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一中国学生撞车跳海身亡…令人惋惜

  据美国Fox 5电视台报道,6月18日晚,一辆白色门敞蓬跑车撞上圣迭戈市coronado大桥的中间隔离带,有目击者称,该车驾驶员走下车,纵身跳下大桥。这一事故导致大桥出现大面积交通拥堵,以至于大桥关闭20分钟后才重新开放。警方随后又在圣迭戈湾发现了该驾驶员的遗体,并未公布死者身份信息,对死者的调查也仍在进行中。

  这件事情看似是一则简单的本地新闻,但这几天却有一条“疑似中国学生撞车后跳海自杀,急寻父母”的消息又引起了大家对这件事情的关注。

  这则消息中指出,死者名叫“赵某某”,是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UCSD)刚刚毕业的学生,主修数学与经济学,来自中国东北,目前急需找到他的父母通知死讯。

  不少在美的留学生都纷纷转发了此事,包括《侨报》、《成都商报》旗下的红星新闻等媒体都对此消息做了相关报道。尤其是最近章莹颖失踪案迟迟都没有破案,使得更多人对此事感到担忧。

  针对此事,日报记者第一时间与UCSD的CSSA学联以及各家新闻媒体报道的新闻源美国新闻速递取得了联系。

  日报与UCSD CSSA确认信息

  日报与美国新闻速递确认信息

  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CSSA的工作人员表示,已经联系到了他的父母,但具体事件还在确认中,而美国新闻速递的答复亦是如此。日报仍然保留最后一丝希望,希望这只是朋友圈的一则传言……

  然而,当地时间6月21日,据《侨报》报道,中国驻洛杉矶总领馆证实,该事件死者确实是来自中国的留学生赵某某(为表对死者尊重,日报不予公布死者真实姓名)。中国驻洛杉矶总领馆已向警方了解核实案情,并与UCSD校方及死者家属取得联系,并会积极为家属来美提供必要协助。

  据《侨报》报道,事发后,警方已初步判断该事件为自杀,之所以只有Fox5一家媒体有简短报道,是因为自杀案件与暴力案件性质不同,并没有在圣迭戈县警局官网发布,而根据美国惯例,自杀事件死者的姓名等信息也不能透露。

  我们最担心的事情终究还是发生了,又一个年轻鲜活的生命逝去。

  根据赵某某生前的Facebook和Linkedin页面显示,他本科的确毕业于UCSD的数学与经济学专业,曾经在美国读过高中和社区大学,目前正在寻找金融服务相关的实习。

  他Facebook最后一次更新,正是事发前一天,他穿着学士服站在学校名字前留念,看起来似乎已经作好迎接人生下一阶段的准备。

  他曾经当过6个月的艾滋病服务中心志愿者,也曾是国际救援委员会协助报税的志愿者。作为一个旁观者,根据这些信息看来,这是一个非常有爱心、有进取心的年轻人,似乎在毕业之前,他都一直在为未来做准备。然而,当他即将离开学校,人生即将绽放之时,生命却戛然而止,不禁让人唏嘘。

  当舆论一片叹息之时,我们看到了一段疑似死者友人的悼念:

  “昨晚,我一位最好的朋友去世了。今早他(赵某某)的丈夫将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告诉我时,我震惊了。他只有22岁,几天前才刚刚从UCSD毕业,马上就要开始他前途一片光明的职业生涯了。没人知道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只留下我们这么多的朋友和亲人为他哭泣。几天前,我还计划着去圣迭戈看他,而现在我甚至连和他说话的机会都没有了。赵某某,我希望你在天堂一切都好,在那里一定不会再有刻板成见以及歧视和种族主义。你永远会活在我的记忆里,我们一定会记得你,安息吧,我的朋友,我们爱你!��”

  如果这段悼念的内容属实,可以判断,赵某某生前曾遭受过不公正的对待。我们无法判断他的死是否与这些信息有关,但走到自杀这一步,一定是有过不去的坎。

  我们曾经报道过许多次在美留学生自杀的事件,每一个都让我们十分痛心,同样是留学生,我们多少能理解他们当时的心情,然而,自杀这件事情,无论是对自己、对家人、对朋友都太残酷了。

  我们在去年12月做的一次调查中,惊讶地发现,7000多名读者中超过一半(53%)投票给了“有过,有动过自杀的念头”选项,还有约9%的读者投给了“身边的朋友有过”选项。“从没有想过自杀”的读者还不足40%。

  这一令人震惊的数据令我们不得不引起高度重视。很多留学生出门在外,难以适应国外的生活,心里面的很多事情常常没有人能够倾听,一些不愉快也无处排解,伴随着学习上和生活上的压力,很多留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会患上心理疾病,严重者,就有可能选择自杀。

  对于这场悲剧,我们感到痛心和惋惜,我们能做的,还是为各位提出一些建议,尽可能帮助各位留学生们在国外能调整好心理状况:

  心理疾病:看不见的冰山暗礁

  大学阶段是人生重要的转折阶段,每个学生会经历独立、成长以及向涉足社会的过渡。然而,许多20岁左右的年轻人在此时心志尚未成熟,情绪更有可能受到外界影响而波动。可能包括学生本人和家长在内,都不会在踏入象牙塔之前意识到心理疾病(mental illness)带来的暗流。

  图片摄自 Bria Granville 版权属于原作者

  心理疾病的范畴包括任何影响个人想法、情绪和行为的抑郁、焦虑和饮食失调等;多数心理疾病的信号首次出现在18-24岁时期。超过20%的美国大学学生据报道被确诊、或正在接受心理疾病的治疗。

  但这只是冰山一角,看不到的隐藏人群更令人担忧。根据美国精神疾病联盟研究,事实上四分之一的学生都患有可诊断的心理疾病,但这中间40%并不会寻求帮助。性格内敛保守、不习惯“心理障碍”一概念的亚裔学生更是这隐藏人群中的主体。

  尤其对于游学海外的中国学生,留学经历并不如同外人想象得那么美好光鲜。除了要应对美国学生承受的学术、社交以及就业压力外,中国留学生们所面临的挑战更是双重的。

  陌生环境下被边缘化

  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留学生来到陌生的国家,面对着截然不同的文化与语言环境。尽管他们在出国前都或多或少会通过网络媒体、中介机构、学长学姐等了解信息、做足准备,但在实际上调整适应过程中的困难会比预期大得多。即便是一些生活上的细枝末节的小事,也可能成为造成压抑焦虑的挠心石。

  而这样的文化冲击可能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得到缓解,主流文化群体与少数华人学生之间看不见的隔阂似乎总难逾越。很多留学生袒露心声,即便与美国学生通过上课、社团、新生活动建立起场面上的“友谊”,但真正走心的却是少数。绝大多数的中国学生还是拘泥于自己的圈子,相同的语言、文化、成长背景让他们终于找到彼此的慰藉和存在的证明。

  无需英语、也能生存,这就是很多中国学生的不完整却真实的出国体验。

  因此,中国学生群体在美国校园中长期处于边缘化的被忽视状态,进而产生的孤独感与自卑感成为吞噬年轻灵魂的魔兽。这份无法排遣的寂寞便成为心态失衡背后作祟的魔鬼。

  被远远低估的学业压力

  网络上散播着“留学党天天都在玩、旅游开趴购物就是不学习”的流言。其实广大留学生只是更愿意分享生活中积极的一面,而将辛酸苦闷留给自己。

  美国高校奉行的“宽进严出”教学政策让无数留学生挣扎在“Pass”和“Fail”的红线左右,高要求、多数量的Paper、Project、Due和Presentation更是逼迫着他们血战过无数个图书馆通宵的日夜。往往这些是中国学生难以向千里之外家人亲友解释诉苦的,只因为不知道从何说起。

  与此同时,美国大学要求学生拥有极高的主动性,教授布置的作业、评分体系中会很大比重考量学生的自我表现。中国学生一方面由于语言问题,需要花较长时间适应这样的教学模式,起步晚、不自信;另一方面受到内敛中庸的东方文化影响,不愿抛头露面地在人前主动表现,因此应试教育的成功之道成为素质教育下的拦路猛虎。

  中国学生群体还存在着不能与教授、同学、实验搭档等建立起有效沟通的问题。他们无法准确及时地进行反馈,阻碍达到理想中的学术进步。

  当国内的天之骄子在海外课堂上折翼难飞,心头只会被沉重的阴霾所覆盖;倘若当乌云变成风雨,飞翼最终陨落。

  成长家庭:“为什么一定要做最好?”

  中国家庭往往会在成长教育中给予孩子极高的心理期待,“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心态在极高的留学投资成本下,变成改变整个家庭命运的赌注。很多父母并不知道出国留学是否是适合自己孩子的最好选择,但却盲目相信镀金学历会是快捷之路。

  中国家长习惯于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夸赞“你真聪明”、“宝宝你真棒”,似乎孩子取得好成绩、考进好学校、获得好才艺是理所应当的本份——你拥有了这么好的天分,凡事不做到极致便是浪费。但当一个孩子长此以往被贴上“天资聪颖”的标签,而被忽略其过程中付出的努力,他便会在遇挫失败时迅速产生自我怀疑,立刻将失败原因归结于自身,也更难接受失败。

  “别人家的孩子活得精彩出色,为什么小时候差不多聪明的你就能允许自己稍显平庸?”

  “我花了这么大价钱送你出国,并不是让你到时候和国内大学生一起求职普通工作!”

  “你不要找借口说你尽力了,你这么聪明怎么能够失败!”

  这样“对人不对事”的育儿观念会在孤身游学的过程中进一步恶化。家长们远在国内,对美国大学教育模式知之甚少,可能对美国文化环境都并不了解。他们无法探知孩子们生活中经历的一切,无法想象在陌生环境中经历人生最重要转折阶段的困难。讯息不完整导致他们忽视过程、在乎结果、放大预期,这样家庭环境下的中国留学生便不允许自己犯错、不允许自己落后。他们像头骄傲的小狮子,试图在所有竞争中一切为赢。

  但在精英荟萃、强手云集的美国社会中,谁不曾经历过一次两次失败?全科拿A真比享受学习体验经历重要?一份来自四大的录用书真比身体健康、一生幸福更值得?

  拒绝做“闷葫芦” 及时寻求帮助

  若长期受困于心理疾病、出于抑郁焦虑的精神状态,并且难以找到正确的途径得到疏导,学生则很有可能走上极端。

  据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中心2015年调查数据显示,32.9%的学生严肃地考虑过自杀行为;每12个美国大学学生中就有一个做出过自杀计划,全美高校每年有超过1000名自杀案例,且这个数据还呈每年增长趋势。20至24岁的亚裔也拥有最高的自杀率。

  但以伤害自己生命为代价,永远不是解决问题的方式!

  自我调节

  对于留学生,如何在繁杂的学业和忙碌的生活中学会自我调节和压力营救是极其重要的。定期运动、音乐放松、与朋友相聚等都是不错的放松方式,可以有效地帮助转移注意力。

  学会沟通也是更重要的方式。无论是与海外的家人还是身边的朋友、老师,留学生群体更应该学会及时表达、排解消极情绪,永远不要给心竖起壁垒。

  图片来源:Inc.com 版权属于原作者

  利用学校心理咨询服务

  当你觉得心理压力超过你所能承受的范围,你可以选择向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求助。每一所美国的大学都会提供心理咨询的相关服务。

  由于学业压力带来的攀升的自杀率使得美国的大学格外重视心理健康问题,大学的健康服务中心一般都配有职业的心理咨询师,所有学生都可以和心理咨询师进行一对一的心理咨询,通常这样的服务是免费的。

  找心理医生寻求帮助绝对不是件难以启齿的事情,现代生活中存在心理障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同时职业的心理医生会对你隐私问题进行严格保密,你不需要有后顾之忧。

  心理问题是困扰绝大多数现代人的桎梏,我们没有必要为此而感到丢人。当我们独自出国、游学生活,总有软弱无助的时刻,学会求助也是成长必经之道。

  References:

  http://dailynexus.com/2017-02-16/memorial-honors-ucsb-student-weiwei-linka-liu/

  http://news.yorkbbs.ca/local/2016-11/1717613.html

  http://news.sinovision.net/society/201612/00395048.htm

  http://news.sinovision.net/society/201702/00400069.htm

  http://www.chinanews.com/lxsh/2013/11-21/5531763.shtml

  http://finance.stnn.cc/ymlx/2016/1006/360436.shtml

  http://www.bestcolleges.com/resources/top-5-mental-health-problems-facing-college-students/

  http://www.usnews.com/education/best-colleges/articles/2014/03/26/learn-how-to-deal-with-mental-illness-in-college

  http://college.usatoday.com/2016/01/30/mental-health-by-the-numbers/

  http://fox5sandiego.com/2017/06/19/coronado-bridge-closed-after-driver-crashes-mid-span-jumps/

  http://news.uschinapress.com/2017/0621/1110873.shtml

  文/李彼得 北美留学生日报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