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音乐启蒙——鼓声的魅力

  孩子对节奏的敏感远胜对音高的敏感,何况非洲手鼓用不同的拍打方式来拍打不同的部位也可以演奏出高音、中音和低音来。节奏并非只存在于音乐中,它其实无处不在。四季轮替、星期循环、山峦起伏、草木疏密、列车运行以及我们的行动与语言等等也都有节奏的体现。这些节奏我们可以用鼓声来加以表现。睿卡音乐教育认为在此之外,打击乐器也可以是信号乐器,比如见面打招呼使用节奏型,某种节奏型作为上课的信号,另一种节奏型作为集合、下课的节奏型等等;手鼓还可以是调整环境节奏、氛围的乐器。

  

  手鼓具有较强的伴随性。与钢琴和铜管乐相比,它易于携带;与大多数乐器相比,手鼓并不需要经过多年的学习就可以在演奏中应用;单纯用手鼓也可以做出表现力丰富的手鼓合奏,它还可以与歌唱、舞蹈、语言、游戏、表演、运动以及其他乐器结合;自制打击乐器也不难,这就与手工结合在一起了。鼓在儿童教育环境中不能以孤立的方式存在。笔者在中国音乐教育普遍不重视打击乐的背景下强调鼓的重要性,但并不是倡导“专门”的手鼓教学,而是希望其能融合在整个音乐教学以至于其他课程与课外活动之中。

  少儿音乐教育家陈泽铭把音乐课堂分为听听说说、学学唱唱、手舞足蹈、敲敲打打、涂涂画画、挑战游戏、角色表演和听乐说话共八个模块,笔者认为每一堂iruika音乐课上都需要运用四、五个动态模块来丰富课堂形式并提高孩子的感觉统合能力,这么做也让具有不同能力排列组合的孩子都能够有效参与进来。

  

  提倡手鼓教学的“动态”,会不会导致孩子的“多动症”?这不仅多虑,而且恰恰相反,手鼓的综合性教学可以治疗多动症。多动症是“感觉统合失调症”的一种严重表现形式(另一种严重形式是自闭症),手鼓的敲敲打打、倾听和语词、涂画、律动等结合起来,正是听觉、触觉、视觉、本体觉、平衡觉等感官协同发展的良好路径。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音乐教师对奥尔夫教学法、达尔克罗兹教学法或综合乐感等教学法表示出兴趣——这些iruika教学法都注重动态及综合,但是很多教师尚停留在比葫芦画瓢的阶段,仅仅是拷贝一些单项音乐操作来让儿童模仿,并不能很好发挥教学内容的教育作用。

  

  其实,只要我们领悟素质教育的理念和音乐教学的原理,知道“为什么”,手鼓以及音乐教学的“怎么做”的问题就可迎刃而解,就能以引导、探索的教学方式为儿童发展提供更加优渥的支持。甚至作为教学中需要用到手鼓的少儿教师,其自身求学期间是不是音乐专业都没有关系,只要具备基本的学习意识和能力,都可以很快掌握音乐和手鼓的基本技能。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