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圈中的物质是循环的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 龚自珍《己亥杂诗》)
在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C、H、O、N、P等元素,不断进行着物质循环。落花被微生物分解后,某些矿质元素又回到了无机环境,能够被植物重新吸收。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 李白《将进酒》)
这句诗生动描述出了生物圈中的水循环。地表及江河、海洋中的水,会以水蒸气的形式到达陆地上空,最终又会以雨、雪等形式返回地面,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黄河之水天上来”是有一定道理的。
生物与环境是相互的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宋 苏麟《献范仲淹诗》)
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须从环境中摄取一定的热量才能完成某一阶段的发育,由于向阳花木接受日照时间长,因而获取一定的热量所需的时间短,所以会发育较快。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唐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影响植物开花的外界因素主要是光照和温度。由于地势的原因,山中的温度一般比平原的温度要低,所以山中的桃花开放要比平原的晚些。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 苏轼《惠崇春江晓景》)
春江水暖,鸭子先知,写鸭子对水温的感觉,完全是由鸭子在水面的嬉水神态联想出来的,但同时也反映出温度这一非生物因素对鸭生活习性的影响。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东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在农田生态系统中,杂草与农作物之间的关系是种间竞争。一般农作物竞争不过杂草,如果人疏于管理,就会出现“草盛”而“豆苗稀”的景象。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南宋 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二首》)黄粉蝶喜在黄色的油菜花中飞舞,由于黄粉蝶具有与油菜花颜色一致的保护色,以致难以寻辨。
生物的殖和发育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唐 李绅《悯农诗》)
这句诗从“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形象地说明了生物通常都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同时也隐含说出了种子中都有发育成新植物体的结构—胚。
有心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荫。(《增广贤文》)
有些植物在移栽过程中,由于根系遭到破坏,致使其吸收水分的能力大大减弱,加之蒸腾作用会丧失大量的水分,所以移栽后很难成活。而有些植物如柳等的繁殖能力很强,可以用茎等进行无性繁殖。
野蚕作茧人不取,叶间扑扑秋蛾生。(唐 张籍《田家行》)
这句诗描述了野蚕作茧化蛹、茧中出蛾的现象。从发育过程来看,野蚕的发育过程属于完全变态。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唐 杜甫《曲江二首》)
这句诗将蝴蝶在花丛中飞舞觅食、交配、产卵和蜻蜓点水产卵,一触即飞之状,描绘得栩栩如生。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莺争暖树”是由于早春气候还冷,因而黄莺会为向阳的树枝而相互争斗。这实际上是它们繁殖中的一种占区行为。“燕啄春泥”则反映出燕子用喙衔泥草,并混以唾液在屋檐下的筑巢行为。
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唐 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这句诗通过鸟类育雏的现象,使学生认识到生物繁衍后代是它们的一种本能;更让其体会到父母生儿育女的艰辛。
生物的生理活动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唐 李白《将进酒》)
不少人由于极度紧张、忧愁、悲伤等原因往往会引起体内发生一系列急剧变化,造成内分泌严重失调,在很短时间内出现白发。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草本植物大多属多年生,使植物生命周期变得生动可感。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唐 杜甫《江南春绝句》)
同种动物会因为觅食、防御、繁殖等原因而生活在一起,这属于动物的群聚现象。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宋 辛弃疾《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害虫捕食农作物,青蛙捕食害虫,这是一条食物链。听到青蛙在稻田里欢快的“歌唱”,所以才会“稻花香里说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