口的工作太少……”相信这并不是个别几人的经验之谈。“专业与职业的对口度”,对于很多考生与家长来说,又是一个需要慎重考量的问题。麦可思调查显示,2016届工作与专业相关度最高的本科专业是口腔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高达99%。

  

  你了解你要学的这些专业吗?

  麦可思调查显示,毕业半年后,同一专业的毕业生的职业流向多样化,譬如信息安全专业的毕业生,主要从事的前三职业是互联网开发师、计算机程序员、网络安全专家;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毕业生,主要从事银行柜员、文员、会计等工作。

  

  这些专业名字相似,但差别可大了!

  专业那么多,名称相似的不少,让人傻傻分不清,容易混淆。考生和家长,可要睁大眼睛,千万不要因为“一字之差”,错选专业而后悔莫及——即使专业名字相似,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有可能大不相同。纵使从事同一份职业,月收入也可能相差径庭呢。

  以下有10组由麦可思筛选出来的最容易混淆的本科专业,“物理学”与“应用物理学”,“新闻学”与“传播学”,“经济学”与“金融学”……你分清楚了吗?

  

  附2017年各地高考分数线:

  目前,大部分省份都已经公布了高考分数线。需要注意及说明的是,因为各地高考的试题以及总分并不完全一样,高考分数线不能简单横比。

  

  (编辑:毕凤至)

  

  21君

  小伙伴们,你身边可有今年高考的亲朋好友?转需吧~

  

本期编辑 陈思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