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指出:“和平掌握在日本人手里。我们寻求和平,但我们不能不惜一切代价换取和平。我们不想进行战争,但我们可以被迫自卫?”这实际上是( )
A.寻求与日本妥协的途径
B.不准备与日本军事对抗
C.宣示了中方的自卫性质
D.确立了抗战的军事策略
解析:材料中蒋介石强调“不能不惜一切代价换取和平”,没有体现与日本妥协,故A项错误;中国已经准备“被迫自卫”,故B项错误;“我们可以被迫自卫”宣示了中方的自卫性质,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国民政府的抗战军事策略,故D项错误。
答案:C
2.(2017·滨州市高三模拟)1939年,国民政府一方面把西南地区原有的采矿场收归国营,另一方面将华北、华中等地一些矿场内迁的机械充实西南各矿场,扩大采掘能力。这些措施( )
A.稳定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秩序
B.是消极避战保存实力的反映
C.调整经济体制促进经济运行
D.是基于长期抗战的战略调整
解析:采矿场的发展状况的调整不能反映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故A项错误;国民政府在抗战时期致力于大后方建设,以持续抗战,故B项错误;材料未提及调节经济体制,故C项错误;材料中推动西南采矿业的发展是为持久抗战做准备,故D项正确。
答案:D
3.下图是抗日战争时期某著名战役示意图,其所属会战的特点或影响是( )
A.日军速战速决计划的破产
B.国共合作抗日的典范[来源:Z§xx§k.Com]
C.敌后战场抗战的重大胜利
D.正面战场取得的首次大捷
解析:日军速决战破产的标志是淞沪会战,故A项错误;图示所示的内容有国民党军的防御阵地并成功阻挡了日军进攻,国共两党肯定是合作抗日,故B项正确;图示中既有国民党防区,也有日军进攻,不可能是敌后,故C项错误;正面战争的首次大捷为台儿庄大捷,与图示明显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B
4.在1939年至1940年的两年间,正面战场先后进行南昌会战、长沙会战、枣宜会战等7次大规模战役,每次战役日军投入的兵力均在8至10万人,中国军队投入的兵力至少在20万人以上。在枣宜会战中国民党军队先后调集40万人,抗击日军10万余人的进攻,这接近战略防御阶段4次大会战的规模。材料表明( )
A.抗战相持阶段国民党仍然继续抗日
B.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C.正面战场牵制了日军侵华的全部力量
D.集中优势兵力是正面战场战胜日军的法宝
解析:1939年的五届五中全会之后,虽然国民政府将政策重点由“积极抗日”转移到“积极反共”,但从题中材料看出这期间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没有完全放弃抗日的战略,故A项正确。
答案:A
5.(2017·唐山市高三模拟)在1985年拍摄的电影《血战台儿庄》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国民党师长王铭章在战斗中英勇牺牲后,蒋介石亲自主持了追悼会。这时,天空上有日本侵略者的战机飞来扫射轰炸。面对危险,蒋介石临危不乱,发表讲话,镇定自若。这说明( )
A.中共彻底推翻了原来对蒋介石的历史评价
B.“一国两制”已经得到两岸人民的共同认可
C.肯定蒋介石在抗战中的贡献
D.国民党放开台胞探亲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
解析:A项表述中“彻底”太过绝对,故A项错误;“一国两制”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的,但是在香港、澳门得以实现,并未在台湾问题上实践,故B项错误;根据题意,1985年以来中国大陆肯定了蒋介石在抗战中的贡献,故C项正确;国民党放开台胞探亲政策是在1987年,与题目中的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C
6.1938年1月8日,国民政府在武汉召开军事会议,军训部长白崇禧提出:“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以游击战辅助正规战,与日本人作长期抗战。”同年5月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驳斥了当时流行的速胜论和亡国论,通过分析中日双方的优势和劣势,指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国。这反映出二人( )
A.主张实行全民族抗战
B.所主张的抗战路线不同
C.对抗战的方针进行理性思考
D.对抗战持有感性认识
解析:全民族抗战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反映毛泽东的抗战路线,所以反映不出二人的抗战路线异同,故B项错误;白崇禧和毛泽东得出长期抗战或持久战的论断是经过理性分析的,故C项正确;二人对抗战是理性思考,而非感性认识,故D项错误。
答案:C
7.(2017·邯郸市高三模拟)在宜昌战役中,日军几乎陷入绝境。日军发现:“在我阵地前,战死的重庆士兵尸体,连长在前,军官继后,在地面上排成了金字塔形。在一名战死重庆军连长精心记载的日记本上,写着对部下士兵的无限信任和明天必将占领宜昌的必胜决心。”这表明中国军队( )
A.战斗意识高昂B.作战规模庞大
C.军官素质过硬D.官兵纪律严明
解析:从材料中“连长在前,军官继后……对部下士兵的无限信任和明天必将占领宜昌的必胜决心”可以得出,将士的斗志高昂,故A项正确;作战规模材料中没有提到,故B项错误;军官素质在材料中没有反映,故C项错误;官兵纪律问题不是材料的重点,故D项错误。
答案:A
8.(2017·安庆市高三模拟)蒋介石在1945年8月28日、29日的日记中写道:“政治与军事应整个解决,但对政治之要求予以极度之宽容,面对军事则严格统一,不稍迁就”,而“政令军令之统一”则是一切问题之“中心”。这段材料表明国民党( )
A.阴谋发动内战B.坚持一党专政
C.抢夺抗战果实D.破坏国共合作
解析:“内战”在材料中没有提到,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政令军令之统一’则是一切问题之‘中心’”可知,蒋介石坚持一党专政,故B项正确;“抢夺抗战果实”在材料中没有提到,故C项错误;此时抗战即将胜利,国共间的合作也即将结束,故D项错误。
答案:B
9.中共某部队曾于1946年向中央发出此电文:“我们提议中央能允许我们在本月底即开始实施主力突围的计划,即经鄂中分两个纵队分别向陕南及武当山突围,然后转至陕甘宁边区。”该电文发出的背景应该是( )[来源:学.科.网Z.X.X.K]
A.重庆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B.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
C.国民党军队进攻陕北解放区
D.解放军决定进行战略反攻
解析:根据时间“1946年”以及电文内容可以看出,该电文发出的背景应该是国民党发动内战。重庆政治协商会议召开时,国民党只是为发动内战做准备,故A项错误;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标志着内战爆发,故B项正确;国民党军队进攻陕北解放区是在1947年,故C项错误;解放军决定进行战略反攻是在1947年,故D项错误。
答案:B
10.(2017·茂名市高三模拟)下表数据整理自姜涛与卞修跃所著的《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口损失之初步估计》,该统计表说明( )
项别 |
死亡(人) |
伤残(人) |
失踪(人) |
被俘捕 |
合计(人) |
||
国统 区域 |
国民党军队 |
作战 伤亡 |
1 328 501 |
1 769 299[来源:学.科.网Z.X.X.K] |
130 126 |
[来源:学。科。网Z。X。X。K] |
3 227 926[来源:Zxxk.Com] |
因病 消耗 |
422 479 |
191 644 |
323 436 |
937 559 |
|||
因伤 消耗 |
45 710 |
123 017 |
274 671 |
443 398 |
|||
平民 |
4 397 504 |
4 737 065 |
9 134 569 |
A.国民党军队是抗日主力军
B.日本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C.中国战场抗击了绝大多数的日军
D.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
解析:仅从材料无法看出国民党军队是抗日主力军,故A项错误;由材料可以看出日本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造成了大量的人口伤亡,故B项正确;材料仅能看出中国军队和平民的伤亡,无法看出中国战场抗击了绝大多数的日军,故C项错误;仅从材料无法看出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故D项错误。
答案:B
11.下表是一部历史人物传记的目录(部分)摘编。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表中空白处应该是( )
目录 |
|
第三章 |
南昌起义的参谋长 |
第六章 |
长征 |
第七章 |
到敌人后方去 |
第十三章 |
|
第十六章 |
决战淮海 |
A.北伐先遣战江南B.三次反“围剿”
C.千里跃进大别山D.挥师过大江
解析:淮海战役的时间是1948年11月6日开始,1949年1月10日结束,时间吻合的是1947年8月的挺进大别山,故C项正确。
答案:C
12.据统计,1946年有881部美国影片在中国上映,1947年为393部,1949年则下降为142部。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 )
A.中国国内政局的剧烈动荡
B.中国本土电影的强势崛起
C.提倡国货运动的蓬勃开展
D.二战后欧洲电影卷土重来
解析:1946年国民政府对美国开放市场,美国影片大量涌入,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美敌对带来美国电影数量减少,中国国内解放战争、政局的剧烈动荡与更替是其主要原因,故A项正确;当时中国本土电影还很落后,故B项错误;提倡国货运动的蓬勃开展不是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D项无法解释1949年的数量的下降,故D项错误。
答案:A
13.(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8年5月,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对持久战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系统完整论述。毛泽东认为抗战作战形式应该是“基本的游击战,但不放松有条件下的运动战”。毛泽东多次强调:“兵民乃胜利之本”“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中共放手发动群众,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不断地建立和巩固抗日根据地。
抗战爆发前后,国民党逐渐形成了持久消耗战略的思想,其基本内容是:“以空间换时间”和“积小胜为大胜”。国民党制订了“游击战重于正规战”的作战方针,但在实战中又设想用顽强的阵地防守充分杀伤敌人,遏制日军的进攻势头。1938年国民党提出“团结海内外全民族一切力量”“训练全国壮丁,充实民众武力”。但同年蒋介石又下令,对各地自发组织的游击队“一律勒令取消”,李宗仁说国民党把抗战“前途建立在欧战和世界大战之上”,因此在日本进攻面前被动应敌、苦撑待变。
——摘编自祝滨滨《抗战时期国共两党
持久战略之比较》
材料二 从1937年到1941年,中国的国际援助主要来自苏联,苏联三次向中国提供了总额为2.5亿美元的低息贷款,且全部为军火贷款,苏联援助的飞机、坦克、大炮等军火物资通过新疆和甘肃的西北国防大通道输送到内地抗战前线。而同期美英法的援助总共才2.6亿美元,且均为非军事贷款,主要用于购买非军事品和稳定货币。
从1940年起,尤其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成为援助中国的主要国家。1941年3月,罗斯福总统将《租借法案》适用于中国,从1942年到战争结束,美国援助的枪炮弹药、飞机坦克及各种军用装备通过滇缅公路、中印公路和驼峰航线进入昆明、重庆等地,租借法援助总额达到13亿美元左右。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国共两党抗战如何体现了有异有同。(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战期间国际对华援助的变化及国际援助对中国抗战的影响。(10分)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抗战的特点。(7分)
解析:(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从战略上、作战方针和抗战路线上进行比较。
(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从1937年到1941年,中国的国际援助主要来自苏联”“从1940年起,尤其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成为援助中国的主要国家”可以得出主要援助国从苏联变为美国;根据材料二“同期美英法的援助总共才2.6亿美元,且均为非军事贷款,主要用于购买非军事品和稳定货币”“从1942年到战争结束,美国援助的枪炮弹药、飞机坦克及各种军用装备通过滇缅公路、中印公路和驼峰航线进入昆明、重庆等地”可以归纳为美国对华援助由非军事性援助转为军事援助;根据材料二“苏联援助的飞机、坦克、大炮等军火物资通过新疆和甘肃的西北国防大通道输送到内地抗战前线”“美国援助的枪炮弹药、飞机坦克及各种军用装备通过滇缅公路、中印公路和驼峰航线进入昆明、重庆等地”可以归纳为援助通道由西北转为西南。第二小问,从物质上、精神上分析对中国抗战的影响。
(3)材料一反映中国抗战的民族性,国共合作抗日,两个战场相互配合;材料二反映了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答案:(1)体现:从战略上看,两党都坚决抗战,认为抗战是持久战;在作战方针上,都认识到游击战术的重要性,但中共执行较好,而国民党在实践中更注重阵地防御战;都有发动民众的意愿,中共真正依赖民众,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国民党则更多依靠政府军队实行片面抗战路线,且有严重依赖英美(外援)的心理。
(2)变化:主要援助国从苏联变为美国;援助通道由西北转为西南;美国对华援助由非军事性援助转为军事援助。
影响:在道义上、精神上鼓舞了中国人民,坚定了抗战的决心和信心;缓解了中国抗战的物资困难,为中国抗战胜利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3)特点:民族性,国共合作基础上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全民族抗战;双重性,从斗争性质看,既是反法西斯战争,又是民族解放战争;国共抗战中形成了两个战场、两条路线,两个战场互相配合,互相依存。
14.(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图为日本伪造的法币。近年来有日本学者向世人展示日本陆军登户研究所制造的中国法币半成品。明治大学还把研究所遗址改成资料馆陈列史料,并有当年工作人员出来作证,静冈市还发现研究所当年印有孙中山水印的印钞纸。中国学术界也有大量文献表明,侵华日军曾用假币在华大肆采购物资。
依据材料论证侵华日军发动伪钞战的罪行。日本大肆发行伪钞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日本学者这么做说明了什么?
解析:第一小问,根据材料“近年来有日本学者……展示……中国法币半成品”得出物证,“并有当年工作人员出来作证”得出人证,“中国学术界……侵华日军曾用假币在华大肆采购物资”得出中国学术界研究程度等三个角度进行论证。第二小问,可从扰乱中国金融秩序和影响抗战等方面进行分析。第三小问,反映日本有识之士客观看待日本战争行为,有利于维护战后世界和平。
答案:论证:物证,研究所当年伪造的印钞纸;人证,当年工作人员的作证;文献资料,中国学术界的文献。
影响:加剧通货膨胀,扰乱了中国的金融体系;掠夺了中国的财富,不利于中国抗战。说明日本有识之士承认日本侵华罪行,追求中日和平。
声明:本文由高中历史(gzls11)综合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转载请注明!
学习交流QQ群:472871744