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留学期间吃的问题怎么办?听说美国都是高热量食物、英国竟是暗黑料理?当大多数人在跑超市吃简餐或是用烤箱烤pizza时,哥伦比亚大学的乔纳已经在宿舍开起了堪比米其林的小餐厅,每道菜都像是艺术品一样精致。想念国内的食物怎么办?在国外很多大城市,其实都可以找到那些让你魂牵梦萦的小吃解解馋。
又到了一年毕业季,也将有一批新生奔赴海外开始新的学业征程。除了学习,大家应该也很关心生活问题,衣食住行,方方面面都要去适应新的环境。尤其是食物方面,美国的汉堡等高热量食品、英国的“仰望星空”等黑暗料理,如何能满足我们的味蕾?
只有不敢想,没有不可能,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毕业的乔纳·里德(Jonah Reider),在纽约开设了自己的餐厅Pith,而他“创业”的前身就是读大学时在宿舍开办的私人餐厅,当时的火爆程度直逼米其林餐厅。
大学宿舍里的“米其林”
即使如今自己的餐厅已经开在繁华区域,乔纳还是摆脱不掉“宿舍大厨”的称号。大三的时候,他在哥伦比亚大学宿舍内开了一间只有四个座位的“游击餐厅”。《纽约邮报》、《纽约客》、《华尔街日报》等各路媒体都曾到访他的餐厅,他甚至被邀请到脱口秀节目《科尔伯特晚间秀》为主持人炮制家常果汁冰糕。
当时那个小餐厅地点就在乔纳和他另外三个室友在哥大一起生活的霍根楼。乔纳每晚都会推出新菜品,费用在一个人15美元左右。餐厅有菜单,但一般情况下,晚餐是四道菜构成的套餐(多的时候是五至八道菜),主要的配料和食材包括奶酪、橄榄、自制酸黄瓜、热面包、蔬菜、海鲜、肉类。所谓的“创意美国菜”,看起来像艺术品一般精美。
他并没有上过任何烹饪课,不过来自于一个热爱烹饪的家庭。从中学的聚会开始,他就因为自己的手艺而渐渐闻名;他还开过一个吐槽食物的专栏。他认为Pith的不同之处在于氛围——好像和家人一起用餐一样随意和温暖。
兼顾“生意”和“学业”
如今乔纳已经毕业啦,他的餐厅也从简陋的宿舍搬到了一幢私人豪宅内。二度开业的Pith被打造成一间晚餐俱乐部,生意依旧火爆,需要提前一个月订位。他还得到资助,在自己的后花园种一些香料植物。
今年四月进行了新餐厅的试餐,一道道佳肴呈上:苏比斯调味的鱼子酱和苦繁缕、青椒装饰的生鱼片、黄油羊肚菌……
当乔纳还是大三学生的时候,他开始自己的餐厅“创业”,同时也要面对作业和论文,不过他觉得值得庆幸的是,他在刚入大学的两年多修出了很多学分。修读经济学专业的他说,大学帮助他更好地定位问题,更有头脑地去追求值得的事业。
“我们办公室的人都对这个年轻人颇感兴趣,他正在变成一个企业家。” 哥大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这样评论。他曾聘请乔纳做研究助理,当然也曾预订他的餐宴,请他为朋友们提供饮食。
凉皮、煎饼、香锅 漂洋过海来陪你
要说出国在外,留学生面对的最痛苦的事情是什么?
也许有人会说熬夜赶deadline,有人会说课上演讲压力山大,有人会说气候太差、天黑太早……但有一件事情高居榜上,那就是——没有好吃的!梦中遇见火锅、小龙虾、水煮鱼是常事……
曾就读于英国伯明翰大学的学生说的很有代表性:“留学初期,我心想自己终于有机会体验地道的英国美食了。然而在连续吃了一段时间的西餐后,我发现翻来覆去就那么几道菜,比如炸鱼薯条、杰克土豆、煎牛排等。没过多久,我就厌烦了。相比之下,中餐的花样更多。比如同样的一个土豆。在英国餐馆里,它一般只能被‘煎炸’了,做成一份炸土豆;而在中餐里,它能被做成诸如土豆焖牛肉、酸辣土豆丝等菜式,做法多样。作为一名挑剔的吃货,中餐更合乎我的口味。”
随着中国留学生的日益增多,解决中国胃的需求中蕴藏了很多创意和商机。与乔纳类似,2014年毕业于美国东北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学生李康“不务正业”地做起了西安美食。该餐厅特色菜包括面条、肉夹馍、凉皮、羊肉泡馍,其价格分别为每份7.5美元、4.5美元、4.5美元和11.5美元。每到星期五的晚上,排队等候是家常便饭。
2016年10月,包子君也在美国开启了网红模式: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剑桥镇哈佛广场的包子店走红网络。《波士顿环球报》有专门报道《厌倦了汉堡?来吃包子如何?》(Tired of burgers? How about a bao)。包子译为bao也是莫名地萌萌哒。
都说有人留学前在新东方学英语,有人留学在上新东方厨师学校。留学生活,除了对同学的学习和思维能力是个挑战,也是对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出国前能学一些力所能及的简餐,出国后就能更好照顾自己。同时,曾独走异国的同学恐怕都会同意,一起聚餐、各展身手,是留学时候挑灯夜战、孤军奋战之时最温暖、难忘的记忆。
本文由微信公众号“周成刚在路上”编整,图片来自网络,转载请注明出处并附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