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这几天,进门收到闺女的第一句问候语都是:妈妈,你拿回ipad来了吗?
每次得到否定的回答,她都会失落上半分钟,然后该干嘛干嘛去了。
我和孩子爸算不上完全的手机控,但晚上有事没事的还是不断的掏出手机看。
每当这时候,闺女就会提出抗议:为什么你们都有的看,我没有。
为了以示公平,当然更多的是为了让她安静下来,我们偷一会儿懒,我们心照不宣的把ipad拿给她玩。
当然,我们也担心她的视力,于是规定了每天只看半个小时,但每每在她的软磨硬泡和我们的半推半就下超时。
这样,她能自己玩的时间更长,我们也有更多的时间刷手机、干别的,看起来其乐融融。
只是好景不长,这学期一开学,她就出现了眨眼睛的现象。一开始,没有当回事,以为过几天就会好。过了一个星期,竟然发展成为眨眼睛加上撇嘴,就是一眨眼睛半边脸跟着抽动。
我们这才着了急,赶紧行动起来,找原因,治疗。
痛定思痛之下,把ipad藏了起来。
没有ipad的这一段时间,她一刻也不休息,需要时时有人陪着玩,有时候觉得陪着很累,但一想到她的眼睛,只好咬咬牙坚持下来。
今天,说起这件事,年长的同事感慨:没有坏孩子,只有不称职的父母。你今天偷的懒,明天必将加倍还回来。
02
一个亲戚,现在正处于品尝这种痛苦的时期。
孩子小的时候,因为照顾不方便,孩子断了奶就把孩子送回了老家。
等孩子稍微大一点儿,他们觉得没有人在身边给接送孩子太麻烦,就让孩子在老家上了幼儿园。
等到孩子上小学,还是面临接送等问题,他们犹豫着要不要让孩子继续在老家呆一年,后来,在孩子姥姥的坚持下,他们才把孩子接回了身边。
现在,孩子已经上了小学五年级,平时话也不多,但就是不主动学习,又迷恋上了打游戏玩电脑。
孩子妈每次痛苦的找人倾诉,都会说,感觉这个孩子总是跟我不那么亲,有时候离开我十天半月也不想,想管管他,他也不怎么服管。
没有从小的亲密相处,等孩子长大了再想插手孩子的教育,这个时候的孩子已不是你想怎么画就怎么画的白纸。
03
几个月之前,参加20公里徒步走,认识了一个学霸孩子。
她跟我们一起走完了全程,一路有说有笑,每当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她会适时的活跃一下气氛。
后来,听说了这个孩子更多的传说。一路从初中保送重点高中,从重点高中保送重点大学,然后又被保送排名前几名的名校读研究生。
每次问起她的父母,是如何教育孩子的。他的父母总是谦虚的说,也没怎么教育,就是到哪儿都带着她。
她爸爸去参加英语角,带着还不到两岁的她;她妈妈出差到外地,带着她;父母要参加什么活动,带着她……只要父母在的地方,她就在。
家里随处可见的就是书,他们家的电视十几年没开过,吃过晚饭,散过步,他们就各自找一个角落读书、做作业,偶尔交流几句。
高中的时候,没上过一天英语辅导班的她代表学校参加英语大赛,没上过一天辅导班的她得了作文竞赛全市一等奖……
她说,爸爸妈妈从小没怎么管我,但他们从没缺席过我的家长会,老师布置的任务他们从来没有拖延过,他们也从来没有在我面前表现出对工作的厌倦和不满,他们要求我做的事必是他们先做到的……
一个没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孩子,再聪明也可能成为不了好学生。
有的老师家长会的时候安慰家长的话是这样的:你们家的孩子挺聪明的,就是不好好学。
家长心中还挺安慰,我们家孩子一点儿不笨。但为什么不好好学,家长是不是要反思。
孩子一点一滴的成长,都需要父母付出很多心力,有些付出是不一定有回报的,你以为可以稍微偷一下懒,但却忘记了,不付出,就一定没有回报。
今天在孩子身上偷的懒,以后几十年Ta会变着法的让你偿还。
*作者简介:不辣的妈,职场妈妈,书评作者,每天一万步践行者,写温情的、理性的文字。公众号不辣的妈妈(ID:buladema)
◎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 本文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转载在于学习分享与传递更多信息。如涉及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更正或删除相关内容。◎本公众号对此声明拥有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